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8,展望2019—“新形势 新赋能”中国化妆品专家圆桌会议在京圆满落幕

2018-03-06 08:54/
中国化妆品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化妆品杂志

文 / 郭 丽

2018年11月,由《中国化妆品》杂志社主办的“2018年中国化妆品专家圆桌会议”圆满闭幕。以“新形势 新赋能”为主题,与会嘉宾就化妆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媒体如何助力行业发展等问题,与中恒天汽车集团总裁王铁鹏、《中国化妆品》杂志总策划秦春雨、《中国化妆品》杂志主编刘丽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邀请行业领导与专家

楚修齐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

范 君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志刚 邦定美容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专委会主任

吴志刚 红研究室总经理

闫世翔 中国化妆品行业专家

冯瀚毅 上海葆荷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零售九维全息管理理论体系创始人及首席执行顾问

徐新军 卓锦万代健康产业集团总裁、亚洲健康美容联盟主席

韩 李 Dr.Skinhan品牌CEO

程 伟 中关村智博青年人才就业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中国化妆品+互联网创新联盟秘书长

张敏娟 问美堂创始人

王有江 全国天然香料联盟会长

东道主致执行敬行业:同心同行,共享共赢

中恒天汽车集团总裁王铁鹏

《中国化妆品》杂志的总策划秦春雨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范君

《中国化妆品》杂志主编刘丽主持了本次会议,她回顾了杂志25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化妆品媒体矩阵及《中国化妆品》杂志社的发展现状。在谈及杂志与行业风雨同舟的25年时,她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共鸣。与会专家指出,《中国化妆品》专注于护肤、彩妆、美发、美体、芳香等专业领域,用25年时间积淀了深厚的行业文化底蕴,是一本聚焦行业热点、引领行业方向、预测行业趋势、发布行业数据的好杂志。此后,刘丽提出了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是化妆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和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出路是什么;二是媒体如何做才能解决企业的问题?引导行业的发展?

中恒天汽车集团总裁王铁鹏首先对现场来宾致欢迎词,并对中恒天集团背景做了介绍。他指出,每次出国,都会看到很多中国女性在免税店疯狂地抢购外国的化妆品,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思考。中国是汽车大国,不是汽车强国。同样的,中国是化妆品大国,不是化妆品强国。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企业家,王铁鹏注意到这个现象后,开始思考问题的答案。他在会上表示,化妆品行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不仅需要行业人的努力,而且需要更多的人和组织助力行业的发展,他愿意与行业的专家、企业家交流,为做大做强化妆品行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他希望行业专家、企业家多为《中国化妆品》提意见,借助杂志这个平台将更多有益行业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辐射出去,从而为整个行业集聚人力和物力。

作为《中国化妆品》杂志的总策划,秦春雨明确了未来杂志的办刊方向与办刊原则:做服务化妆品行业的领袖级媒体,从跟跑到并跑到再实现领跑;代表行业正能量不动摇,坚持媒体的公平、公正、公信力。他指出,《中国化妆品》杂志不仅要办好一本化妆品杂志,更要为中国化妆品行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依靠网站、双微和新媒体矩阵的“五速”平台来实现全媒体覆盖,服务企业,最终将杂志办精、平台做大,让行业和企业在好的平台下共生共赢。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领导寄望:开放心态,做好做强

在圆桌会议上,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指出,作为一本行业期刊,《中国化妆品》杂志肩膀上是扛着责任的,报道行业中好的企业、好的产品和好的人,鼓励曝光不好的,引导行业向着合法、合规、健康的方向发展。25年来,《中国化妆品》杂志立足行业,报道了很多企业、企业家、产品、行业趋势等,为行业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尽到了这份责任,值得鼓励,希望《中国化妆品》杂志坚持下去,未来做得更好。在谈到行业问题时,他表示,如今是多业态发展的时代,百货、专卖店、奥特莱斯、电商等多渠道发展迅速,旧渠道和旧业态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如今的变化。从消费者消费行为来看,消费年轻化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品牌不断变化来适应市场。中国的消费市场十分广阔,潜力无限,这为广大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杂志要有开放的心态,在行业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作为。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范君也表示,今后将会全力支持《中国化妆品》杂志各项活动的开展。

行业专家献言,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杨志刚

以文化背景为依托,讲好中国美妆故事

邦定美容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专委会主任、oKCHINA智库发起人兼首席专家杨志刚先生首先发言。谈到如今国内化妆品企业面临的尴尬境地,他强调,国内外化妆品行业在制造工艺和原材料上其实并无太大差别,最大的差别是品牌的行业价值。作为一个国字头的化妆品杂志,杂志社肩负着民族品牌振兴的光荣使命,复兴百年品牌,要以文化背景为依托,讲好属于中国的美妆故事。

