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穿越小说:历史书写的价值与缺陷
——以《篡清》为例

2018-03-07 12:16
网络文学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戏说想象小说

历史穿越小说是新世纪网络小说的热门题材之一,其特征是小说的主角通过某种媒介从生活的时代来到历史上另一个时代,以此展开一系列故事。①历史穿越小说最突出的特性为时空跨越,这本身属于幻想,而跨越的终点指向历史朝代又涉及到历史题材的运用。这一类型小说将“历史”与“想象”相结合,承接当代文学中的新历史主义文学与戏说历史类文学,在解构历史、戏说历史的同时,将历史进行虚构改写,发展了文学的历史想象,体现了历史叙述的通俗化。

一、解构历史:历史的背景化与主观改编

历史穿越小说对于历史的解构首先体现在历史叙述内容上,具体表现为模糊历史背景、改写历史人物、虚构历史事件。一方面,相比于传统历史小说对于历史的客观记录,时代特征和历史趋势在历史穿越小说中只是作为帮助主角成长进步的环境和背景。《篡清》的作者天使奥斯卡不注重朝鲜政变、公车上书、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本身的叙述,而是着重刻画在这些事件背景下主角徐一凡改变历史进程时情感的变化与实力的累积。全书中描写社会场景的段落很多,却鲜有对历史事件本身客观具体的记载,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围绕主角发生、与主角有关、被主角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另一方面,具体历史人物在穿越小说中的再现不完全与历史记载相同,而是根据小说需要进行主观改编,甚至作者会创造出全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了给主角徐一凡最初的机会和人脉,《篡清》中就创造了“大刀王五”和“大盛魁韩掌柜”两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人物,但他们在小说中的财力或社会影响力却堪比历史名人,小说中为了对比徐一凡的正直廉德,康有为被塑造成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光绪帝则软弱无能,昏庸不堪,这些描述与历史记载不符,却能服务于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主角形象塑造。

这种边缘化具体历史,将历史作为表意背景的叙述方法并不首创于历史穿越小说,早在民国时期,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中就已出现以经典神话故事为原型进行改编、再演绎的小说,如《铸剑》虽然取材于《列异传》,鲁迅却借眉间尺的复仇故事表达对于中国复仇传统的质疑,其中添加对看客和民众的描写,从而进一步表达“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50年代的“新武侠小说”流派,如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系列,也是借助历史上的侠客江湖传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现代民族国家理念。8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历史主义小说,如莫言的《红高粱》、王安忆的《长恨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这些作家怀疑历史存在的真实性,主张写出自己的历史。在《白鹿原》中,黑娃的命运起伏多折,拥有农民、土匪、国民党人、共产党人等诸多身份,可小说并没有单纯宣扬他在历史上的事迹,而是着重刻画他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矛盾、犹豫和真实的人性。和经典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不同,新历史主义小说不注重历史的宏观叙事,而是将关注点转为大历史趋势下个体的情感和人性,相对而言,历史本身则被解构成模糊化的背景,带有作家表意的主观性。

新世纪历史穿越小说承袭新历史主义一脉,发展其历史解构的实质是历史书写的通俗化。通过现代人进入古代时空的种种遭遇,以主角的视角、亲身经历的方式,对历史进行一定程度地再现和科普,《篡清》中大段的场景描写,将社会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

穿着整齐的英国绅士,坐在马车上面招摇过市。他们的中国车夫都戴着洋人礼帽,穿着件车夫燕尾服。模样要多古怪有多古怪。穿着猎装的美国人,扛着带三脚架的照相机。在哪儿支起来哪儿的老百姓就走避一空。“洋人摄魂的机器物件儿,照一次丢一次魂儿!”还有穿着和服的日本商人,眯着小眼睛在街头穿过。他么的生丝,电料,洋取灯儿这些货物,在津门百姓眼中,还比不了西洋货。闹市口上面没他们开店的份儿。小孩子们还跟在后面拍掌取笑:“矮东洋,罗圈腿儿。地陀螺,抽一鞭,转一圈儿……”②

这段文字生动活泼地描写了19世纪末期天津港的民间生活情景,通商口岸洋商聚集、中国百姓愚昧无知的历史再现既极具画面感,又通俗易懂。同时,历史穿越小说在历史的正统记事上加入大量民间俗语歌谣和现代网络用语,进行通俗化表述,在富有代入感、浅白易懂的同时,有利于读者利用碎片时间,在茶余饭后对历史进行粗浅地了解,历史穿越小说大受欢迎的背后也体现了当代读者阅读时消遣娱乐、排遣压力、“了解历史”而非“研究历史”的“轻阅读”需求。但同时,穿越小说中的历史仍为展现人物和情节服务,必要时可进行虚构,时空交错的叙述手法和历史中的个人主体能动性,大大丰富了文学历史想象,对历史进行后现代式的改写,因为主角的来自现代,可以利用主角之口,以现代观念对历史进行重新思考,以现代精神重述、虚构和改写历史。

