亚洲女子足球竞争格局与发展研究

2018-03-04 11:25刘礼恒
运动 2018年18期
关键词:强队中国女足女足

刘 健,刘礼恒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湖北 武汉 430223)

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喜爱和重视。女子足球作为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起步和发展较为缓慢,但是进入21世纪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竞技赛场上不可或缺的队伍。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差异,女子足球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亚洲女子足球也是如此,但是近些年来亚洲女足发展比较迅猛,已经能与欧美强队形成对抗,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亚洲女足发展格局的分析,旨在为亚洲女足更好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亚洲女子足球发展的现状

1.1 亚洲女足发展格局的演变

女子足球是一项起步较晚的运动项目,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被国际足联承认和接纳这项运动。亚足联在1975年举办了首届亚洲女子足球锦标赛,亚洲女足也由此正式走上体育赛场。在1975—1984年期间成功举办过5届亚洲杯比赛,但是均没有成绩记录。从1986—2014年期间,亚足联每2年举办1次女足亚洲杯比赛,现已举办了14届女子亚洲杯足球比赛。这期间亚洲女足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从中国女足一枝独秀,到中、朝、日三足鼎立,再到日本女足逐步称雄,亚洲女足竞争格局发生了转移,使得亚洲女足竞技实力不断提升。亚洲女足的竞争格局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第1 阶段为中国女足一枝独秀时期(1986—1999年)。中国是亚洲女子足球发展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成立了女子足球队并参加了各种赛事。但是在当时的亚洲由于政治、宗教等原因,女子参赛的队伍较少。直到1986年,亚洲女子足球联合会归入亚足联女子足球委员会,女足亚锦赛才成为国际足联和亚足联承认的赛事。从1986年开始,中国女足几乎战无不胜,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冠军。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足分别获得了1996年奥运会亚军和1999年世界杯的亚军,在亚洲赛场上更是无人能敌,获得了所有参赛的冠军,其他球队也只能望其项背、俯首称臣。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亚洲女子足坛属于中国,中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这与当时我国较早重视女足发展、女足基础雄厚、优越的举国体制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这一时期,中国女足是“一枝独秀”。

第2阶段为中、朝、日三国相争时期(2000—2008年)。21世纪以来,亚洲经济快速增长,体育运动全面发展,亚洲女足得到了快速提高。特别是亚洲劲旅朝鲜女足,先是在2001年亚锦赛以3:1击败中国女足,获得该届亚锦赛冠军,此后又分别在2002年和2003年连续力压中国获得亚洲杯和亚锦赛冠军。这一时期中国女足由于新老队员更替,实力有所下降,从此朝鲜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亚洲霸主。但是这一时期日本女足也发展迅猛,在2004年奥运会预选赛上以3:0淘汰朝鲜,杀入奥运会,成为唯一一支亚洲球队参与奥运会。但是日本女足却在2006年女足亚洲杯输给中国队,随后在2008年亚洲杯上朝鲜再次夺冠。因此,这一时期,形成了中、朝、日三国相争的局面。

第3阶段为日本女足逐步称雄时期(2009年至今)。日本女足以打“技术足球”为主,进攻流畅,打整体配合。在近几年进步明显,取得的成绩也越来越优异。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第4名的成绩,同时,在2011年的世界杯上居然不可思议地夺得了世界冠军,为亚洲女足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随后又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亚军。事实证明,日本女足已经崛起,而且在近几届亚洲杯上成绩一直都是4强,在亚洲女足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反观其他国家,中国女足成绩起伏较大,朝鲜女足稳定性不够,新加入亚洲的澳大利亚女足,实力较强,尚能对日本队构成一定威胁。当然这一期,还有新加入的一些国家如西亚的伊朗女足、沙特女足,南亚的巴基斯坦女足等,他们摆脱了对女性的束缚,能和男人一样参加竞技体育比赛,这也是亚洲女足的一大进步。当前亚洲女足无论是数量还是竞技实力都有很大进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2 亚洲女足进步显著,与欧美强队差距缩小

