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永恒的精神圣地

2018-03-05 17:40常凤
出版广角 2018年3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精神

【摘 要】 《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传世之作,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这部小说详细地描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26个月,他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崇尚与呵护之心。同时,《瓦尔登湖》所体现的崇尚物质简朴、精神富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对处于现实浮华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关 键 词】《瓦尔登湖》;审美意识;消费观念;作品意蕴

【作者单位】常凤,甘肃中医药大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3.026

亨利·大卫·梭罗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他一生总共创作了20部散文集。梭罗的文笔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其作品富含深刻的思想。梭罗的《瓦尔登湖》以其精美和独一无二的特质,被《美国遗产》杂志列为“十本构成美国人格的书”榜首。这部小说可以为迷失在喧嚣生活中的读者寻找一条出路,而小说中独特的审美意识、包容友爱的道德思想、崇简抑奢的消费观念,对于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多元化的主题,诗意典雅的语言

1.《瓦尔登湖》的多元化主题

《瓦尔登湖》不仅有对自然的书写和对山水诗意的呈现,更有对真理和生活价值的追求,蕴含丰富的主题思想。

(1)揭示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提醒现代人要具有忧患意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技术主义、商业主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但也激发了人们的贪欲,即获得更为丰富的物质。在这种循环追求的过程中,人逐渐成为一个机械的工具,一种能制约贪欲的力量——精神文明却在逐渐消隐。该书的许多篇章都控诉了为贪欲所累的现代人,“我曾遇见过多少个可怜的、始终不变的灵魂啊,他们几乎被重负压垮,喘息着爬行在生活的道路上”。作者认为,人们可以把生活变得同大自然一样简单,完全没有必要被物欲所累,成为异化的工具。

(2)简单生活这一主题贯穿了整部小说

梭罗提倡简单生活不是其写《瓦尔登湖》的主要目的,他并非想让每个读者都去体验原始生活,而是呼吁人们尽可能地简化物质生活,降低对生存环境的危害。这样,因简单物质生活所节省出来的时间,还可以用来获得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瓦尔登湖》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不只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精神世界的不断充实,是人格的不断提升,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正如书中写道:“……要热爱智慧,并按智慧的指示,过一种简单、独立、大度和信赖的生活。”人不应只为物质或精神而活,物质生活是保证人们生存的基础,精神生活则是引领人们拓展世界的力量,二者不可或缺。

(3)倡导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梭罗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还用大量笔墨描写了自己与大自然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除此之外,该书还阐述了自然物与人一样拥有生存权利的思想。作者认为,自然物也是富有生机活力的生命体,一切动植物和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地球上的生物體,谁都没有权利来剥夺另一个生命,一切自然物都应该值得尊重和关怀。

2.《瓦尔登湖》独特的语言风格

《瓦尔登湖》不仅具有丰富、深刻的主题思想,还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

(1)清新生动,富有诗意

梭罗创作《瓦尔登湖》的主要目的是呼唤人们改变被物质所累的状态,去过一种诗意的生活。该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是抽象而深奥的,但梭罗并没有用抽象的语言来进行说教,而是巧妙地运用清新生动的语言引领读者体验一次双重旅行——自然风光之旅与精神净化之旅。因此,《瓦尔登湖》的语言散发着自然的气息,洋溢着生活的情趣。书中描写景色、生活的文字都非常清新、形象和生动。如描写夜莺的叫声时采用了拟人手法,寓动于静,把自然景色写得更为准确、细致,富有情感。另外,《瓦尔登湖》中还有大量议论性文字,如“阅读”“更高的规律”等篇章主要以议论为主,但这些议论性文字同样富有情趣。

(2)平易自然,典雅蕴藉

《瓦尔登湖》中的句子属于松散句,显得尤为闲适。作者梭罗将日常口语词汇凝练出来,使得该书的语言没有雕琢的痕迹,反而显得活泼有力,能够使读者在阅读时获得深刻感受。比如,在阐述接近自然的益处时,书中写道:“如果在我们度过白昼和黑夜时……如果圣人也不在房屋内住得那么长久的话,也许事情就好了。”可以看出,该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却又力透纸背。

