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网络语言的成因分析及教学启示

2018-03-07 02:28王佳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网语模因网民

王佳毅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即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语言。它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最开始主要是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后来就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语言。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的新理论,它以达尔文的基因进化论为基础。

1 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

1.1 全新的传播媒介——互联网

科技的进步是网络语言得以产生的基础。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悄然到来,这个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和工业一体化为代表的全新技术革命,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互联网的诞生;没有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就不会有网络语言的出现。

1.2 使用主体因素

由于年轻一代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用户以年轻人居多。据《2017年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4.3%。年龄结构方面,网民仍以 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2.1%:其中 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7%,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9.4%、23.0%。

年轻人追求独立和个性,喜欢接受新事物。网络语言不仅仅被年轻人大量使用着,而且很多网语本身就是由年轻人创作的,如“蓝瘦香菇”“打call”等等。年轻人由于精力比较旺盛,往往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倾向于使用简便快捷的方式,于是才有了大量的缩略用语,如“3Q”“LP”等等。

1.3 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

网络语言一经产生便能迅速传播,除去互联网以及网民的因素之外,与其自身的特点也是密不可分的。网络语言具有简便化、个性化、共情化、流行性等特点。网语大多为缩略形式,简单便捷、形象生动、意义丰富,正好可以满足网民们便捷、高效的网络交际生活,如“007”来源于谍战电影《007》,意指“我有一个秘密”。网络环境是一种虚拟的世界,网民们在网络上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个性,为显特立独行,很多网民会选用一些与众不同的网名以彰显个性,如“醉雨帅”“拽到没朋友”“小偷别走,把我的心还我”等等。共情即指同理心,部分网语之所以能得到广泛传播还在于其能引起网民的共鸣,产生共情。如“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意指一般人无法想像有钱人的世界,这句看似玩笑的背后,透露出略带残忍的现实,触动了网民们的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网语来源于网络,网络已经伸入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那些简便快捷、富有个性、带有共情的网语一经产生便迅速流行开来,成为人们竞相模仿使用的表达工具。

2 网络语言与模因

2.1 模因的提出和来源

“模因”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的专著《自私的基因》,作为达尔文主义者,道金斯以进化论为出发点,提出了基因复制问题,他认为一切生命都是通过复制实体的差别性生存而进化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即“模因”。道金斯认为:人们的观念、文化等的传播与基因的复制相类似,是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并在新的宿主体内被重新繁殖。比如,某种事物、词句、旋律、观念等等,一旦有人开始使用,便会被其它人不自觉地跟着一起模仿和应用,而且被迅速传播,这就是“模因”现象。

“模因”具有如下特性:长寿性、生殖力、精确的复制性。长寿性,即指某些观念、曲调、文化等一经模仿、传播,便会存在较长时间而不致湮灭。生殖力,即传播力,如某些科学概念,我们可以根据其被引用的次数来判断其的生存价值,某些曲调,我们可以根据其专辑售卖情况和播放量等来判断其受欢迎程度。精确的复制性,即模因的传播和复制并不是盲目的,与基因一样,它具有竞争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那些满足被传播者利益、被其需要的内容才会被保留下来且得以传播。

2.2 网络语言中的模因

语言是模因传递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它本身也有成为模因的可能。首先,语言的产生本身就是受模因驱动的。说话是模因宣传的有效途径,那些能够被说出来的模因比那些不能被说出来的模因更容易受到复制和传播;支配说话的模因不断被传播、复制,而那些支配沉默的模因则被逐渐淘汰。其次,语言的迅速扩散性,促进了模因的传递。语言是人类传播思想、观念的工具,具有极大的传播特性,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都具有比其它符号更强的复制力。另外,语言的持久性,符合模因长寿性的特质。一种语言或语言中的某些词句一经产生,便具有极强的持续性,不仅使用人数之多,使用人数之广,且使用时间较长,这与模因特性极为吻合。

网络语言产生于互联网,来源于互联网,传播于互联网,并逐步渗入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网络语言具有非常强大的能产性、传播性、复制性。模因在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模因的重复性促进了网语的出现。模因与基因一样,一旦遇到合适的宿主便会大量的复制。模因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网语一旦产生,遇到相似的语境便会被大量复制。这种复制又分为两类:

1)主体信息与形式均不变的重复

这类复制是指网语在合适的语境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会经过任何改动,直接予以应用。比如:2017年流行于网络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该词最早出自周星驰的电影《家有喜事1992》里面的张曼玉饰演的何里玉和周星驰饰演的常欢二人之间的一段经典对白,2017年3月,一些微博搞笑大v博主为一些搞笑的的翻转视频取了这样一个“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的标题,之后该词爆红网络,成为2017年度使用度比较高的网络流行语。该词意思为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常常用来调侃一些比较具有戏剧化反转的剧情,令人跌破眼镜甚至是啼笑皆非的境况。网语“freestyle”,是一个英语词汇,一般指即兴的、随性的随意的发挥,例如HIPHOP说唱中的freestyle就是即兴说唱的意思。2017年6月,因吴亦凡在国产说唱综艺《中国有嘻哈》中屡次提起freestyle而火遍网络,此后只要是涉及到需要原创作品或即兴表演的场合,都会提及该词,使用频率较高。

2)主体信息不变,形式变化的重复

这种传播方式主要是网语受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的语境下,在主体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形式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网语“赞”,主要指夸奖、提供支持和帮助等意思。QQ、微信等社交网站上都有“赞”功能,QQ空间从2010年开始上线赞,2012年实现用户使用量爆发,逐步成为网络社交常用词汇。几年来,在所有表示支持和表扬的场合,都会用到“赞”,直到2017年出现了另一表达此意的网语“打call”。“打call”的出现打破了“赞”一统天下的局面,该词来源于日本的应援文化,原义是表示粉丝对偶像的鼓励和支持,后引申为喜爱和表示支持之意,与“赞”意义相似。该词出现后,在同样的语境之下,人们多数会使用“打call”。后由于“call”是英文词汇,现在又逐渐地发展到用“打电话”来表示支持的意思。

3 教学启示

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传统语言学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自语言学学科独立以来,无论是语言研究还是教学都一直以日常言语会话和书面语为对象,且经过语言学家几代人的努力探索,已基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语言研究和教学规范。网语的出现完全突破了这一限制,它个性前卫、形式多样、语义丰富,为语言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模因论为语用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一门学科,它以我们的日常言语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以及语言理解问题。模因论以达尔文基因进化理论为基础,从文化复制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它对语言教学、翻译教学以及修辞教学都起到了一定的解释和促进作用,一经出现,便成为了语用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网语模因网民
网语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网语
网语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别让“网言网语”败坏“语言生态”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