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2018-03-06 16:19孔馨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团组织共青团时代

孔馨雨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全民覆盖,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便捷的上网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沟通交往模式。积极应对新环境的变化,顺应新媒体时代沟通方式的改变,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探索适应新环境的共青团工作方式方法,成为团组织开展青年学生工作的必然选择。

1 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工作的挑战

在移动互联网新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内容、新方式、新载体。在全民进入新媒体的时代,如何利用移动终端深入开展共青团思想引领教育,成为当下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挑战。

1.1 网络舆论持续冲击倡导的主流思想

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一种 “时间无主控、空间无主控”的信息传播方式[1]。因受限于新媒体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共青团组织倡导的正向引导和主流思想不能随时随地发布,而一些反动、消极、片面的讯息却在网络上大肆传播,持续冲击主流思想的影响。青年学生好奇心重,又常常缺乏对于信息的甄别和客观分析能力,加之主流宣传往往过于高、大、空,缺乏吸引青年的特点,常常被青年选择性忽视。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根据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引领正向舆论,发布主流思想讯息,成为当今共青团组织工作的关键。

1.2 新媒体改变共青团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

开会议、搞活动、下任务作为共青团组织传统的工作方式,用于青年学生的活动组织中,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青年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改变,共青团传统的工作模式已难以适应青年学生特征的变化。而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凭借其时效性高、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等优势,悄然取代了共青团固有的组织动员方式。

1.3 新兴活动平台取代传统教育模式

以往,共青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常以主题教育为主,系列活动、演讲社会实践等辅助形式开展,不断创新活动模式和内容。但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方式也在日益变化,大多数青年学生更趋向于通过微信、微博、微邦、公众号等新媒体获取信息,不需按照传统模式固定时间和地点参加活动,因此新兴活动平台的兴起使得共青团组织思想引领工作的成效显著提升。

1.4 新兴媒体技术考验团干的媒体素养

移动互联网时代,共青团干部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技术,握把青年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新媒体平台的思想引领成为共青团干部的一个重要挑战。各级团组织要努力探索掌握新媒体形势下共青团凝聚青年学生力量的方式、途径和载体,加强对团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系的培训,提高团干部运用新媒体组织开展团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掌握青年学生感兴趣的新媒体活动平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切实做到与青年学生 “接上头、对上话”。

2 移动互联网时代共青团工作创新策略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2]。”移动互联网给共青团的工作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牢牢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开展青年学生感兴趣的组织活动,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这就需要共青团改变传统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团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内容,打造属于新媒体时代的青年活动名牌。

2.1 青年至上:新媒体凝聚青年学生力量

共青团开展工作的对象是青年学生,团组织必须针对青年学生的需求,开展学生感兴趣、想参与的特色活动。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共青团要立足为青年学生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和更有意义的活动为宗旨,通过新媒体创新活动形式,让青年学生感受到团组织的贴心和温暖,感受到在团组织中的成长和快乐,使青年学生主动、自觉地像团组织靠拢,让团组织成为每一位青年学生有归属感的“家”。

2.2 重视沟通:利用互联网使互动常态化

在移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社交平台造就了“全民记者”的现象,人人都成了发布者,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能自由表达观点又不断接收外来讯息的冲击,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接收者。对于共青团工作而言,要牢牢把握微博、微信、微邦、公众号等新媒体主阵地,进行活动预热和思想引领,线上吸引聚集青年学生,线下完成实质性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聆听青年学生的所想,关注学生的需求,吸引学生切实加入其中,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发声,鼓励青年学生成为主角,使共青团工作真正做到既重视服务对象的全面覆盖,也不忽视每一个青年的独特心声。

2.3 聚沙成塔:大数据时代共青团工作信息化

移动互联网、智能便携终端等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2]。共青团组织在时代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工作模式,充分了解青年的诉求,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根据大数据对青年学生分析的结论,构建精准化、制度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信息平台,向青年学生推送吸引力强、时效性高的新闻和服务内容。同时,利用大数据收集、分析数据,构建基础数据库,根据获得的青年学生分析样本,不断探索和完善更适应学生思想动态的团学工作模式,形成周期性、长期性的可靠数据,有针对性地提高团学工作的效果。

2.4 小中见大:讲好“微时代”的榜样故事

移动互联网使全民进入了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的全媒体时代,这种情况倒逼团组织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多种移动互联平台的操作流程,运用和熟悉青年学生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更生动、更通俗、更接地气的形式表现出来。共青团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成为引领青年学生思想舆论的发布者,讲好青年学生身边的榜样故事。

3 结语

移动互联网正在悄悄影响着青年接收信息的模式,也全面改变了组织动员青年学生的媒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共青团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机遇。面对新形势、新常态下的学生思想动态,共青团作为青年先锋力量,如何掌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切实做到全覆盖组织、引导、服务青年学生,就必须转变工作模式,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提升团干部的个人能力,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创造性拓展共青团工作新方式、新途径。

共青团只有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大势,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作为沟通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才能抓住移动互联网提供的机遇,探索动员青年学生的有效方式。只有准确定位共青团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青年工作的新模式,完善通过网络动员青年学生的资源,打破共青团组织动员学生的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共青团在组织动员学生中的诸多问题,才能保障共青团引领青年的能力,使其乐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本文对共青团在“互联网+高校共青团”模式下的工作中,对于发挥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团组织共青团时代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