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地区传统丧葬礼仪的当代变迁
——以兖州区村落调查为例

2018-03-07 04:07姚闳耀冯建新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文化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葬礼死者礼仪

杜 皓 姚闳耀 冯建新(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丧葬礼是人生四大仪礼中最重要的仪式,其受到的重视程度也最高。通过丧葬礼仪可以看出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看法,以及社会关系的调整状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思想观念的变革,传统丧葬礼仪随之变化。鲁西南地区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传统丧葬礼仪保存得相对比较完整。在大南湖村,一般只有正常死亡的老人去世,才会举行隆重的丧葬礼,非正常死亡的年轻人及儿童只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本文所指的丧葬礼是为正常死亡的老人所举行的丧葬仪式。

一、大南湖村的概况

大南湖村,隶属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兴隆庄镇,位于泗河东岸,东邻白马河,南邻邹城市平阳寺镇大马厂村,人口约1 000人,252户。村庄面积16.8公顷,耕地面积69.3公顷,塌陷治理水面1.5公顷。该村除杜、刘两大家族之外,还有李、常等小姓家族。据史料记载,因为地势低洼,每遇大雨积水如湖,本村处大洼南部,故名大南湖。关于本村的由来,传说明朝初年,原本生活在陕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的杜氏一家流离失所,在此地落了脚,繁衍生息,绵延不绝,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群体。明末时,刘姓由城郊刘家岗迁于此,逐渐形成联合的村落。[1]至此,大南湖村的雏形基本形成,其他姓氏则是由与本村女子结合成入赘家庭而流传下来。

村中家族意识极为强烈,普遍认为需要依靠家族势力维护家族整体利益,家族内部成员间的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目前家族祠堂已不存在,但维系本家族的精神纽带依然存在,如同一家族同一辈分名字中的第二个字一样,按照辈分谱顺延依次循环。每逢丧葬,家族成员自发形成互助团体,彼此间的嫌隙被暂时搁置或摒除,亲情得以巩固,人际交流进一步加强,人际关系得以改善。

二、大南湖村传统丧葬礼仪过程

丧葬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仪式,承载着鬼神观念、家族观念、道德伦理、礼仪规范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信仰体系和文化。丧葬礼仪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离、过渡和整合阶段。[2]

正如《论语·先进》中讲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3]《荀子·礼论》中提到:“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4]在此观念的代代传承下,村民将葬礼看得极为重要,并隆重操办,其主要程序如下。

第一,吃倒头饭、设灵床、穿寿衣。临近咽气前,儿孙按辈分守在其身边,长子、长孙的地位最高,女眷基本被忽视。弥留之际,喂食其平时喜欢吃的东西,避免在通往阴间的路上辘辘饥肠。咽气后由女眷为其穿寿衣、净脸等,让其清清白白地走。之后将其移放到长子正屋中正对屋门的床上,四周放置黄纸和“元宝”,为死者买通各路神仙,免受苦难进入天堂。

第二,报丧。人死后由长子、长孙到本族长辈及外祖母门上磕头,以求帮助办理丧事。村里有专门的治丧团队,总理和主家协商需报丧的亲朋,报丧人即刻前去通知,但不能进人家的家门;对外地的亲朋,通常采用电话通知。接到通知的亲朋,立马前来烧纸,而后火化尸体。

第三,守夜。死者去世当晚,子孙跪在灵床前围成一周,女眷围灵床转一周后在床头前的火盆里为死者烧纸,十二点之前火不能灭,火灭了表明死者在通往阴间的路上遇到了困难,将不能顺利进入天堂。

第四,设灵位。第二天早上,在庭院中放置供桌,摆放死者的牌位、照片、香炉及贡品。贡品大都由女儿摆放,主要有三生:生猪头、生公鸡、生鲤鱼和水果点心等,摆的越多说明越孝顺。灵位摆好后,依亲疏关系为本家族成员分发孝服,男女不同。

第五,吊唁。同村人得知消息后,前来吊唁。根据亲密程度,给予数目不等的吊唁金,一般按照旧的礼单行事,讲究礼尚往来。男性在灵位前上香磕头,女性进入内屋安慰死者家属。[5]死者男家眷以三叩首的形式答谢,女家眷大声哭泣表示感谢。[6]