冯瀚毅

增加企业发声渠道,持续推进产业成本合理化

针对目前化妆品市场尚面临的比较实际的一些问题,上海葆荷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零售九维全息管理理论体系创始人及首席执行顾问冯瀚毅表示,十年前确实涌现出一批品牌,但现如今市场份额大多被外资品牌所占据。目前我国化妆品市场的资产保护系统缺乏发声渠道,企业急需保驾护航的力量,这对中国化妆品行业的腾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产业成本合理化也是一个急需改善的问题,从技术、成本、人才、资本、盈利模式和行业赋能机构这些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闫世翔

从根做起,以中草药化妆品研发为出发点

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人才。中国化妆品行业专家、《中国化妆品》杂志社专家编委闫世翔教授谈到,好产品的诞生要从技术讲起,现如今,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化妆品相关专业,很多大企业也纷纷建立了化妆品研发实验室。品牌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应该以我们中国的瑰宝—中草药化妆品研发为出发点,从根做起,同时可以将古人的护肤秘方拿来进行安全化和合理化开发,走带有中国特色的护肤技术和护肤方法的路子。

吴志刚

中国化妆品迎来发展好时机

对于未来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发展前景,红研究室总经理吴志刚同样表示十分看好。作为一个与超过120个业内品牌有过深度合作的大数据服务平台的负责人,他表示,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已经开始走入国人内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升,本土品牌开始崛起。现在这个时代,是中国化妆品发展的好时机。

徐新军

行业整体向好,着重蕴养品牌力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卓锦万代健康产业集团总裁、亚洲健康美容联盟主席徐新军指出,过去,化妆品行业为提升国家的就业率做了很大贡献,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大部分聚集在这个行业。行业在发展当中有一些不规范,但从不规范到规范是一个过程,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他认为当前化妆品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为期5~10年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拐点,整体向好。从品牌打造来讲,整个行业缺乏大品牌,但是这几年像珀莱雅这样的品牌都做得不错,也成长起来一些企业。打造民族化妆品品牌,力量可能来源于几个层面。第一是国家层面,通过媒体发声,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打造出行业榜样,即试点企业或者试点品牌。针对行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国家应当在行业当中塑造一些试点企业、试点品牌,以此引导行业发展。第二是行业协会和新媒体层面,要和企业一起扛起振兴民族经济的大旗,协力民族化妆品品牌。他强调,化妆品行业需要有内容、有深度的媒体,快餐式的文章只能隔靴搔痒,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实质的助力作用。第三是品牌的资本化。这几年中,一些资本介入了化妆品行业,但还没有价值最大化。行业中有很多细分领域,比如传统的中草药、地域性的新技术,都没有价值最大化。没有价值最大化的原因,从生产领域来讲,大部分国内品牌都买国外配方,自己没有研发中心,而与国内化妆品企业相比,国外很多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现在,国内一些企业做得很好,珀莱雅已经建立了研发中心,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了配方和技术的重要性,但是未来还需要一段路需要走。除此之外,化妆品行业有很多可以挖掘出来用以创新的好产品和好品牌,比如传统的雪花膏。未来,资本的介入以及媒体的引导与包装,将使这些被掩埋的行业宝藏价值最大化。

韩李

与国外大品牌抗衡,中医药妆才是唯一出路

对于民族化妆品行业如何弯道超车,Dr.Skinhan品牌CEo韩李的谈话发人深省。他指出,韩国、日本也好,欧美也好,目前对中草药的研究比中国还深入专业,他们的化妆品在中国大行其道。我国有14亿人口,是一个化妆品大国,代表安全、有效、健康的品牌一定是永恒的。民族化妆品行业与国外化妆品同台竞技,一定要靠中医中药的传承和发展。中医中药数千年沉淀下来的古方,才能解决皮肤的真实问题。传播民族化妆品品牌,唯有中医药妆才能和国外的大品牌抗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中医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在中国药妆是化妆品行业的一个推手。回归商业的本质,行业永远都是要为C端服务,中国药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爆破点。小米有1.9亿的忠实用户,拼多多有3亿的忠实用户。他们的成功是商业模式的成功,也是推广营销的成功,这一点值得行业媒体学习和借鉴。会上,他提议行业媒体应该向全国、全世界推出一个全新的“中国美”,扶植化妆品企业重新树立中国化妆品品牌的旗帜。目前,无论是通信领域,还是交通领域,民族品牌都是央视媒体主导的,其他媒体也应该加入进来,为民族品牌的树立贡献一份力量。共享经济时代是社交的时代,新媒体、网红等的出现给了民族品牌一个非常大的机会。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是90后、00后常说的“颜值即正义”。90后、00后就是这样想的,要想获得他们的爱与支持,只能和他们站在一起。同时,他们的消费热情高涨。只要产品好,不需要用几个亿的成本做广告做宣传,就能迅速传播起来。最后,韩李犀利地指出民族化妆品品牌存在的最大问题,现在,国内品牌在跟随欧美、日韩品牌,这种跟随是初心、定位的跟随,注定无法超越。从现在开始,一定要不断地挖掘中国5000年的中医中药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国人、给予世界一个真正纯粹且有特色的中国化妆品品牌。

