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的网上传播研究

2018-03-07 02:28孙冠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传统文化

孙冠琪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1 新媒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新媒体,可以被大致上理解为除去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出版以及影视外的其他传播媒介。因此,在本质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也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分。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具体而言,新媒体的类型较为多样,大致上有: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桌面视窗等。

新媒体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克服了传统媒体的缺点,诸如缺乏个性化以及更新速度慢等等。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在不受时间不受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获取任何信息,而新媒体有力的推动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据权威机构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大约有33%的人,因为对传统媒体不再感兴趣而转用了新媒体,同时这个百分比也是电视收视率所下降的大概比例,另外有用户数存在明显下降现象的还有广播以及报纸。这都说明了新媒体富含个性化及更新快速的特点正对传统媒体构成着巨大的冲击。

近些年来,新媒体在速度上的优势伴随着4G移动网络的普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加上作为新媒体主要使用媒介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在便携性上远高于使用传统互联网的电脑设备,让新媒体在全世界都越发受到欢迎和追捧。

2 新媒体下的传统文化传播现状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除了继续沿用像传统刊物的形式出版传播外,还应与时俱进的使用新媒体加以传播和推广,在保证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丰富内涵传播到位的前提下,提高传播的受众面与受众量。

2.1 新媒体下的传统文化传播快捷

以前人们要阅读一本古典名著的途径只有通过出资购买或者图书馆租借,但是对于现在都市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的人们来说,看本书都还要走进书城选购或者图书馆借阅,无疑将降低他们读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人们还要付出时间这个昂贵的机会成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学典籍本身就需要人们在了解学习时花费相当大的时间与精力,当要阅读本就可能生涩难懂唐诗宋词或者生僻古文前还要大费周章的去搜寻相关资料,这无疑会让很多人放弃阅读的打算。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搜寻自己想要的资料,“百度一下”问题便能得到解答,极大的消除了人们的阅读障碍。

2.2 新媒体下的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

新媒体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来一本充满文字插满图片的书刊能够进行网络存储,一个大小不过数十兆电子文件就能让读者们在各类移动设备或计算式上进行浏览书刊。一部128千兆字节的苹果手机,大概就储存一所普通大学半个图书馆的藏书量了。这充分体现了新媒体下能为传统文化所提供的丰富传播内容的优势。

至于形式上的丰富,指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可以是纯文字,也可以是图文并茂,但是对于时下适应了生活节奏快速的国民来说,综合了声音、画面的视频形式的传播方式,或许更受青睐。如果同样都是用一个周末的时间来扩充知识量储备,如果选择阅览书本或许只能看完《国史大纲》外加一本《晚清七十年》,但如果选择观看《中国史话》的中国史纪录片,或者是使用在线博物馆进行网络浏览,就能对中华文明风采有一个初步但全面的了解。

2.3 新媒体下的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具有信息不易存储的特性。例如今天想买回前几天的报纸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包括在电视媒介也是,要想看会之前的节目内容除非是电视台进行回播,但一般仅限于大型的社会事件如奥运会才会有所可能。而新媒体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一个月前的报纸,能在网上就能轻松的找到。又例如想回看前几期的“百家讲坛”,只需登上互联网搜索或打开数字电视按下回播键,即能实现轻松回看。

2.4 新媒体下的更广的传播范围

一般传统媒体受限于固有的技术,只能对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的特定人群进行文化或信息的传播。但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利用互联网和各种设备的配合,通过图文并茂、声画并存的方式成功的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文化传播壁垒,甚至还突破了语言上的限制,极大的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

2.5 新媒体更好的满足社会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社会个体都能接触并享受到新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便利。由于人们本身的知识需求并不相同,所以这就需要新媒体去满足来自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和不同程度教育背景的人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钟情粤剧的老人家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红船粤剧网络”了解各类粤剧新戏;痴迷于体育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腾讯体育”及时收看各类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兴趣阅读的学生可以通过“熊猫看书”在手机上随时随地的遍览群书。

3 新媒体下的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

3.1 传统文化与移动设备App的结合

可参考《汉字听写大会》、《古诗词大会》等时下热门的充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类文化竞赛节目,在移动设备上推出同类App。有别于电视类文化竞赛中参赛苛刻、人数较少等特点,移动设备App有着能下载就能用的性质,这能让传统文化能够在中国13亿手机用户中,更好地进行传播,培养起更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2018年初异常火爆的微信答题小程序在短短的数月时间内,用户数就从64万人次飙升至2300万人次。这一事件充分地证明了,在当下社会移动设备端的竞赛类App完全有能力承担起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3.2 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平台的结合

上文提及中国的手机使用人数已经达到了13亿,而这其中微博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有将近2亿,而微信的活跃用户数量更是达到了5亿。而相关研究数据指出,有三成的新用户是通过身边人群的介绍,开始使用这些新媒体社交平台。这充分说明了新媒体具备时下传统文化所需要的口碑传播作用,新媒体使用人数众多,传播能力强,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平台结合,势必能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播。如何尽可能的让这类新媒体用户们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搬运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课题。

3.3 传统文化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

因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具有不同的特点,人们需要将其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让传统文化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传道授业”的作用。传统的媒体如报刊杂志等能将先前进行的文化的理论研究,包括相关资料的整理并记录在册,新媒体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对那些已经被加以整理和记录的文化进行弘扬传播。例如,以观看电影为例,就算现在互联网技术已经如此发达,但还是有许多观众选择花钱购买电影票,进场观看,而喜欢在家中观看的人群则可以等到电影在影院后下架后,自行从互联网进行观看。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