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女子偶像团体的研究

2018-03-07 03:16顾安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小猫偶像团体

顾安宁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在亚洲各国中,日本的偶像文化一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其中,日本女子偶像团体更是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通过其发展能够从侧面看出日本社会的变迁及其国民性。从现实意义来说,本研究也能给中国偶像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1 关于偶像以及偶像文化的定义

偶像的定义:何为偶像?广义上来说,偶像是指人们憧憬的对象,人气者,特别是青少年支持的年轻艺人。狭义上来说,偶像多指有人气的艺人或活跃在各个方面的歌手、演员、声优等。如今,在偶像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可以说,偶像是一种燃烧自己的青春以换取舞台上的闪闪发光的存在。

大量的研究表明,日本最初并没有偶像这一概念。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偶像才应时代之势而生。所以,在日本,偶像与演艺界的歌手、演员、主持人不同,偶像是指在大众面前以自身魅力为卖点的年轻女性。这样的偶像赢得了日本大量民众的追捧,偶像文化因此发展起来。

当今,进入偶像战国时期的日本的偶像数量多如繁星,竞争更是激烈。偶像作为梦想的贩卖者,需要的是在粉丝面前维持形象,守住忠贞。这便是日本偶像文化中独特的部分。

2 女子偶像团体的历史

2.1 女子偶像团体的起源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开始出现女子偶像团体。当时,日本有一档选秀节目“明星诞生”。从该节目中出道的山口百惠、森昌子、樱田淳子由于相似的经历,被称为“花之三人组”,并在1975年出演电影《初恋时代》。外界普遍认为,这就是女子偶像团体的原型。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能诞生女子偶像团体,是因为受到了国内外两方面的影响。首先,从1950年代后半期开始到1970年代初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由于电视等一系列新商品得到了普及,信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渗透下去。这一切都为流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另外,随着收入的增长,国民在意地不仅是消费品的功能性,更多的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由此看来,电视偶像无疑是最直接的娱乐方式。其次,二战后,日本社会开始美国化。日本的法律、娱乐和时尚等,离开了美国都无从谈起。1970年代,美国的娱乐界即偶像团体已经发展得热火朝天。

2.2 日本女子偶像团体的发展

日本偶像史上,主要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70年代偶像草创期、80年代前期的黄金期、80年代后期偶像冰河期、偶像战国时期。

在70年代偶像草创期,女子偶像团体数量较少,偶像主要以个人的形式活跃在舞台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andys和pink lady。

80年代开始,进入偶像黄金期。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娱乐圈奇迹的“小猫俱乐部”诞生了,其成员全部都是业余的高中生。以“每个人的长处不同,不需要全能,只要去做擅长的那部分”这种理念打造的“小猫俱乐部”,给予了粉丝无限的亲切感。但由于后期负面新闻过多,“小猫俱乐部”解散于1987年。

此后,由于日本社会对偶像的抵触和泡沫经济造成的社会经济低迷,日本进入了偶像冰河期。直到90年代初期,东京劲舞娃娃、SPEED、早安少女组的出现,偶像界才开始渐渐回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引起巨大变革的国民偶像团体早安少女组。与前辈“小猫俱乐部”相似,强调的是“素人感”。另外,为了保持新鲜感,加入了毕业制度。

进入21世纪后,随着AKB48、乃木坂46、桃色幸运草等团体的兴起,日本迎来了偶像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AKB48。以“可以见面的偶像”为标签,在秋叶原地区进行现场演出而出道。利用演唱会、剧场公演、握手会等形式拉近了与粉丝间的距离。可以说,AKB48完全改变了传统偶像的概念。

3 女子偶像团体中的国民性

3.1 集团意识

日本人普遍存在一种集团意识,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总是意识到自己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这个整体是利益共同体,甚至是命运共同体,自己与这个整体息息相关,同命相连。

那么,这种集团意识是如何体现在女子偶像团体中的呢?回顾1970年代至今,从最初的二人组的candys、pink lady开始,到五人组的小猫俱乐部,再到早安少女组和数百人的AKB48,我们可以发现组合人数在不断增加,并且组合寿命也在增加。因为相较于人少的组合,人数多的组合成员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形成的羁绊也就更深。在集团意识的影响下,成员们把组合利益放在首位,加强了团结力。所以,组合发展得也就越成功。

另一方面,抛开偶像团体自身来说,组合与粉丝之间形成的集团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藤代冥砂曾说过,90年代以前的偶像,无论是谁都有种从天而降的不可触及感,90年代以后的偶像大多是人们从一般人中推举上去的,也就是人们支持自己创造的偶像。反观偶像团体,90年代以前主要活跃在电视屏幕上,与粉丝间有着相当大的距离。90年代以后,特别是“可以见面的偶像”AKB48,少女们走出了电视,通过握手会、专用剧场等活动拉近与粉丝的距离,使粉丝们能够进入偶像的世界。这种方式使得粉丝和偶像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集团,促使着偶像团体蓬勃发展。

3.2 物哀

物哀是日本传统国民性的代表之一。江户时代的国学者本居宣长曾对物哀进行了释义。他认为:“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动的。”他所理解的“物哀”更主要是指“真情”,是对生命、生活的无常变化和人生的短暂易逝的深切的情感体验。换句话说,“物哀”追求的是一种瞬间美。

通过对女子偶像团体的分析,我们发现,组合中的成员大部分都是来自生活中的最普通的女生。但恰恰是这些在外人看来如尘埃般渺小普通的事物,日本人却能发现他们的美。“物哀”能够使主体发现平凡人身上的“诗意”。另一方面,普通的女生成为偶像后,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渐开始在舞台上绽放光芒。作为偶像达到巅峰时,少女们便会选择“毕业”。在短暂的青春中,把作为偶像最美好的瞬间永远地留在了粉丝的脑海里。这是偶像文化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也是偶像文化对追求瞬间美的“物哀”的最好的体现。

4 女子偶像团体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偶像事业发展较晚,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但是,近年来,受到日本偶像发展的影响,中国开始热衷于偶像事业,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日本养成系偶像的包装模式,给中国提供了新的思路。如TFBOYS、SNH48等偶像团体的普及,以及“创造101”等偶像养成节目的火爆都在不断开创偶像事业的先河。其次,我们应借鉴日本的优秀之处,为中国的偶像事业发展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小猫偶像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偶像报
小猫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偶像们都恋爱了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