亚洲女足同欧美女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差距持续存在。特别是美国女足,其强大的实力、傲人的成绩,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女足的“霸主”。欧洲女足实力强劲,特别是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等国,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他们在身体、技战术、心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呈现出较高水平。此外,美洲的巴西、加拿大实力不容小觑,近年来依靠细腻的脚下技术和顽强的战术素养在世界强队争得一席之地。虽然欧美国家女足实力强大、竞争激烈,但是亚洲女足也不甘示弱。以“技术足球”为核心的打法,已经缩小了与欧美的差距。从表1统计的数据来看,近5届奥运会女足比赛成绩还是较为理想的。其中,中国女足和日本女足取得奥运会亚军各1次,其他球队取得第4名1次,取得第5~第8名共6次,整体成绩还算理想。特别是日本队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实力强劲,一举夺得了2011年世界杯的冠军。加上2005年澳大利亚队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亚洲女足整体实力。由此可见,亚洲女足进步较大,与强队差距在缩小,具有较强的世界竞争力。

1.3 亚洲女足发展不均衡,各队实力差距较大

当前虽然亚洲女足实力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发展并不均衡。由于国家(地区)文化差异和球员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各队实力水平强弱分明,亚洲各级别的比赛常常出现较大差异的比分。从近几年亚洲杯和亚运会的比赛成绩看,几乎无明显变化。日本、澳大利亚、朝鲜、中国可划分为第1档次,基本各类大赛都是这4个队进入4强;中国台北、越南、泰国、缅甸、哈萨克、乌兹别克、中国香港可划分为第2档次,他们发展有较大潜力,成绩不断提高;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约旦、伊朗等可划为第3档次,这些国家的女足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几乎不能给强队构成威胁。从参赛队伍地域来看,98%的球队都是来自东亚和东南亚,而西亚地区仅有约旦、哈萨克斯坦参加过大型比赛,而其他地域则没有队伍参加,可以说其发展极为不平衡。

2 亚洲女足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快速的经济发展为亚洲女足发展提供保障

当今世界体育强国无一例不是发达国家,可见发达的经济和雄厚的物质是体育强国重要的保障。有学者认为,体育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活动内容之一,它是以人民群众衣食无忧和生活安定为前提的。亚洲女足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得益于二战以后亚洲国家(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安稳的社会环境。以中国女足为例,中国女足之所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称霸亚洲,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这些内外部环境为女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而进入新世纪,亚洲国家的伊朗、约旦、泰国等国依靠石油等资源换来了经济的腾飞,国家走向富强,体育运动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欢足球,并加入职业足球运动中,所以足球运动才得到快速传播,推动了亚洲女足的整体发展。

2.2 女性地位的提高是亚洲女足发展的动力

亚洲国家(地区)是女性歧视现象最为普遍的区域,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或地区都面临着女性歧视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布赖顿妇女与体育宣言》中也明确地指出:体育运动是平等公正开展的文化活动,女性的经验、价值和态度能丰富和促进体育的发展,体育运动中如果没有女性领导者、决策者和决定性人物,妇女平等机会就不可能取得。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女性的参与和作用。由于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等原因,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女性参与体育长期处于封闭状态。21世纪以来,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和妇女运动的发展,亚洲一些国家(地区)实现了政治民主、人权自由,女性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女性参政、参与公共管理、参与体育等事务全面展开,正是由于妇女的积极参与才使得体育内涵更加丰富。亚洲女足的发展同样受此影响,才使得队伍不断壮大、足球人口不断增多,竞争力不断增强。

表1 近5届奥运会女足比赛成绩统计表

2.3 男子足球的全面发展带动了亚洲女足发展

进入新世纪,亚洲足球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随着亚洲各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如火如荼进行,足球职业化和市场化已成为现实。足球的发展已经带动了越来越多行业,成为经济的增长点。亚洲男子足球运动尽管竞技水平和欧美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其职业化发展程度还是值得肯定的。例如,中国中超联赛、日本J1联赛、韩国K联赛等,成熟的联赛机制、专业的足球团队、精彩的对抗、庞大的球迷粉丝,这一切为亚洲男子足球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球迷的眼球,有力地传播了亚洲足球文化。正是这些良好的发展环境影响和带动了亚洲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加入足球学习中,他们像男子一样,成为专业的足球运动员,推动了女子足球的职业化。

