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中的主人公形象及其悲剧成因

2018-03-07 04:07郑小芳重庆文理学院重庆402160
文化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柯尔尼科夫索尼娅

郑小芳(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402160)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俄国文学史上耀眼的明星,被称为俄国文学的两大柱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罪与罚》,是其最有代表性的名著,通过描写一个性格复杂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揭露了当时俄国的黑暗现实,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世界。小说围绕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特殊犯罪论,深入挖掘了其犯罪动机和社会根源。出版于1866年的《罪与罚》,带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批判性,主人公的形象和悲剧,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通过对拉斯柯尔尼科夫形象和悲剧成因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理解作者蕴含的思想。

一、《罪与罚》创作简介

(一)创作背景

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出版,《罪与罚》展现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这一时期正是俄国最黑暗的时期,也是俄国的历史转折期。1861年俄国开始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封建农奴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势力迅速发展,但亚历山大二世统治下的农奴制改革并不彻底,封建残余依然存在,人民不仅没有摆脱封建势力的剥削压迫,而且还要受到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双重压迫下的人民饥寒交迫,生活困苦,而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正是这一社会时期的缩影。[1]当时的俄国处于旧时代、过渡时代、新时代并存的局面,陀思妥耶夫斯基从西伯利亚流放归来后,在圣彼得堡定居,获得许多创作上的灵感,在其穷困时仓促完成了《罪与罚》,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获得世界声誉的一部重要作品。

(二)作品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罪与罚》,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当时圣彼得堡底层人民生活的困境和圣彼得堡城市的风貌,如发狂、痴呆、酗酒等。小说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聪明好学、有理想、有正义心,渴望出人头地。他的生活十分贫困,但种种原因令他无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走投无路时,他当掉了父亲留给他的一块银表,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趁机压价,他心中的愤懑和憎恨被激起,不堪压迫剥削的他经过仔细策划,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杀死,又杀害了老太婆的妹妹。[2-3]家庭的贫穷及濒临绝境的生活彻底激发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冲动和欲望,刺激他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向索尼娅坦诚他的罪行时,他也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犯罪动机,即对金钱的渴望。杀人后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内心十分痛苦,失去了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在索尼娅的说服下,选择到警局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经历了八年苦役,拉斯柯尔尼科夫经过虔诚的忏悔,获得精神的重生。

二、《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形象分析

(一)本我

本我的目标是追求个体的满足,包含生存所需的生命力、基本欲望和冲动,在小说《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租住在一个像棺材一样的小屋里。小说中描述从一个时期开始,他处于紧张不安、烦躁中,像有疑心病,他不断想着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他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在他酝酿一个杀人计划时,窘迫的困境不再成为他的负担,他策划要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一个令他十分厌恶的贪婪无耻的老太婆,抢走她的首饰、她的钱。在痛苦的煎熬下,主人公终于用斧子杀了老太婆,又被恰巧回来的老太婆的妹妹撞到,并将无辜的她杀害。驱使主人公拿起斧子杀人的动力主要是贫穷、无助,或者是埋藏在心底的本我意识,他需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养活母亲和妹妹,他很需要钱,他需要摆脱非人的生活状态,拥有做人的尊严。[4]他自己说过,做这一切是因为他的贫穷和走投无路,是因为他恶劣的遭遇。他听从内心的指引,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还为自己的罪行炮制了一套理论,认为人分为不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能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是有才华的人,是天才,能够造福社会,拉斯柯尔尼科夫将自己归为不平凡的人。而平凡的人是虱子,他们的生死无关紧要,他们只是繁殖同类人的材料。拉斯柯尔尼科夫认为,自己杀死这个唯利是图的老太婆,是在为社会造福,是在替天行道,而不是犯罪。本我的性格影响着他,让他偏执地将自己划为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可以为了理想跨过法制、良心的障碍。

(二)自我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老太婆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折磨,虽然他坚持认为杀人是对抗不公平社会的合理行为,作为不平凡的人,他是在造福平民。但在现实社会里,杀人是被唾弃的,是卑劣的,是不被认同的。拉斯柯尔尼科夫感到无比孤独,带着惭愧和负罪感,他对妹妹说“遇到一条界线,不跨过去你会不幸,但跨过去你会更不幸”,他自己已然意识到,肆意杀害人的性命,比贫穷无力来说更不幸。[5]他自己也承认,相比杀了老太婆,他其实永远地毁了自己。自我的理性让他背负良心的谴责,面对现实世界的自我,受现实的制约,压抑本我的欲望和冲动。自我代表着理性、判断,但终极目标依然是追求自我的满足和快乐,所以拉斯柯尔尼科夫即使认识到杀人的错误,也顽固地不肯认罪。自我和本我在他身上挣扎,让他忍受煎熬和折磨,这种冲突和矛盾使他无法从痛苦中自拔。