此外,作者在《瓦尔登湖》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名言和名诗,还插入了自己所写的诗句,使书中的语言显得典雅蕴藉,经得起读者的细细品味。如作者把瓦尔登湖誉为希腊女神居于帕那萨山上的神泉——喀斯泰里亚之泉;在讥讽教会执事死后的动产拍卖时,引用了《凯撒大帝》的台词——The evils that men do lives after them。

二、《瓦尔登湖》对世人精神世界的塑造

传播文化和诠释文明是出版物的重要价值。《瓦尔登湖》是一部在深入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础上探讨人与自然的小说,在塑造世人的精神世界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具体如下。

1.《瓦尔登湖》中清新高雅的审美情趣,利于提升大众的审美品位

读者通过《瓦尔登湖》诗意的语言、细腻的描写,能够深刻体悟到作者清新高雅的审美情趣。书中对四季交替的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使得读者能够得到视觉审美的愉悦乃至听觉审美的极大满足,既洗涤了现代都市人焦躁不安的内心世界,也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对湖泊的描写是《瓦尔登湖》中最美、最富表现力的部分,随着四季的变幻,瓦尔登湖呈现出不同的美景,书中如此描写:“它是地球的眼睛……四周树木苍郁的群山和山崖是突出于其上的眉毛。”同时,《瓦尔登湖》对大自然的声音描写也让读者获得了美的享受。作者对看似司空见惯的蛙鸣、鸟叫甚至是树叶的颤动声都描写得绘声绘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一切都蕴含无限的生机和情趣。如“荡漾的微风送来了对岸夜莺的歌声和摇曳的杞木及白杨叶间的感应”。文中对质朴的自然生活的赞美,让读者体味到了瓦尔登湖所蕴含的审美意境。endprint

2.《瓦尔登湖》中包容仁爱的道德追求,利于培养大众的道德伦理

《瓦尔登湖》记述了瓦尔登湖畔森林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各种趣事,展现了一种包容仁爱的生态道德思想。作者梭罗以宽容和民主的态度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使读者深受触动。在“禽兽为邻”和“冬天的禽兽”这两个篇章里,梭罗以一种仁爱之心来与大自然的其他生物进行沟通,如与老鼠和松鼠玩游戏,喜欢美洲鹟在家中筑巢,喜欢怕羞的鹧鸪,并认为鹧鸪的双眼“这样的明眸似乎闪烁着全部的智慧之光”。可见,《瓦尔登湖》的字里行间倾吐出一种包容仁爱的思想,即对自然万物之爱。梭罗笔下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处、互相成长构成了一幅无比美好的画面。同时,《瓦尔登湖》还蕴含人与人之间要包容仁爱的道德思想。该书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要友爱互助。梭罗之所以选择野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尝试没有残酷斗争的生活。这是一个远离现代喧嚣社会的环境,没有任何人会打扰到他,他认为“比起驻扎在周围的大兵,我的小屋子更受尊敬”。这些内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要以宽容、仁爱的态度来对待大自然与人类社会。

3.《瓦尔登湖》中崇简抑奢的生活理念,利于呼吁大众践行节俭的生活方式

《瓦尔登湖》反复阐述了一个观点:简单。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亲自践行了这个理念。梭罗仅花费了28美元来亲手修建自己的小木屋,每个星期花27美分来维持生活。因为追求简单生活,他仅需劳动六个星期便挣足生活费用,并用剩下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书中有段文字生动地表达了这一理念:“我顺便说一下,我也不花什么钱去买窗帘,因为除了太阳月亮,没有别的偷窥的人需要关在外边……有位夫人有一次要送我一张地席,可是我屋内找不到地方给它,也没有时间在屋内屋外打扫它,我没有接受。”由此可见,《瓦尔登湖》所倡导的简单生活理念,给了现代都市人一种提醒。终究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是否会为貌似带来便利的消费品所羁绊,过度追求物质,忽视了简单生活的本质?此外,该书的扉页上还写道:“我要像黎明时站在栖木上的金鸡一样,放声啼叫,即使我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唤醒我的邻人罢了。”可以看出,梭罗试图劝说沉溺于物欲驱使的生活状态中的人们,如他一样身体力行追求简单的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4.《瓦尔登湖》中丰富独特的哲学思维,利于锻炼大众的思维方式