程伟

媒体多发声,打造行业窗口

“中国化妆品行业需要的是深度报道”,中关村智博青年人才就业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中国化妆品+互联网创新联盟秘书长程伟表示。随着新闻的出现与快速发展壮大,碎片化阅读成为行业人摄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碎片化阅读的特点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与严谨的逻辑,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梗概。这对于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速生者往往速朽。对于行业媒体来说,深度报道是对思想观点的提炼和富有见地的分析,可以透过事件看本质,可谓新闻报道的高端产品,正是当前行业所急需的。行业的发展、品牌的培育是产品配方、质量与口碑的沉淀。企业的努力必不可少,媒体作为行业的风向标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程伟认为,行业里需要的不是大同小异的报道,或溅不起一点水花的会议。《中国化妆品》是行业内第一本国字头的杂志,一定要走差异化的道路,不仅要把刊物办好,更多的是要做好产业布局,占领行业制高点,即技术制高点、媒体制高点和资本制高点,将杂志打造成权威期刊,打造成一个夯实的行业窗口,为扶植化妆品行业发声,为民族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王有江

绿色健康一定是化妆品行业未来的发展

全国天然香料联盟会长王有江表示,天然化妆品中添加的是天然原料,包括天然油脂、天然聚合物以及植物提取物等,安全、低刺激,对皮肤和环境都很友好,还具有消费者青睐的抗氧化、抗衰老和防晒等功效。添加酒精、紫外线吸收剂、激素、重金属等化学合成原料的化妆品,效果立竿见影,但会给皮肤造成伤害,生物降解性也不好,对环境不友好。随着化妆品常识的普及,消费者对天然化妆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未来数十年,绿色、健康一定是化妆品行业发展的方向。现在,很多化妆品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明确化学合成的道路走不通,开始全方位转型,专注研发生产更安全、更健康、更绿色的化妆品。为了消费者的健康与行业的持续发展,媒体、协会与行业需要开展持续的合作,实现共赢。

张敏娟

打造行业媒体公信力关键是树立美业三观

问美堂创始人张敏娟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打造行业媒体的公信力,更好地引领化妆品行业。在会上,她指出,化妆品行业是美的行业,化妆品企业是孕育美的企业。媒体在服务行业前,首先要树立美的三观、美业的三观。其中,美的三观是哲学问题,美业的三观是商业问题。美业三观中的核心是民族观。把民族化妆品传播出去,是一个行业媒体的本分。报道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与反响度,取决于数字观。80后是数字化移民,00后是数字化原住民。现在化妆品行业已经开始研究00后了,与之相应的,媒体需要考虑怎么把数字化沉淀成商业产品。其次是未来观。关注行业的未来,就是关注行业未来的教育,即消费者教育和从业人员教育。从宏观来看,很多企业已经在做行业教育了。这种教育被写进了产品详情页面中,在商家用大量的图片、视频、文字,甚至是评价,向消费者展示产品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时,就已经在引导消费者,普及消费理念和产品常识了。但企业自觉自发进行的消费者教育都是围绕产品和品牌进行的,不同企业的说法有时是矛盾的。这时,行业媒体就要站出来,对行业的焦点问题进行报道、评论或抨击,把正确的、科学的产品常识和消费理念教给消费者。第三是责任观。媒体不但代表了中国声音,还代表了中国看世界的一个角度。媒体也可以做公益。国外的媒体都有一份责任计划,将社会责任和商业责任结合在一起。在这方面,国内媒体可以向国外多取取经。

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新形势 新赋能”中国化妆品专家圆桌会议在京圆满落幕。与会专家、领导高屋建瓴的分享给行业带来新的思考,相信在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一定能够有效激发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民族化妆品竞争力,奠定从化妆品大国到化妆品强国的坚固基石!

猜你喜欢
化妆品杂志
杂志铺订阅
降税!国产化妆品你做好准备了吗
杂志收纳碗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这是什么车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干燥春季里的柔美化妆品广告
干燥春季里的柔美化妆品广告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