(三)超我

在自己的犯罪理论支撑下,拉斯柯尔尼科夫犯下杀人罪,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的理想的自我。拉斯柯尔尼科夫也曾是个善良正直的青年,有慈悲心肠,有高尚的性格,同情周围人的苦难和不幸,无私地援助他们。拉斯柯尔尼科夫爱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在大学期间,曾帮助一个患病的同学,半年的时间都是他在维持这个同学的生活,后来同学病故,他又照顾同学的父亲;他曾经从火灾中救出两个孩子;在自己无比贫困的同时,帮助玛梅拉多夫料理丧事。[6]拉斯柯尔尼科夫有自我规范的意识,也有强大的超我意识,超我代表着理想,以良心和理想为尺度,以善为原则,遏制本我和自我中的负面,监督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追求完美的自我。即便如此,也不影响人们对拉斯柯尔尼科夫公正客观的评价。最后在索尼娅的感召下,主人公接受了索尼娅的说法,杀人就是杀人,犯罪就是犯罪,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的犯罪理论只是自圆其说。他选择自首,在索尼娅的陪同下到西伯利亚服役赎罪,实现超我。

三、《罪与罚》中主人公悲剧成因

(一)社会因素

《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罪与罚》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无情地剖析了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下,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深刻揭露了当时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触及到社会底层的各个角落。[7]小说中重要的主旋律是走投无路,种种社会原因,导致主人公左右为难,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不仅拉斯柯尔尼科夫,还有玛梅拉多夫、索尼娅、卡捷琳娜等,都无路可走,或者可以说,主人公的犯罪,是他走出贫困的无奈选择。不论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俄国沙皇专制、资本主义制度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导致人民无法生活下去。

(二)生活环境

拉斯柯尔尼科夫生活在社会底层,目睹了许多现实中的不公平。他的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和妹妹从并不宽裕的生活中节省费用,供拉斯柯尔尼科夫上学。拉斯柯尔尼科夫住在阴暗潮湿的斗室里,楼梯里到处是脏水和污迹,屋里散发着臭味;拉斯柯尔尼科夫是法律系学生,在学校省吃俭用,但交不起学费最终辍学;想当家庭教师,但由于衣衫褴褛无人用他;母亲和妹妹遭遇种种不幸,妹妹甚至甘心出卖婚姻和幸福帮助哥哥的前途。他渴望金钱,家庭的贫穷推动了他走上犯罪的想法。

(三)错误理论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矛盾的人,是性格分裂的典型,他杜撰的理论构成了悲剧的基础。杀人后拉斯柯尔尼科夫陷入灵魂的痛苦,尤其是杀害无辜的老太婆的妹妹,让他的精神无限痛苦。在法律上他可以隐瞒一时的罪行,但良心道德上,受到严厉的谴责,他的思想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在善与恶中不断冲突。拉斯柯尔尼科夫将自己归为拿破仑、穆罕默德式的不平凡的人,为了其他人的幸福,可以将老太婆这样的坏人除掉。在他的“超人理论”中,先是抢劫老太婆摆脱生活困境,自己获得成功后帮助更多的穷困家庭,这是他的想象,用以安慰自己的良心。同时,这也反映了在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一些资产阶级理论家的极端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些错误的理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总之,《罪与罚》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典型的矛盾的人,在内心信仰和理性追求间挣扎。拉斯柯尔尼科夫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生活和他个人错误的理论,导致了他的悲剧,陀思妥耶夫斯基借助主人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

[1]周启超.经典的深度与品读的维度——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谈起[J].甘肃社会科学,2016,(6):65-69.

[2]姜小歌.从空间叙事角度浅析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悲剧性人生[J].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32-33.

[3]徐璐.浅析《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1):61-62.

[4]王维维.透析《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的梦——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为理论基础[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5-56.

[5]黄昆.关于《罪与罚》人物的思考[J].芒种,2013,(14):158-159.

[6]周立军.“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罪与罚》交流实录[J].黄河文学,2017,(4):148-160.

[7]万晓岩.灵魂的拷问与救赎——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J].人民司法,2016,(33):103-105.

猜你喜欢
柯尔尼科夫索尼娅
下次还要用
它就是曼提柯尔
别让一扇门挡住去路
别让一扇门挡住去路
俄著名导演涉嫌欺诈被拘
争先
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
运用柯尔效应协助中学女生合理避经
对一个人的认识
俄罗斯女排主教练被疑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