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

2018-03-06 16:19陈文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学德育工作职业院校

陈文静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11)

积极心理学最早出现在20 世纪30年代,其中心思想就在于通过对人类自身所蕴含的积极力量进行开发和利用,借此帮助人类对自身的心理健康进行维护,从而使人类自身变得更加美好和健康,实现人们幸福生活、和谐社会的目的。在积极心理学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个体积极人格、群体组织系统以及主观情绪体验。而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可以有效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实现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自身的人际关系并适应职业院校的生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通过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通过积极心理学还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出现心理疾病,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出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1 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

1.1 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没有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对于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擅长的优势所在,比如有的学生擅长学习但是不擅长体育、有的学生擅长体育而不擅长学习、有的学生擅长画画不擅长学习、有的是学生擅长唱歌但是不擅长学习等等,因此职业院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对学生其自身的个性发展进行关注。但是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在校园内采用的都是单一的好学生评价体系,也就是遵守纪律、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这也有悖于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最终不仅会导致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市场需要,还会造成学生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道,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1.2 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方法单一

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德育工作是其中的核心重点部分。但是在当前我国绝大部分职业院校之中,德育工作都已经开始渐渐流于形式,不仅德育教学目标过于广泛,其中教学的内容也过于空泛,完全不符合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在德育工作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仅仅只是将其当作一项教学任务进行完成,对于如何填充德育工作内容,加强德育工作效率则毫不关心,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不佳的后果,同时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依旧处于监管模式。

1.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出现误差

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但是现如今我国绝大部分职业院校之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应用的教学方法都是消极心理学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日常生活问题以及学习问题开展的,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与其原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将其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但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却是以学生的心理缺陷为出发点的,这不仅会导致学生自身的潜能无法有效激发出来,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最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学目的无法达到,最终培养出的人才也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的市场需求[1]。

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

2.1 建设多元化评价体系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想加强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就必须要建设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借此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全面、个性、自由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职业院校之中,学生普遍年纪较小,叛逆心强使他们都有的特点。有鉴于此,职业院校应当在内部建设出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借此来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关注,有效改善过往职业院校单一的好学生评价体系,实现将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之上将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相互评价体系融入到现有评价体系之中,将关注点挪移到职业院校学生的优点之上,帮助学生对自身的优点进行发掘,同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从而取得全面发展,将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2]。

2.2 建立教育管理系统

想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那么职业院校就必须要在校园内部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优良教育环境,通过这个教育环境可以有效将职业院校内部所有对学生有益资源整合起来,有效发掘出职业院校学生的潜能,帮助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还要在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管理系统,借此有效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起一个积极的管理意识,同时教师也要将以人为本作为自身的教育理念,同时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学生身上的优点之上,要以发展为目标来进行学生管理工作。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有效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将自身的心理障碍进行克服的同时还有助于职业院校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开发出学生的潜能,将其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职业院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通过组织学生体验生活、开展社会考察以及实地参观等多种方法有效加强德育工作的效果[3]。

2.3 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体验

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因此在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职业高校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得以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出一个积极的心情,乐观地面对挫折,怀着良好的心态迎接未来发展。此外在每一位职业院校学生心中都有着独有的优秀品质,区别就在于这些优点有些学生已经将之挖掘出来了,而有的学生还没有被挖掘出来。鉴于此,职业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着重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从而得以获得一个积极的心理体验,在其中职业院校尤其要注意的一点内容就是一定不能通过外部的制度来对学生进行打压和管制,特别注意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嘲讽,借此有效防止激发出学生的抵触心理和抵抗心理,有效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在职业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当中,职业高校还要通过和学生进行联合制定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规章制度,借此在职业院校内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同时要注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有效拉近了师生关系到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 结语

通过在积极心理学角度之下开展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学德育工作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