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衡量标准

2018-03-07 04:07郑文清温州市文成县非遗中心浙江温州325300
文化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真性事项文化遗产

郑文清(温州市文成县非遗中心,浙江 温州 3253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得以蓬勃开展,与浪漫民族主义者希望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新的社会文化之本,以遏制西方文化在我国日益扩大的影响,甚至在将来某个时刻取而代之的浪漫主义想法密不可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根红苗正的传统文化,是取代西方文化的最佳选择。正是这种取西方文化而代之的浪漫民族主义冲动,使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之初,保护者们就抵制各种源自西方的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污染”,追寻纯手工、纯古法、纯乡土的文化。此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过了“原生态”的焦虑和否定,借鉴了“本真性”这个含混不清的哲学词汇,并努力廓清“本真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内涵和外延,最终将之发展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不可谓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建树。

一、“本真性”概念的巨大张力与真正魅力:既强调传承性,又包容变异性

本真性,这一源自西方哲学的概念词汇从使用之初就伴随着激烈的争议。有一些学者认为不存在本真性问题。事实上,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某时刻的状态,从其动态的文化进程中隔离出来,作为基准来衡量文化的本真性,并意图使之固定不变,趋向僵化保守,或者仅仅强调本真性即是指文化的本原状态。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确不应该适用这种本真性原则,因为它不符合文化传承发展规律。因为“其结果便是不仅忽略了该事项既往长时间的历时演化过程,而且也切断了这一事物未来演变发展的广阔道路。”[1]但因此否定本真性原则的观点,则是对本真性原则的误解,本真性原则虽然源自对真实本乡本土传统文化的追寻,但它包容文化在历史时空中的动态性。

另一种观点则认识到了本真性包容变异性,但在此基础上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变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核心本质的事物,使之区别于其他文化事项,这种本质的事物即是它的本真性。比如刘魁立先生认为,文化的变化不可避免,只要变化不失其本真性,那么构成本真性的基本要素就是该文化事项的基本性质、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基本形态和作为主体的个人、社群、族群对该事项的价值评估。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失去了以这些基本要素构成的本性真,那么该文化事项或变为其他事项,或随之结束了。[2]这是一种较主流的观点,它肯定了文化演变时间上的连续性,却又试图将文化事项在演变过程中某个时间点产生的某一事物或功能,确定为它的基本构成要素,使之固定不变,自身逻辑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矛盾。

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似乎并不存在必须固定不变的构成要素。我们看到清明节,由一个单一节气,逐渐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又逐渐抛弃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主体内容,演变为今天以扫墓祭祖为主体的节日,它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反复变化,最终与最初完全不同。[3]今天的我们该用汉、晋、宋、元、明、清或今时今日,哪个时代的清明节哪部分内容或功能,作为该节日本质的固定不变的“基本要素”呢?内容可以变,那么过节的时间呢?文成县南田镇在五月初四这一天过端午节;文成中元节从农历七月十三开始到七月十六,每一天都有人家过节。是奉祀的神灵不能变吗?端午楚地祭屈原,吴地祀伍子胥,越地奉勾践[4],而文成南田则祭祖先。是名称不能改变吗?“春节”一词流行也不过百余年时间。似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功能、名称、时间节点都是可以变化的,并不存在一种可以作为标准的形态。

既然如此,那它可以随意变化吗?显然并不是这样,刘魁立先生同时也指出“作为主体的个人、社群、族群对该事象的价值评估”[5],或者讲是社区民众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上,如果社区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消灭,那么该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基础即随之消失,在该社区的该项遗产也随之消亡。即使作为普通民俗事项,失去社区认同,也同样失去了该事项的生存土壤,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综上,本真性概念并不否认文化事项的变异性,但任何变异都必须获得社区的认同,只有那些获得社区认同的文化事项,才是真实来自于社区具有本真性的文化事项。换言之,社区认同是衡量文化事项本真性的惟一标准。由此也可推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社区中心保护体系,努力使社区可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问题。

二、社区认同:变异的方向和尺度

(一)合乎本真性的变异:在社区认同的基础上发生变异,往社区认同的方向变

学术界基本达成的共识是,在自然状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者、文化专家或是技艺传承人,并非完全是传统的传声筒。[6]在具体的语境中,他们的表演、实践或多或少地会表现出自身创造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鲜的因素,这点在口传中最为明显。但这种改变通常先由表演者、文化专家或是其他个人做出,所以它就不是一经发生就已符合本真性原则的,依然需要被相应的社区接受并认同。

太公祭是存续在文成县南田镇,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刘基)为对象的家族及地方先贤祭祀习俗。固定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六月十五日举行春秋二祭,自明以降,礼仪相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前中断,1985年恢复。恢复以来,祭主和赞礼生一直身穿马褂,头戴宽沿圆帽。2011年刘伯温诞辰700周年,祭祀主事人受汉服热影响,提出马褂、圆帽是清代民国服饰,而太公刘伯温是明代开国元勋,应该改用明代服饰更为妥当,这一提议得到了刘氏族人及当地社区的广泛认同和响应。因此自2011年起,太公祭祭服改用明代品官祭服,赞礼生改穿“玄端”。这次改变因为得到了社区和刘氏族人的认同,受到了民众广泛的欢迎,穿用此服成为太公祭的常例,并影响了周边县市刘基庙的祭祀活动。

而2017年秋祭则发生了另一件事,当年主事的传承人出于提升太公祭影响力的考虑,计划在正常祭祀仪程完成之后,在刘基庙西侧广场,模仿现代官方公祭开展以献花、致词、读祭文、集体鞠躬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这项提议遭到了地方文化学者、刘氏族人及其他祭祀组织者的广泛质疑和反对,主事传承人不得不取消相关安排。事实上,在广场上开展类似活动并非第一次,2008年曾把祭祀活动从诚意伯庙(刘基庙)移至西侧广场,但社区民众对此并不认同,其后刘氏宗族没有再在广场上举行祭祀活动,仅在广场举行官方活动。

这是太公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后,在自然状态下,传承人对太公祭活动做出的改变,一项获得成功,改变的成果成为了太公祭的一部分;另一项则受到了广泛的抵制,最终不了了之。从这两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改变,如果不取得社区广泛的认同,改变将难以达成,或是难以持久的。只有那些被认区广泛认同的创新,才能最终成为本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变异也是适应历史潮流的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自我调整的自适应过程,社区认同是创新变化成败的关键,而做出创新改变的具体行为人的天分和创造力,又为这种创新改变提供了各种可能性,最终为我们呈现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成就文化的多样性。

(二)政府与专家的引导必须获得社区认同才不伤害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勿庸讳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真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即是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作用问题,这是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弊端之一。但现阶段,如果仅依靠社区的力量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不现实,许多社区的文化自觉似乎远未达到足以正确认知,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保护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水平。许多民众或出于经济利益,或因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淡薄,而不适当地抛弃自己的特色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学者在尊重民众生活需求和文化权利、取得社区认同的前提下加以引导、给予支持,促使民众传承其文化,依然十分必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第四条指出:“与创造、保护、延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和个人的所有互动应以透明的合作、对话、协商和咨询为特征,并取决于尊重其意愿、使其事先、持续知情并同意的前提而定。”这就明确指出,外部与社区的所有互动都必须取得社区认同,政府与专家支持和引导同样如此。

[1][2][5]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3):24-27.

[3]冯骥才.我们的节日:清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08-23.

[4]黄涛.粽香情浓传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5-29(11).

[6]理查德·鲍曼.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J].民族艺术,2006,(2):20-25.

猜你喜欢
真性事项文化遗产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与文化遗产相遇
建筑原真性探微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