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8-03-07 03:16何晶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心理学职业

何晶晶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如皋 22653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当前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出现问题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这就对我国心理行业发展以及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我国从事心理学研究到人群中,从事理论研究者较多,从事应用型专业的心理学人才较少。一方面,给我国人民对于心理学的认识不够清晰,导致应用型心理学在我国的开展相对较为困难。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心理学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模式存在问题,从而导致的相关的专业从事人员较少。但无论哪个原因,都需要我国心理学不断重视与加强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1 现阶段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设计单一

现阶段我国对于人才培养等模式设计中,存在明显的培养目标单一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对于心理学的认知不清以及接受程度较低,使得我国心理学及其专业始终处于尴尬的地位。对于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也存在着相对模糊的情况,未能根据国家人才需求、学生职业方向选择进行针对性的不同目标设置。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心理学更多是依托于教育学进行教学,并未开展专门的心理学专业。对于非师范类学院,心理学独立出来,成为少数人会选择的专业。高校对于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为研究型心理学科研人才,而专职院校所以设置了心理学专业,但也未能凸显出专职院校应用性强的特点。

1.2 课程设置缺乏科学

由于我国心理学方向对于培养目标的不清晰,也进一步导致了心理课体系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明确的培养方向,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偏向于理论内容的教学,在教学设计环节中也逐渐忽略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而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虽然使得心理学各个具体层面都有涉及,但是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进而限制了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1.3 教学手段与仪器落后

对于当前我国心理学教育的尴尬地位,以及国人对于心理学专业的错误认识,导致我国心理学专业一直备受冷落,因此在其教学实际中,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其中部分高校对于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忽视,导致心理学专业获得的相应资金较少,难以有足够的资金配备先进的心理学仪器设备,影响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我国心理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的问题,教师大多采取灌输式的讲授方式,较少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和吸收程度,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影响了心理学学习的实际效果。

1.4 内容陈旧缺乏整合

相较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心理学研究成果相对滞后。因此,对于心理学教学内容的编辑,往往是从西方借来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讲授。再加上课程设置内容编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审核过程,就是得我国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出现滞后性问题。影响着学生最新心理学实践成果的应用。

2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2.1 加强理论素质培养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继续重视对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虽然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更强调实践能力,但是其实践能力的获得往往需要借助于强硬的理论支撑,这就要求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士能够有足够强硬的理论基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以及疑难病症的患者,使得自身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具体的心理问题。对于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也需要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断打好相应的知识基础,为以后的具体实践奠定良好的开端。因此就需要学校与教师关注当前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且注意及时更新图书馆的心理学专业书籍,从而保持学校心理学教育的先进性。学校也要重视对心理学理论学习进行重点考察,了解学生理论学习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作为资格考察标准,判断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实习活动,从而确保学生学习的实际成果足够扎实。

2.2 加强应用技能训练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更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需要学生有能力投入到一项工作之中,对各种心理问题需求者提供专业的帮助。因此就需要心理学专业重视对学生应用技能的训练。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质与素养,做到临危不乱,正确的处理病患之间的关系。其次,心理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时,也要注意加强对于仪器使用、病情诊断、工作模拟等一系列具体实践的训练,最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投入到一线学习之中,更好地积累句子里的经验与实践,帮助学生实现快速的成长与进步。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或是开展专题心理活动月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学校也可以将这样的免费辅导活动推向校外,也可以联合大型企业进行免费心理辅导与监测,或是与当地医院建立实习培养基地,使学生能够将其所学进行充分的实践,快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2.3 改变教学观念与方式

要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也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教师要突破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相关知识的具体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根据相应的主题进行事先的学习以及案例补充,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发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调动学员的参与性,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相应心理现象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可以通过学生展示的方式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采取当前主流的网络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案例展示,通过展示部分典型的心理辅导案例加深学生对于各种心理问题现象的了解与直观感受,摆脱课本枯燥讲解的不便,帮助学生将课本语言内化为真实的操作过程。

2.4 与职业认定接轨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与国家制定的职业认定标准接轨,避免使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空中楼阁似的空洞。这就要求心理学专业要根据职业认定的具体要求设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内容,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相关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通过职业认定。例如,心理学职业认定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在对外进行心理活动开展或是在进行企业联合活动中,对参与的的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参与活动的具体证明,保障学生能够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可以与职业认定的内容相切合,避免学生做两份功,甚至因部门条件没有证明而无法按期拿到资格执业认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与心理学教师深入研究职业认定的具体需求,并将其融入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之中,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避免出现漫谈而不切合学生成长实际需求的问题,真正落实应用心理学专业从业人才的培养问题。

3 小结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心理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面对我国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心理学行业加大关注,落实于实际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心理学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如何打造工程咨询业需要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