二、戏说历史:历史叙述的游戏逻辑与网络语言

戏说历史指不完全严谨地遵循客观史实,而是在历史叙述中添加戏谑、娱乐的二次演绎,或根据野史逸闻,进行一定程度的历史改写。这种现象在中国民间文学中早已存在,唐传奇、宋话本小说、明清长篇白话小说乃至说书艺术中的讲史演义类文学,多是“借用历史上真实的故事和人物,虚构杜撰出传奇故事,对各朝代正史或野史进行演绎和想象。”③随着90年代新中国价值观的多元化,以王朔为首的一批作家提出“打破崇高”、“颠覆经典”,以戏谑嘲讽的方式颠覆经典文学和历史,躲避崇高和神圣,以此建构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在此氛围下,戏说历史类作品也广泛出现,《戏说康熙》《戏说乾隆》和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等流行影视剧都是对历史或传统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内容、叙述表达进行大肆改写和颠覆,采用戏谑、搞笑甚至“无厘头”的方式消解神圣,在轻松娱乐、吸引读者的同时,也在历史传统的基础上用截然不同的方式传达全新的主题。发展到新世纪网络文学,历史穿越小说更是继承了历史戏说,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创新。

在语言表述上,历史穿越小说继承戏说历史文学戏谑的语言,在历史叙述中大量运用俗语、俚语和现代网络语言,小说语言中蕴含着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感。《篡清》多次出现“德国人在朝鲜总之觉得是很happy。”等中英文夹杂的句子,小说中也大量出现“深井冰”“怪蜀黍”“有木有”等现代网络用语。然而,这种语言上的戏谑,又不同于周星驰《大话西游》电影里完全“无厘头”式的搞笑。历史穿越小说中出现现代用语是基于主角的现代身份,建立在“穿越”这一幻想前提所导致的主角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古今用词不同和思想认知差异的基础上。作为穿越者,主角必须“入乡随俗”,使用文言文和古典表达在古代社会生存,但其内心却还是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幽默观、以及现代网络用语来看待周遭事物和表达感情。由于穿越者的现代人身份,娱乐搞笑的现代元素和网络语言的插入不再显得唐突荒谬,反而可以迅速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现代与历史的错位也大大增加小说历史叙述的通俗性和趣味性。

在叙事结构上,与传统小说按照逻辑顺序叙事不同,历史穿越小说的历史叙述类似电子游戏进阶模式,分为“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两部分。“主线任务”为整个故事的脉络,贯穿在“游戏开始——游戏发展——游戏结束”④中,并作为故事的核心隐藏起来,成为整本小说的大背景和情感脉络,《篡清》中的“主线任务”一开始就摆明是“逆而夺取晚清政府的天下,改写中国屈辱的历史”,而“boss”自然也就是慈禧、光绪等清政府核心统治者。在此背景下,主角又经历了多个彼此独立的事件,即“支线任务”,在第一章“马贼风波”中,徐一凡接受马帮的求助击败马贼,最终赢得了陈二丫的爱慕、结识了韩掌柜和王五、获得了处所和第一笔财富,在第二卷“南洋北洋”中,徐一凡受李鸿章之命出使南洋、镇压土著暴乱,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和得力干将、迎娶李小姐、得到华人大族的支持、积累大笔财富和军队,每个事件的结构大体相似,表现为“出现任务(接收或放弃)”——“进行任务(在任务过程中中积累实力,打败敌人,获得同伴)”——“达成任务,获得经验加成”。同时,在主线任务进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多条支线任务,马贼风波、京华风云、爪哇暴乱、朝鲜练兵、甲午战争、问鼎京城……通过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事件,主角反复进行“消灭怪物”——“增加同伴或恋人”——“积累实力”的支线任务以达到升级目的,最后当徐一凡的实力积累到顶峰,成为坐拥千军万马,统帅两江的大军阀后再击败“boss”完成“逆而夺取”的主线任务。在此类似于电子游戏的进阶叙述中,历史以主角为中心开展,历史事件的意义简化为制造矛盾,增强主角实力,传统历史小说的宏大叙事被解构,零散的游戏叙事和串珠式事件模式成为穿越小说历史叙述的新模式。