2.4 国家(地区)传统足球文化影响女子足球的发展

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土壤”的培育。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和俄罗斯都是足球强国,南美洲的巴西被誉为足球王国,亚洲的日本、韩国是亚洲最强的队伍,这些国家女子足球实力都较强,同时该国的男足实力也是十分强大。这说明一个国家(地区)的足球文化背景越深刻其发展水平就越高。女子足球男式风格愈加明显,男队强的国家(地区)女队则强,如巴西、德国、法国、日本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女子足球技战术水平是需要本国传统的男足文化作为依托,数十年上百年的足球传统风格对女子足球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 亚洲女足发展的对策

3.1 以发展“技术足球”为主,形成亚洲女足风格

世界女子足球在技战术方面进入多元发展时期,团队足球、技术足球、明星足球等男式风格化的世界女足风格已经形成。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女足以细腻的脚法和技术出众,德国、挪威、英国、俄罗斯等欧洲女足以强悍身体和积极拼抢取胜,美国女足则是以充沛的体能和战术掌握着主动权。亚洲女足与他们相比,各方面的身体条件均不占优势,因此只能以“技术足球”来取胜。在当前竞争激烈格局下,亚洲女足要想缩小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唯有走技术路线,形成亚洲女足风格。突出“小、巧、灵、快”的技术特点,发挥团队力量,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主动进攻、积极拼抢和跑动,以弥补身体条件等方面的不足。亚洲的日本女足和朝鲜女足就是最好的例子。日本女足和朝鲜女足都是主打“技术足球”,依靠积极拼抢、顽强的意志力、严格的战术执行,形成团队足球,从而傲视亚洲,占据世界一席之地的。

3.2 加强高水平赛事交流,提高竞技实力

亚洲女足相对于男足来说无论是竞技水平还是赛事关注度都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亚洲女足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加强国际高水平赛事交流是关键。(1)亚洲女足需要加强与世界强队进行交流比赛。其目的是积累经验,提高竞技水平,学习先进技术,创新战术打法,以此取得进步。(2)要强化亚洲各队女足职业联赛的开展。亚洲女足虽然没有男子联赛那样的成熟机制,但是在职业化和市场化的今天,亚洲各国女足仍然可以实施与市场接轨的道路。开展亚洲女子足球职业联赛,引进优秀外籍球员和教练员加入,提高联赛管理水平和对抗性。(3)以奥运会预选赛、亚洲杯、亚锦赛等重量级的比赛作为练兵训练。各队应积极组织,加强备战,强化训练,树立健康东方女性形象,培养和吸引一批球迷,提升媒体的关注度,打造一项属于亚洲女足精品赛事,增强世界竞争力。

3.3 认清女子足球发展规律,重视青少年人才培养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可循,世界足球强国之所以战无不胜,大多数是因为把握了足球的制胜规律,如建立了一套系统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亚洲女足想要跻身世界足球强手之列,应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加大投入,认清女足发展规律,重视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教育进程。具体做法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鼓励社会参与,整合多种资源,完善支持政策,形成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合力。同时,加强青少年足球人才的科学选材,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的女足人才培养体系,这才是亚洲女足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的根本保证。

3.4 学习欧美强队,强化科学训练

欧洲和美洲女足成为世界强队已成为事实,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可超越,曾经的中国女足同样战无不胜,称霸世界,但是由于技战术创新不足、人才衔接不够、与强队交流学习少等原因沦落为二流球队。所谓,在战术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技术上“虚心请教习,方能进步”,学习欧美女足强队,不仅体现在技战术上,还要在球员的思想、精神、意识、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学习。另外,亚洲女足由于种族因素,身体、体能一直是弱项,因此提高训练水平,强化体能训练,加大科研团队服务,运用先进训练手段,加强球员突破、跑动能力等,坚决走技术足球路线,不久将来定会追上欧美强队,与其形成激烈抗衡。

猜你喜欢
强队中国女足女足
姚春生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在被冷落中“拼命”的中国女足
致敬女足!致敬为水产事业而奋斗的女神们!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攻防对比分析
冠军游行
中国女足:重返奥运会舞台
群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