《瓦尔登湖》不仅让读者体验到了自然的奇妙,还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哲理。比如,书中明显突出了梭罗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哲学观念,鼓励青年们要在生活中多实践。书中还举了例子进行说明,如果两个孩子学习冶炼,一个孩子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自己挖铁矿石并熔炼它们,最后做出一把折刀;而另外一个孩子只是听了冶炼技术的课,收到父亲送的折刀。试想一个月后,哪个孩子会进步更快呢?作者通过对比,生动地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告诉读者在生活中要多实践、多体验,才能了真正融入生活。

三、《瓦尔登湖》的现实意蕴

《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恬静、富含智慧的书,其在分析生活、批判现实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书中的智慧对现代都市人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因此,这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小说,在出版与广泛传播的过程中成为人们的精神指南,使读者能更为深入地认识生活与自我。

1.《瓦尔登湖》是一部經典的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文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该书以开阔的视角、文化性的话语姿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要具有包容仁爱之心。同时,也对自然界和人的价值观形成了新观照,这种观照成为治愈现代都市人浮躁、功利心态的良药。因此,在生态散文上有所建树的当代文学创作者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梭罗的思想与《瓦尔登湖》的影子。这部被誉为“绿色圣经”的书,对生态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瓦尔登湖》代表了一种现代生活模式,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精神文明的呼吁,倡导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有人曾把《瓦尔登湖》比喻为一本旅行指南,但其本质是一本精神旅程的指南。它不是将人们引导至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是将人们引导至一种精神境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使用和消耗各种劳动产品来满足生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消耗一定资源、产出各种废弃物,这些过程都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物质越来越丰富,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消费社会,高消费成为人们成功与幸福的标志。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使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已然超出自然的承载力,不仅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还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人类的生存环境危机突显。作者梭罗对当今的生态危机表现出深深的担忧,并通过描写自己在大自然中生活的体验,来倡导人们要建立一种适度消费的健康生活模式,即崇尚物质简朴、精神丰富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不仅能使读者在视听上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还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本人与大自然交流所达到的物我交融的境界。作者梭罗还反复地呼吁:“简单,简单吧!……简单些吧,再简单些吧!”倡导人们追求一种全新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物质简朴、精神丰富的生活。

综上所述,《瓦尔登湖》这部绿色经典之作,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不仅营造了独特的精神意境,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诚挚之爱。该书所展现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生活理念、思维方式散发着穿越时代的感染力,使当代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瓦尔登湖成了人们永恒的精神圣地。可以说,该书所散发出的恬静与乐观,对世人的浮躁情绪也是一种安抚。

|参考文献|

[1]陈慧. 天人合一——论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所蕴含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D]. 厦门:厦门大学,2009.

[2]陈爱华. 时间的玫瑰:国内《瓦尔登湖》翻译出版情况研究[J]. 中国出版,2011(8).

[3][美]梭罗. 瓦尔登湖[M]. 王家湘,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4]乔卫华. 温情又彷徨的人生体察——读朱利安·巴恩斯的《脉搏》[J]. 出版广角,2017(8).

[5]任涛,彭家海. 探寻心灵深处的“瓦尔登湖”——探源梭罗的《瓦尔登湖》及其现实意义[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

[6]岳云庆. 物质与精神的取舍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瓦尔登湖》的生态学思想解读[J]. 时代文学,2006(2).

[7]张岩,孙立言. 诗意栖居与精神守望:梭罗《瓦尔登湖》生态思想论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endprint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精神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