历史穿越小说继承了戏说历史类文学对于历史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适当地改编重写,同时其电子游戏式的历史叙述和网络语言的运用对历史戏说进行了进一步创新,这是小说语言和内容的双重通俗化。

三、虚构历史:发展文学历史想象

在新历史主义小说和戏说历史类文学的基础上,穿越小说对历史进行了进一步的想象,从解构历史、游戏历史发展到虚构历史。其对文学历史想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时空交错的叙述手法

与传统历史小说以及新历史主义小说相比,历史穿越小说拥有其独特的创新部分——多重叙事时间的交汇。传统文学叙事采取的是线性叙事手法,故事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都遵循时间顺序,进行直线式叙事,穿越小说则打破了这一传统时空观,将穿越前的现代时空和穿越后的古代时空利用穿越这种历史想象联系起来,进行双重甚至多重时间叙事。《篡清》的主角是21世纪国家公务员,穿越到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他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历史文化知识,写成《欧游心影录》,一炮成名,搅弄起京华风云。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温就曾指出:“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凡是我能想到的真正懂得、或者本能地懂得小说技巧的作家,很少有人不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地利用的。”⑤时空交错手法的运用,使历史不再是单一的时空平面,而是立体的平行时空。相对于传统写作,其中的某一时空被弱化,不再是唯一的世界,同时具备两个时空知识技能的主角不再是大历史趋势下卑弱而无能为力的个体,而是被赋予了改变历史的能力和可能性,以其独特的现代观念影响到古代社会与身边人,大大扩展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二)个人主体能动性的觉醒

传统历史小说客观地记录了历史,新历史小说体现了大历史趋势下个人的情感,戏说历史文学则是将历史下个人的经历叙述游戏化,但在它们的叙述中历史仍是客观的,虽然新历史主义文学和戏说历史文学将其模糊化和游戏化,但历史仍然是不可被剧中人所改变的大背景。在《白鹿原》中,白嘉轩是被着重刻画的人物,他痛苦、矛盾,但无论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挽回一个破落的家族衰败的趋势。新历史小说仍基于现实,其展现的人性仍是历史趋势下扭曲矛盾的人性,历史虽被模糊化为背景,但仍对人情感的形成有不可扭转的作用力。然而在《篡清》中,徐一凡却可以凭一人之力改变甲午战争的结局,朝廷已降而他独不降,最终号召天下、感动朝廷以继续作战。在历史穿越小说中,人物的个人主体能动性开始觉醒,人可以凭借自身力量,改变所处的时代,重新书写历史。在个人主体能动性下,文学的客观历史书写发展为主观历史想象,增加了更多幻想的浪漫因素,历史趋势的作用逐渐弱化,历史事件成为主角成长的阶梯,在历史中挣扎的蝼蚁也可以“蚍蜉撼大树”。

(三)历史的个人化想象

大部分穿越小说对于历史的描述往往不具有考据性、客观性,其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常带有极大的个人想象和虚构色彩。一方面,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历史穿越小说会对历史的空白处进行大规模的虚构。历史穿越小说常选取历史上有名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前后作为小说叙事的时间节点,如在《篡清》中,主人公首先用历史知识估算到自己处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之后的历史事件大概是朝鲜政变、甲午战争等,他要改变历史可能会遇到的历史人物有李鸿章、慈禧、光绪等人,客观存在的大历史事件成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对于历史无法记录完全的具体事件,则可以进行大量的个人化想象,《篡清》就添加了大闹赫德府、爪哇暴乱等想象事件。另一方面,对于教科书上已经定位的历史人物的刻画,历史穿越小说增添了大量的个人想象色彩,进行人物重新塑造。在《篡清》中,康有为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势利小人、谭嗣同是简单坚定的热血青年、袁世凯则是亦正亦邪的复杂人物,小说中对于这些历史著名人物的二次描摹,既有历史人物的影子,又有因为作者的个人化想象而产生的变异。学者房伟说:“这些历史人物,失去了正史的宏大权威,不仅展现出复杂性、多元性,更表现为作者们建立个人化、人性化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的颠覆性重写。”⑥历史事件不再成为不可动摇的客观背景,而可以加以创造改写,历史人物的形象亦可加以变形,成为和主角共事的重要人物,历史中加入了大量的个人化想象成分,这是对历史的改编与戏说。

