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2018-03-06 06:44张静董松武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空腹心血管心肌梗死

张静 董松武⋆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为临床急危重症,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血糖增高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1]。本文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STEMI患者空腹血糖、CRP、白细胞计数、B型尿钠肽(BNP)、血压、肌钙蛋白等指标对梗死后急性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本院STEMI患者85例。诊断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2]。排除(1)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肿瘤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等影响糖代谢的疾病。(2)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3)急性心肌梗死距入院>24h。根据既往糖尿病病史分为两组:糖尿病合并STEMI组(观察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66.34±10.30)岁。未合并糖尿病组(对照组)41 例,男32例,女9例;年龄(65.39±12.87)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临床用药及血运重建:两组患者均接受基本用药及血运治疗策略。基本用药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别行药物治疗、溶栓或PCI(包括急诊和择期PCI)。(2)检测指标:①所有患者入院后24h内常规行空腹血糖、肌钙蛋白峰值、CRP、肌酐、血脂、血常规、BNP测定;测定入院血压、心率,评估killip分级;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危险因素。②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再梗)、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CRP浓度、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x±s)

2.2 两组患者住院急性期内MACE事件统计分析 观察组心绞痛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生再梗、心力衰竭和心源性死亡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期间7d内MACE事件统计结果分析[n(%)]

2.3 急性期内发生不良事件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见表3。

表3 两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分析(x±s)

2.4 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4。

表4 不良事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糖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硬化进展密切相关[3],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脂质代谢紊乱沉积在血管壁,血小板凝聚性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血管狭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病死率约6%,远期病死率约12%,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成人致死的重要原因[4]。Ranjith等[5]研究认为,血糖升高会引起钙超载,导致ATP生成障碍,加重心肌细胞水肿,导致细胞内、外离子失衡,心肌细胞极化改变,进而引起心律失常。Beckman等[6]研究认为,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通过氧化应激产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糖基化终末产物等引起心肌重构。两者相互促进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减少PCI 成功率、心源性病死率明显升高。

本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血压、心率、血脂、Killip分级、肌钙蛋白、CREA、BNP、空腹血糖水平等因素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发现观察组CRP浓度、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WBC、GLU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与毛治尉等[7]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在急性期内发生再梗、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和恶性心律失常不良心血管事件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前三者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更重,预后较差,与张军研究结果相同[8]。为进一步探讨哪些因素易导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通过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空腹血糖水平与BNP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空腹血糖和BNP浓度越高,近期预后越差,与丁峰[9]等研究结果较一致。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24 h FBG水平、BNP浓度与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两种指标数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因此临床医师应积极控制促进疾病恶化的不良因素,争取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1] 周忠向,杨文东.反应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9): 29.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 675-690.

[3] Norgaard ML, Andersson C, Hansen PR, et al. Temporal trends in the initiation of glucose-lowering medications after a first-tim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nationwide study between 1997 and 2006.Cardiovasc Diabetol,2011,10(1):5.

[4] 胡大一.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9.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75-197.

[5] Ranjith N, Pegoraro RJ, Shanmugam R. Obesity-associated genetic variants in young Asian Indian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Cardiovasc J Afr,2011, 22:25-30.

[6] Beckman JA, Creager MA, Libby P. Diabetes and atherosclerosis: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JAMA,2002,287:2570-2581.

[7] 毛治尉,王平,郭攀,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国现代药学应用,2014,8,(14): 67-68.

[8] 张军.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5):67-68.

[9] 丁峰,吴亚杰,樊朝美,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预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价值.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学杂志,2014,16(5):494-496.

猜你喜欢
空腹心血管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