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中的作用

2018-03-05 03:26夏庆梅李秀珍
当代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头端体征异位

夏庆梅,李秀珍

(信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600)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危险疾病,病死率很高[1]。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化疗药物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强,很容易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药是现阶段主要置管方式。在置管中保证头端位置的准确性对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安全性极为重要[3]。本研究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超声在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信丰县人民医院,病例截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共有50例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被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0~76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0~7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采用化疗治疗需PICC置管患者的恶性肿瘤患者;②能选择到合适的静脉;③生命体征平稳,能自己行走的患者;④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发射治疗史;②患者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作者;③乳腺癌术后患侧臂不能置管患者;④拒绝置PICC管者;⑤凝血障碍、免疫抑制者。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本研究中使用的超声仪器为美国进口飞利浦iEi l tie彩色超声诊断仪。

1.2.2 方法 两组患者的置管方式相同,均由具有丰富置管经验的护士对患者实施PICC置管。置管护士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将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入中心静脉,到达的理想位置(上腔静脉中下1/3处)后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查看导管位置,以避免导管头端位置异位进入颈内静脉。观察组患者采用实时动态心脏超声导向对导管头端位置进行观察,对于导管头端过长进入右房者,应用心脏超声测量PICC进入右房的距离,准确计算需要拔出的导管长度后拔出部分导管长度。对于打结、绕圈患者,实时动态观察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密切观察置管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其中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3项指标。

1.3.2 观察穿刺部位血管和皮肤的变化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血管和皮肤的变化情况,统计患者发生静脉炎、形成血栓、导管堵塞、导管渗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3.3 观察PICC导管头端位置 观察PICC导管头端位置,统计两组患者导管头端异位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相关数据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置管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均较稳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仍较稳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s)Table1 To changesof vitalsignsbeforeand after catheterization i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患者置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s)Table1 To changesof vitalsignsbeforeand after catheterization in the two groups(±s)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2Comparison of incidenceof complicationsbetween two groups(n)

2.3 两组患者导管异位情况比较 观察组没有患者发生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发生导管头端异位,其发生率为40.00%,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0,P=0.001)。对于对照组发生导管头端异位的患者使用心脏超声测量PICC进入右房的距离计算需拔出的导管长度,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导管头端位置进行调整,调整成功率为100%。

3 讨论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静脉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PICC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受到了广泛欢迎[4-5]。

本研究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其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6]。研究发现采用心脏超声对PICC置管进行头端位置定位并调整的观察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将心脏超声定位应用于PICC置管中能够有效提升置管准确性及安全性。

心脏超声心动图能够通过超声波对患者的心脏及周围血管进行探查,可以将心脏及血管的解剖结构及活动状态以光点的形式准确反映到荧光屏上,最终形成完整的曲线图。置管护理可以根据图像信息准确判断导管头端位置[7]。使用心脏超声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操作简单,实时性强,可以反复应用[8]。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心脏超声定位对PICC导管头端位置进行观察、调整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超声在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减低导管异位、打结、绕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造成不良影响,值得推广运用。

[1] 马月兰,周景,沈婷.不同定位方法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导管置管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02-104.

[2] 邓伍秀,刘华之,陈根秀,等.可移动升降PICC置管操作台的研制和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22):141-142.

[3] 何丽娟,高春恒,茅卫东.心脏超声实时定位在调整PICC导管头端最佳置入长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58-159.

[4] 钱丰,邢伟,刘艳萍.超声定位下回抽导丝法评估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位置[J].江苏医药,2014,40(17):2074-2075.

[5] 张云,吴志娟,徐文藻.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45-47.

[6] 刘颖.护理干预对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17):169-171.

[7] 孔娟,贾春怡,陈艳霞.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224-225.

[8] 贾春怡,张琦,代丹丹.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6,37(2):165-167.

猜你喜欢
头端体征异位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超声监测辅助心电图引导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定位的价值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强生新一代豪韵® FOCUS+超声刀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新式单鼻塞吸氧装置固定存放袋1)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