四、历史与想象的碰撞:历史穿越小说蓬勃发展下的思考

近年来,历史穿越小说发展日益迅猛,成蓬勃之势。网络IP时代下,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亿。⑦在晋江文学网上,以每页目录有10部小说为基准,以“穿越时空”为标签的完结作品已达225页,甚至有“无穿越,不小说”的说法。⑧毫无疑问,新世纪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否认的重要部分,而历史穿越小说作为其典型类型,也有着兴旺发展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穿越小说兼顾了“历史”元素与“穿越”元素,将历史现实与浪漫想象相结合。首先,历史穿越小说体现了想象叙事中历史与传统的复归,“穿越”不是天马行空毫无边际的幻想,《篡清》的主线情节东林党起义、甲午战争等真实历史事件推动,小说中多次有对于甲午海战前后中国社会风土人情以及南洋、朝鲜、日本现状的详细描写再现,穿越后的社会背景、主角身份、身边人物都与历史史实息息相关。小说中还大量化用古典诗词,多次运用贴合历史背景的文言语言进行历史再现,如在徐一凡悼亡邓世昌时的描写:

公呼之‘撞沉吉野,或有一线生机’。致远兵船,鼓起残躯,毅然而前,百弹击之而不稍却。敌百计无奈,施以鱼雷,则公亦千古!平壤一别,从此天涯。仆既后死,惟有前行……徐某誓不与倭寇共戴一天之下!

邓兄,邓兄!魂兮归来!遥向西方,归公故土!呜呼,天苍苍,海茫茫,洋上有国殇!⑨

其次,除了采用传统语言,增加小说的古典韵味,徐一凡亦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对历史进行重新思考,穿越后的历史亲历,使他“泪流满面”“捶胸大恸”,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发誓“不与倭寇共戴一天之下”,穿越的想象叙事中增加了大量人性的书写和对历史的反思与期寄。同时,通过历史虚构与再现,读者可将自己代入主角,满足其亲历历史、重写历史的愿望,用现代人的视角想象和弥补大历史中的小细节。

最后,历史穿越小说体现了历史叙事的通俗化、趣味化和多样化。通过对新历史主义和戏说历史文学的继承与再发展,穿越小说对历史叙述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构,拓宽了文学历史想象空间,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趣味化写法重述历史,让历史叙述更为浅白有趣。同时,网络书写降低了写作的门槛,给了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展现自我、重写历史的机会,历史的书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精英活动,更加具有民间色彩。

然而,随着穿越类型的过度繁荣,也难免暴露出其缺陷与不足。一方面,严重的“套路化”,千篇一律的情节模式,千人一面的人物设定,使历史穿越小说难以推陈出新。有网友曾对历史穿越小说的“套路”进行如下总结:

大部分男性向穿越小说都可以写为《我当穿越者那些年》,情节为:出生平凡、长相平凡,原以为自己将一直平平凡凡度过一生的屌丝。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社会,开启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屌丝上位之旅。练新军,改政局,伏四海,直至将中华龙旗插到世界每个角落。⑩

而这份总结代入《篡清》的情节同样成立,男主人公是“普普通通的21世纪公务员”觉得“自己怎么样都活得像一个笑话”,在“内蒙古遭遇了一场大雷雨,穿越到甲午战争前夕的中国”[11],随后他训练新军,推翻清政府,掌握天下大权。大体的情节万变不离其宗地围绕“穿越时空——积累实力——妻妾成群——走向人生巅峰”展开,这种套路的广泛使用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这也是穿越小说的发展逐渐缺乏后劲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部分历史穿越小说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够严谨,出现过度想象,任意改变历史的现象,历史的主观色彩过浓,往往失去其本真,成为“任人摆弄的小姑娘”。在《篡清》中,主角徐一凡因为一个人的坚持,“天下皆降而他独不降”就使清政府扭转了对日政策,凭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改写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乃至于整个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但事实上,战争的输赢主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双方实力等诸多客观条件决定的,并非一人的坚持就能完全扭转。在这里,个人的情感以及对于历史的作用,从新历史小说的“得到重视”发展到历史穿越小说时,已经被“过分夸大”到不切实际了。更有作者因为历史积累不足,资料考证缺乏,直接进行“架空穿越小说”写作,将想象发挥到极致。除此之外,部分小说还存在滥用历史糟粕的现象,在《篡清》中徐一凡“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与八个绝世美人有妻妾关系,这种“种马文”写法,是利用古代的一夫多妻制的历史糟粕,满足男性的心理欲望诉求。以上对于历史的不当使用,随着部分历史穿越小说的广泛流通,会混淆读者对于历史的理解,歪曲读者的历史认知。

网络文学是一种大众文学,读者的追捧在其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历史穿越小说大受读者欢迎也必有其内在心理原因,可从三方面来分析。

