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的创新研究

2018-03-06 10:23毛蒋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学生党员

毛蒋楠

(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

近些年的改革中,我国在多数文件中曾经明确指出,要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丰富化,不断地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让学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思想建设的内容作为自身发展的坚强堡垒,把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整体发展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丰富党员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内容,让学生党支部作为教育管理最直接有效的载体,高校在进行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以及“三会一课”的创新建设中,要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实效性发挥出来,改变传统内容的枯燥形式。促进党支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 现阶段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形式下存在的问题

“三会一课”主要指的是在学校的学生党支部中,定期开展的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以及按时上好党课。在我国的长期发展中,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支部将“三会一课”制度作为主要坚持的重要制度之一[1],为了保证全党的组织生活健全,党员的管理形式规范化,强化党员的教育,“三会一课”制度在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创新,保证高等教育改革中,社会经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内容能够多方面的发展,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和“三会一课”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问题和新的发展情况,在进行实际的考察时,很多学生对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内容并没有详细的了解,学校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不完善,高校中的党支部组织生活以及“三会一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2]。

1.1 整体内容的创新性不足,缺乏吸引力

在实际的调查中,针对不同的高校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有关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主题和内容了解中,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深刻的理解主题的含义。同时,活动内容并没有对学生产生有效地吸引。尤其在调查主题和内容的改变问题上,多数大学生觉得现阶段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内容没有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一些有关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者焦点问题的讨论中,会出现信息的闭塞现象。

根据这样的发展现状,在信息化的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需要将学生关注的信息内容详细地了解,在网络的帮助下,对现阶段的一些时事新闻进行讨论,进行支部大会和党小组会议时,要将会议的主体内容深化明确,保证在信息传递快速的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能够和时代的步伐相联系,真正实现“不出户可知天下事”[3],让学生在高校的生活中,能够不断地联系社会生活实践。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基准,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觉悟性和时代使命感。

1.2 党组织生活以及“三会一课”的发展形式过于单一化

在调查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本学校内的“三会一课”和党组织生活形式限定在“听报告”和“会议讨论”中,只有一小部分学校会进行户外的交流活动。而这样的现实情况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没有实质性的功效,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被这样压抑的现状限制自身的发展,压制了创新思路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在高校的党支部“三会一课”中[4],一般会采用多人召集的方式进行座谈会,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传达讨论主题和内容,但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拓展,一些学生在座谈会开始之后,并没有实质参与到其中,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会选择一言不发,造成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下降,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形式的单一化造成了现阶段高校中的党支部会议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质的效益。

1.3 内容和形式的落后导致时效性减弱

通过多数高校中的调查发现,在学生党员中,很多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所接触的内容会比党支部会议中的内容更为先进化,尤其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学生们几乎都能通过网络设备进行信息的搜索。党支部在进行组织生活的时候,反而出现了内容的落后性,许多主题议论内容在学生们眼中成了“陈词滥调、空洞无趣、乏味”等[5],不仅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表现形式的大幅度落后情况,选题内容和现代的发展不能重合,学生党员在这样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研讨中,产生了烦躁抵抗的心理,高校内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在实际的发展中,与时代脱轨,严重影响了学生党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的进步发展,为了转变这样的情况,在实际改革中,必须要针对现阶段发展中的新形式、新挑战,开创与时俱进的党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形式,确保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与时代发展相联系,让党支部组织生活“三会一课”能够在取得实际效果。

1.4 工作内容付诸实践效果差,形式化严重

高校的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的工作内容在实际的发展中,已经脱离了时代的轨道,导致了大部分工作的实施没有实际的工作内容,一些高校在这方面的建设直接选择放任的态度,使得许多学生党员并没有在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中,得到实际的教育提升。现阶段的党支部工作中,许多学生党员围绕着发展和转正的问题进行建设,支部的组织生活以及 “三会一课”内容也围绕着这一内容开展工作,学生支部人数不断的增多使得转正和发展的时间不断的加长,学生党员在这样的发展中,感觉到枯燥厌烦,有些学校甚至在转正的过程中,要4~5次才能够完成,没有实质性的工作筛选,致使学生党支部在共组的过程中,经常被杂乱的内容影响了工作的心态。尤其在一些学校中,为了将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 “三会一课”的主题内容丰富起来,每一党员都要进行讲述,支部书记要进行点评,活动开始到结束要进行很长时间,导致了学生党员之间没有真正的交流,支部内部的交流思想也被对固定化,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的相关活动成为形式化严重的虚设内容。

2 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的发展措施

2.1 创新活动形式,开展有吸引力的主题讨论

在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的活动形式转变,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将单一的活动内容转变为多样化的内容形式,让学生党员在进行发言的时候,轮流演讲,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学生,要邀请其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将一些和主题相关的内容作为学生的党员们借鉴的依据,让学生党员之间能够相互进行讨论,在不断的交流中,实现学习效果的增强。学习的场地选择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将场地的范围设定在会议室之外,可以是户外的活动场地,也可以在活动室中进行讨论,保证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学生党员的全员参与性,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党员的交流平台,开办信息专栏,将讨论的内容面向广大的学生群体,通过听取不同的学生意见,将有利于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容融入发展中,对于群众要及时地进行吸收改进,召开座谈会,不断地交流新型的创新内容,并组织学生党员之前的学习工作。

另外,学生党支部还可以将党员中的“政治生日”等内容融入“三会一课”的活动中,让党员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重温入党的誓词,通过发放生日贺卡、赠送生日礼物的方式,对党的建设送上美好的祝福。同时,将党的相关知识和政策出版定制专门的宣传手册,定期举办有关“三会一课”的知识竞答比赛,创建广大党员乐于接受的活动内容,建设有关党员内部的联系制度,可以通过寝室之间的联系进行相互督查,保证党员之间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能够不断地提升,定期地进行汇报,保证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完整性。

2.2 增加活动内容的实效性

党支部组织生活以及“三会一课”活动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将互动的内容和上级的党委工作相联系,同时,还要与学校的中心发展工作相结合,在实际的建设中,要在内容上保证贴合学生党员的实际生活,在思想上引领学生党员的创新发展,在工作学习、生活实际、就业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部署,通过和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方式,将社会中的热点人物和学生党员中的典型人物事件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活动的认可,有效地增强工作活动中的实效性。

2.3 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生党员的参与性

高校在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首先将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将学生党支部的党员整体素质提升,在进行座谈会和“三会一课”的教育中,要将现代网络化的先进信息内容传达给学生,选取积极向上的主题与我国的党建工作相联系,切实的强化党支部内容的素质水平,通过微信微博等公共的交流平台,对现阶段的一些新兴的发展内容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既增强了互动性,又将活动中的交流范围提升,通过和外界的有效联系,拓宽了学生党员的思想范围,帮助学生党员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多角度考虑的习惯,从而实现党员在活动开展中的全员参与性。

3 结语

相关人员要不断地针对高校中的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的创新内容,将实际活动中的具体改进措施深入的研究讨论,同时,对于现阶段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符合社会发展和高校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促进高校中的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学生党员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加强和改进“三会一课”,哪些原则不能丟
“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
“三会一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