第六,出殡。一般在第三天下午三点正式出殡,若有请风水先生则重定时间。将灵位抬出放在路中央,将扎制的纸人、纸马等全部摆在路两侧。[7-8]死者的长子或长孙负责抱一个瓦盆,二儿子负责打幡,三儿子负责举灯,其他人跟在后面低头哭泣。抱瓦盆者在灵位前的火盆转三圈后摔碎瓦盆,表示死者永远离开了,此时进入整个葬礼的高潮,女眷按照亲疏关系排在男眷后面,低头哭喊。最后面是参加葬礼的亲友和围观人员,通常会评论死者的品行及其子孙的孝顺程度。接着,抬起灵位前往老林。通常死者的子孙会抱着牌位久跪不起,反复几次后才正式起灵,表示出对死者的依依不舍与孝顺。

第七,埋葬。由长子将骨灰盒坐北朝南放入墓里,将第一铲土洒在上面,喇叭、唢呐、鞭炮齐鸣,再按亲疏关系依次填土,直到堆砌成一冢土堆,随后由长子等添土。同时在坟墓周围焚烧死者生前所用衣物,但必须留一件。如碰巧下雨,预示此家族将来出贵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失去亲人的悲痛。

第八,宴客。埋葬结束后,开始宴请宾客。结束时,由长子带领本族男女眷向宾客三叩首,感谢他们参加此次葬礼及给予的帮助。

第九,三日后圆坟。死者下葬后的第三天早上,由长子带领子孙到墓地祭奠,烧香磕头放鞭炮,并往坟冢添一添新土。

第十,五七、百日、一周年和三周年祭。葬礼后35天、百日、一周年、三周年均由长子带领子孙进行祭奠。逢清明、十月初一必须祭奠,三年之内不可缺漏,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将给后辈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至此,传统丧葬礼仪的整个过程基本结束。此后,年三十再将死者从老林请回家过团圆年,正月十五晚上再送回。

三、丧葬礼仪反映的村落文化

丧葬礼仪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丧葬礼仪的深描,反映出村庄所特有的文化特点、发展程度、亲族组织结构特征、社会阶层状况和社会文化结构等。

(一)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情

对死者来说,虽然肉体已经离开,但灵魂仍在,至少死后三年之内还在。子孙认定他们走向了极乐世界,须不间断地祭拜。在葬礼上焚烧的纸人、纸马等纸扎制品也发挥着此作用,目的是避免死者在阴间受苦,减轻子孙的负罪感。由于对未知世界的不确定,用纸钱企图与阴间的鬼神做人情交,以助死者进入天堂。

(二)对孝文化的理性传承

葬礼上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既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孝顺,又考虑到弱势群体。孝文化在葬礼的整个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中,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男女有别,长幼、尊卑有序的格局分布特征明显。另外,在丧葬过程中,围观者的评论更是对死者子孙后代的鞭策和激励,提醒他们不仅死后要尽孝,更要在生前尽孝。因此,百善孝为先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也对孝文化进行了合理的传承。

(三)互帮互助的团结之情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居住环境的变更等,邻里之间和亲朋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拉大,这一方面会导致社会心理距离的拉大,另一方面推动家族成员内部的凝聚融合。丧葬礼仪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有利于人际间嫌隙与隔阂的消除,增强家族内部成员间的团结互助,使血缘和亲情关系更加突出。同时,丧葬礼仪也可促进邻里关系的改善,增强团结互助。

(四)倡导艰苦奋斗、勤劳节俭

丧葬仪式过程中突出死者对整个家族的贡献,强调死者的地位,并对死者生前的优秀道德品质,尤其是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美德给予极高的赞誉,虽提及其过失但突出死者为尊的观点,这是传统农业社会精神在现代农业社会中的体现,反映出社会文化精神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五)丧葬礼仪的时代特征明显