第一,历史穿越小说能通过想象和虚构历史,满足读者的救亡情结和爱国热情。中国五千年泱泱大国的地位与近代以来屈辱落后历史产生的巨大落差,使读者产生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历史的质疑,迫切地希望中国能在甲午战争前后那个沦丧的转折点强大起来,而《篡清》等历史穿越小说利用主人公的穿越力挽狂澜,使中国的历史跳过屈辱的一页,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现实中已发生的事不可重写,为缓解回顾屈辱历史带来的无力感,历史穿越小说通过奇妙的想象和虚构,通过时空穿越赋予主角极大地能动性,也符合现代人类渴望挑战时间这一永恒不变自然规律的愿望。

第二,历史穿越小说利用“心理补偿机制”满足读者,“当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导致目标没有办法实现时,人们会设定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有失败的痛苦。”[12],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功,但在竞争激烈的现实中大部分人都只能成为普通人。然而在穿越小说中,因为主角有着时空扭曲所带来的“金手指”,能凭借超时代的知识技能以及对历史进程的了解,迅速一鸣惊人,获得贵人提携、引发“蝴蝶效应”,在崭新的时代中风生水起、非富即贵。在《篡清》中,主角徐一凡一炮成名,是因为他写了《欧游心影录》,向晚清贵族介绍西方各国的政治历史,但是这本书的写成是因为他作为现代人超时代的知识,而不是在于努力。同时,穿越小说中的主角穿越前也多是“废柴”、“屌丝”、或是办公室的普通白领,这种设定给了读者极大的身份认同感和代入感,而主角在穿越后凭借“金手指”的逆袭,也让读者感受到成功感和自我价值感,故大受欢迎。

第三,历史穿越小说将历史通俗化、趣味化,符合读者趣味阅读、缓解生活压力、粗略了解历史的需求。在不同行业、不同阶层激烈社会竞争下,读者知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不是每个人都对历史抱有钻研的心态,大部分人对“一板一眼的教材大纲没有兴趣”[13],更希望用通过情节想象,人物再现来快速、粗略地了解有趣的历史。历史穿越小说对于历史适当地加工和通俗叙述,能够满足低层次读者需求期待,适当的想象也不失为一种回归历史文化的娱乐方式。

结 语

纵观历史题材文学的发展趋势,历史叙述从新历史主义文学发展到戏说历史文学再到历史穿越小说,呈现出“解构历史——戏说历史——虚构历史”的趋势。小说叙述中的历史成分逐渐被模糊、改写,历史下个人的情感和能力得到日益充分地彰显,叙述语言日渐通俗、戏谑。历史元素被大众文学的广泛使用,其本质是历史的通俗书写。历史穿越小说将幻想与历史相结合,发展了文学历史想象,将幻想回归传统、历史普及大众,具有其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必须看到历史穿越小说发展下存在的问题,作家还应处理好历史与想象的比重,适当减少不切实际的幻想,回归历史、回归人性书写,不应将历史穿越小说局限于“爽文”模式,而应增加其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

①搜狗百科,穿越小说词条,2018年6月21日, 见https://baike.sogou.com/v57945726.htm?fromTitle=%E7%A9%BF%E8%B6%8A%E5%B0%8F%E8%AF%B4.

②天使奥斯卡:《篡清》,起点中文网,第2卷第1章。

③李玉萍:《论历史元素在网络穿越小说中的运用》,《小说评论》2009年第5期。

④向林:《网络电子游戏的游戏性叙事》,《长江文艺评论》,2016年第3期。

⑤[英]伊丽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世界文学》1979年第1期。

⑥房伟:《网络历史穿越小说——穿越的悖论与暧昧的征服》《南方文坛》2012年第1期。

⑦豫才:《网络小说市场数据分析》,2018年3月28日,见http://www.lbzuo.com/shuju/show-15923.html.

⑧黄婷:《浅析网络穿越小说繁荣的深层文化原因》,《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⑨天使奥斯卡:《篡清》,起点中文网,第4卷第36章。

⑩《有哪些网络小说的基本情节套路》,2016年3月24日,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84286

[11]天使奥斯卡:《篡清》,起点中文网,第一卷引文。

[12]张可君:《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3]《我们缺的是有趣靠谱的历史读物》,2016年7月29日,见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013047.

[14]《想要系统了解中国的历史,希望大家推荐一些通俗有趣的历史书?》,2018年7月9日, 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057803/answer/147477238.

[15]《有没有一些历史书内容不那么枯燥,无聊,内容冗长的,我想读点历史书,但不喜欢那种枯燥的?》,2017年4月7日, 见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65760480629440052.

猜你喜欢
戏说想象小说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戏说山姆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戏说自行车行业 3大最“苦”的工作
戏说老公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戏说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