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应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2018-03-06 07:33吴崇铭白玉勤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胚胎学组织学教学法

吴 宝,吴崇铭,白玉勤

(1.赤峰学院 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2.内蒙古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3.赤峰学院 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组织学和胚胎学是两门科学,我国医学教育习惯将两者列为一门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生最早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中的一种.组织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是最早于1969由美国的Barrows在加拿大首次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Barrows认为学习应该设置在较为复杂的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当中,由学习者的配合通过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来了解知识中隐含的重要意义,以及问题背后的核心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模式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组织学与胚胎学由于其为基础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为学生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等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在传统课程中,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点,学生是听众,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精力无法高度集中,其学习热情不高涨,导致课堂效率不高,造成学生被动接触知识的局面,学生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真正目的.此外,由于这门课相对于解剖学而言,较为枯燥乏味、知识点复杂、逻辑关系不强、具有抽象性,医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通过师生之间角色扮演,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点.目前,PBL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教育中[1].本次研究,主要探究PBL教学法应用到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价值.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为女生,采用数字排序法,单数列为对照组,双数列为观察组,平均每组100例.对照组学生的年龄大致在16~20岁,平均年龄为(18.3±1.8)岁;观察组学生的年龄大致在15~20岁,平均年龄为(17.8±2.3)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入学成绩等基本资料上均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教材选用高福禄主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并使用配套教学大纲与护士资格证考试大纲,从题库中抽选试题,满分为100分.两组学生均参加理论考试并参加问卷调查.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以讲授的教学方式为主,按照教学计划采用台上讲演的方式在教室内上理论课,利用板书、挂图、模型示范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学习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2].实验课上,教师先进行教学示范,告诉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然后给予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间,教师通过巡视及时予以学生相应的教学辅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并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观察组采用PBL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由教师整理教案,给予学生病例,让学生通过研究病例来解决问题,并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具体教学方案设计如下:(1)教学分组:将本组100名学生分为10个小组,平均每组10人,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小组长.在正式进行PBL教学之前,给学生进行PBL教学讲解,让学生们清楚了解该教学模式的定义以及主要实施方法.(2)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进程精心设计问题,旨在积极开发学生思维以及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资料整理:小组长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小组成员根据问题进行组织学、胚胎学、内科学以及内科学相关资料的查询,并将查询的资料进行整理规划,并根据问题设计出解决方案,并制作成书面报告.(4)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先找出问题的核心点,进行小组内部问题分析讨论,然后进行组间讨论.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言,根据自身资料整理以及制定研究报告,并围绕病历及相关问题,进行观点阐述和有效解决方案的讲解.各小组成员分别将观点阐述清楚之后,由小组组长进行总结归纳,并将研究成果即小组查阅展示出来.最后,由老师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对每组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点评.老师需要针对每组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实质性的点评,表现好的及时表扬并予以相应的鼓励或奖赏,比如增加操行分等;表现不佳的及时将错误指出并进行纠正,便于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x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成绩对比

观察组的入学成绩为(368.5±60.2)分、对照组的入学成绩为(367.8±58.6)分,两组入学成绩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后,观察组的期末成绩(85.3±1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5±15.2)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理论成绩对比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对比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学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8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PBL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此法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一切以学生为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并将问题作为导向,予以学生启发式看教育[3].具体教学方法:根据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内容,给出相应的病例,按照病例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类,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教师需要与一些临床教师加强合作,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进度,为学生选择与组织学与胚胎学契合度高的真实病例,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予以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4].问题的设计不需要太难,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由浅至深进行教学.PBL改变了以往较为死板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与情境巧妙结合在一起,通过分组解决问题、小组内部讨论以及组间讨论的方式,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点串联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便于学生在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活跃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从而实现真正的教学目的.PBL教学法能够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5].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们积极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图书馆查询资料以及书本上的相关知识进行知识科学合理地整理,并进行小组内讨论和小组间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观点碰撞出火花,在提高学生学习激情的同时获取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此外,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转变,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力,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性点评,对于表现好的实行相应的奖赏机制,对于表现不佳的需要及时将缺点和错误指出,并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并让学生牢记正确的知识点,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本次研究,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教学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应用到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成果明显,值得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推广.

〔1〕胡军,周欣,丁艳芳,等.PBL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6,25(1):99-102.

〔2〕任亚萍,刘明翠,熊彬,等.PBL教学法融入Flash课件在组胚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5,28(5):136-138.

〔3〕林乐迎,符信清,仝宇,等.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联合开展PBL教学探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5):765-766.

〔4〕田鹤,王雅光,李福智,等.PBL教学法在诊断学见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0):27-29.

〔5〕宋阳,邵淑娟,初万江,等.微课与PBL结合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6,39(6):755-756.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组织学教学法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创新型组织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