丧葬礼仪不仅仅体现在丧葬的流程上,在丧葬过程中所涉及的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也都有体现。丧服根据亲疏关系分为不同的等级,身份、性别不同,丧服不同。随着时代发展进程的加快,催生出丧葬仪式上的革新与变化,更加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对远距离的亲友,采用电话等形式告知信息,减轻了人、物力损耗,加快了整个葬礼的节奏。

(六)乡村社会关系亲密,家族观念突出

在整个丧葬仪式中,家族的地位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葬礼借助全家族力量得以有序进行。亲友、同村人等根据亲疏关系给予吊唁金,其使人们重新凝聚在一起,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进步。

四、现代社会对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年轻人在城里买房,村里大部分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对传统丧葬礼仪等的传承较为不利。另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可能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淡漠,甚至消失。基于以上认识,将现代社会对大南湖村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归纳如下。

(一)丧葬活动去繁就简

现代居住空间的缩小、民众认识观念等的转变,促使传统丧葬礼仪更加简化,加快了葬礼的进程,如宴请宾客不再在自家庭院,而是直接在饭店,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但随着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这又给主家带来经济上的负担。目前,仍需加强合理消费、量入为出等观念的引导,充分发扬勤劳节俭的优秀品质。

(二)丧葬礼仪教育功能减弱

随着村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在举办葬礼的时候不通知孩子,参加葬礼的大多是社会工作人员,有些大学生甚至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丧葬的整个过程[9],这不仅不利于孝文化等的传承,也不利于践行礼仪。在整个丧葬中,体验到的不只是丧葬礼仪的流程,更是对尊老爱幼、感恩等的实际教育过程,其有利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

(三)葬礼攀比现象日趋严重

攀比心理的日趋严重,使许多没必要的事物重新涌现,如过分追求吊唁金数额和宴席档次、过量扎制纸制品等[10],加重了主家的经济负担,扭曲了对丧葬礼仪的认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科学化传承。

(四)丧葬礼仪网络化现象明显

远离村庄的人,不再回家祭拜祖先,往往采取网上祭拜的方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思与怀念之情。这种方式一方面降低了祭拜的成本,更加便捷环保;另一方面导致传统丧葬仪式的传递出现断代[11],丧葬文化的审美教化等功能明显削弱,不利于丧葬礼仪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12]。

五、反思

丧葬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展示出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特定地区的人们所独有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丧葬文化是历史的活化石,在整个仪式中可以观察到人们对家族观念、人际和人情关系的不同态度,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传统丧葬礼仪逐渐发生变化,现代工具的使用及宴请宾客方式的转变等体现出丧葬仪式的简化,但目前丧葬过程中攀比现象比较严重,铺张浪费明显。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丧葬礼仪的网络化现象明显,新兴祭拜方式的出现既节约了资源,又能够表达出对死者的哀思和怀念之情,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也会面临传统丧葬仪式的断代传递问题,不利于传统美德的传承。因此,应当辩证地看待丧葬礼仪,积极推动丧葬礼仪的当代变迁,科学地传承与发展丧葬礼仪,以增进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兖州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兖州县地名志[M].兖州:兖州东关印刷厂,1989.365.

[2]罗开玉.中国丧葬与文化[M].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2007.56-57.

[3]徐志纲.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2.

[4]王先谦.荀子集解[M].啸寰,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614-615.

[5]张立.我国民间丧仪蕴含的终极关怀精神探析[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0.

[6]王涛.农村丧葬礼仪中的人情交往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7]窦兆娜.汉族丧葬礼俗中纸扎文化的考察与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2.

[8]荣新.鲁西南丧葬纸扎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9]宁秀丽.山东农村传统丧葬礼仪的当代变迁[J].东岳论丛,2013,(10):109-112.

[10]方迎姣.农村丧葬礼仪中的低俗化现象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11]王美雨.山东莒南丧葬民俗文化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4):82-86.

[12]张佩国.汉人的丧葬仪式:基于民族志文本的评述[J].民俗研究,2010,(2):76-94.

猜你喜欢
葬礼死者礼仪
为冰川举行“葬礼”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ORGANIZED GIVING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走近“死者之脸”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自杀还是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