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分析

2018-03-06 16:19马雪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游戏规则自控

马雪红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瑞吉欧幼儿园,山东德州 253000)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非常快,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作为特殊群体,他们得到了家庭非常多的关爱,特殊的生活环境是他们对家人的依赖性强,缺乏自制能力。幼儿期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个体行为应该从幼儿期开始。游戏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其对幼儿的生活、学习等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深远意义。

1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性

自我控制能力对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幼儿提升了自我控制能力后可以完善自我意识,他们可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干预,在外界条件的诱惑下可以做出理智的判断,可以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可以确保幼儿健康的心理和生理成长,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影响,促进幼儿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1.1 游戏类型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幼儿自控能力具有比较宽泛的内涵,其主要包括自制力、自觉性等,游戏的类型可以围绕自控能力设计。外界的新鲜事物总是可以吸引幼儿,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的激发。但是幼儿的动作持续性比较差,由于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于提升,他们的约束能力也比较差,导致幼儿不能坚持游戏。因此,在了解幼儿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切实提升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1.2 游戏训练对幼儿自我控制力发展的必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式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方法,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乐趣,从乐趣中培养自己的规则意识,使幼儿的自觉性得到提升。幼儿在完成游戏项目的环节中,可以获得很多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幼儿的自我效能也会提升。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权威的约束下,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反,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顺利完成游戏,他们会产生成功感,使他们自觉的履行规则。

2 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可行性

幼儿的心智还不健全,他们处理问题非常冲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对幼儿能力发展研究中,在幼儿时期,他们的脑神经发育非常快,其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可以获得长足发展,是培养自控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要在幼儿时期就完善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确保幼儿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约束实现自身的发展。但是幼儿自控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培养,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影响。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但是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采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非常见效。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游戏中产生,在游戏中可以产生道德感,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提升自制能力,可以养成诚实的品质。游戏为儿童心理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幼儿在游戏中成长,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形成特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因此,给幼儿足够的时间,使他们沉浸在游戏中,可以提升他们的智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通过游戏可以解决幼儿的很多问题,促进幼儿成长,借助游戏可以明显提升幼儿的自制能力。游戏是一种自愿参与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处于主动的地位,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快乐。游戏对幼儿可以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情境和空间,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提升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能力。

3 规则意识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3.1 内隐的角色游戏规则

内隐的游戏规则主要是在游戏中创设情境,呈现出游戏的秩序,通过情境的想象,形成游戏的规则。情境的想象是幼儿可以用一件东西来取代另一件东西,通过简化的方式呈现真实的生活情境,尽管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面对的是虚拟的环境,幼儿通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靠近真实的情境。在这个环节中,幼儿不是依靠直接的冲动去行动,而是按照游戏角色的要求去行动。幼儿可以对游戏进行控制,在特定的情境下行动,从而对自身的行为产生约束,他们在想象的情境中表现出自我控制。

3.2 外显的角色游戏规则

这类规则深化了角色游戏,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幼儿与幼儿之间结合游戏制定规则,需要将规则明确。例如在“银行”游戏中,一名幼儿将钱花完,他们直接去找扮演“银行职员”的幼儿要钱,这明显违反了游戏的规则,参与到游戏中的幼儿都不能接受。因此,要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规则非常明确和严格,使他们在快乐中体验规则,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首先要理解规则,然后按照规则进行各项活动,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就能实现的,幼儿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和经历,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学会遵守规则,从而在生活中协调自身和他人的行为。

4 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阶段的儿童的行为受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影响,所以,在幼儿成长环节中,老师和家长应该结合幼儿的发展情况,开展各类游戏,有针对性的提升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4.1 选择合适的游戏主题

在相关的研究中,那些具有良好自我控制能力的幼儿喜欢幻想类的角色游戏,如小红帽和菜市场等,而那些自我控制能力欠佳的幼儿喜欢在游戏中涉及争吵等。老师如果不能加以引导,幼儿就会对家长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加以模仿,他们的性格也会更加偏执。所以,在角色游戏中,如果存在言语攻击的行为,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在生活中也会出现言语攻击的情况。所以,在游戏主题的制定中,应该选择合适的主题,防止一些暴力主题应用到游戏中。

4.2 制定科学的游戏规则

在游戏规则制定环节中,应该考虑到幼儿的理解能力,确保参与到游戏中的幼儿都能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在角色游戏中会产生一定的约束,要对角色的行为限制,甚至在很多游戏中的约束比现实生活中还要多。

4.3 合理解决矛盾冲突

在角色游戏中应该合理的解决冲突,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互动机会,他们在与同伴互动环节中,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在游戏中,幼儿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协调人际关系。在游戏中如果幼儿因为观点不同产生争执,老师要及时地调解。

4.4 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境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儿可以分别扮演老师、父母等角色,从而可以了解不同角色人物的特征,使他们从思想上可以换位思考,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幼儿在不同角色扮演中,他们可以培养逆向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升认知能力。在体会了不同角色的行为后,他们才能在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行为。

4.5 自制力的培养

幼儿处于生命的特殊时期,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他们的自控能力有待于提升。幼儿对自己的言行不能很好地控制,他们做事情常常非常冲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遇到为了一点事情大打出手,直到有人制止他们才会停止。有些幼儿在课堂上不能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言行,他们说话也比较随便,在课堂上随意大闹。

自制力与个人的意志存在很大的关系,自制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锻炼。儿童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按照游戏的要求调节自身,从而可以提升自身的自控能力。游戏可以吸引幼儿,使他们自觉地遵守规则。例如在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中,幼儿们一个个地从“老鼠洞”钻过,等到念到“腊月初一”,“猫”才能抓“老鼠”,有些幼儿的自制力比较差,他们不能遵守游戏规则。这时老师要规范游戏规则,并且告诉幼儿,只有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才能参与到游戏中。幼儿为了可以参与到游戏中,他们会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学会克制自己的行为,在游戏中表现地非常有耐心,并且可以融入到集体中。

4.6 坚持力的培养

坚持力主要是指在遇到困难后勇于克服困难,幼儿坚持力的培养可以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并且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防止幼儿遇到困难半途而废。幼儿在游戏中如果可以坚持到底,那么游戏必然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力。游戏对于幼儿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可以使幼儿长期沉浸在游戏中,幼儿为了完成游戏,必然会克服各种困难,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展之前,幼儿选择角色,并且选择刀具,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明确自身的职责。

4.7 自觉性的培养

自觉性指的是幼儿在游戏中为自己设置目标,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待于提升,他们常常不能对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在做事情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要培养幼儿形成自觉性,在游戏中,幼儿可以结合游戏规则,提升自觉性。例如,在小猫钓鱼游戏中,幼儿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内完成游戏,这时幼儿要听从纪律,可以切实提升他们的自觉性。

4.8 延迟满足的培养

在相关的研究分析中,那些对自己的行为可以有效控制的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他们在未来更有可能成功。在对幼儿教育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可以提升他们的延迟满足。在游戏中可以提升幼儿的延迟满足,在游戏中,幼儿学会耐心的等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他们的延迟满足。

5 结语

幼儿是人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在幼儿阶段,应该贯彻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从而提升幼儿的自控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需要很长时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协作。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可以促进他们成长,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游戏规则自控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成功来自于自控
游戏规则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