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文体站服务质量提升

2018-03-07 15:33◎虞
文化产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金坛文体乡镇

◎虞 乐

(中共常州市金坛区委党校 江苏 常州 2132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建设,打造文化乡村,形成文明乡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江苏省将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在全省建设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金坛紧抓契机,加大投入,在各镇建成2 0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综合文体站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金坛文体站发展现状

(一)基础建设逐步完善

近年随着文化建设经费的不断投入,金坛文体站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场地设施日益完善,达到了“三室一路径”(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网络电教室和健身路径)的“文化示范村”标准,文化示范村建设达标为100%。公共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指前镇文化活动中心是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多功能文化、体育、教育服务中心,该活动中心采取股份制经营,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成为农村文化阵地投入和管理的先进模式,在省内外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受到文化管理部门的较高认可,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1]。

(二)文化服务活动蓬勃开展

文体站借助良好的硬件设施,邀请专家开展各类农机知识、党性修养、健康养生等主题讲座,如水北文体站开设“坤凤书场”,内容紧跟时代,贴近群众;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广场舞、舞台剧、锡剧等,增强了村民间的互动,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注重传统文化的展演,举办农耕文化比赛、秋收大比拼、书法大赛等,将全区龙灯、马灯、鱼灯、虎狮、秧歌灯、威风锣鼓等近20个民间艺术品种的团队进行统一调度,交流演出,巡回展示。

(三)业余文艺骨干队伍活跃

几年来,金坛以文体站为桥梁,推行“一镇一特色”的文化创新活动,在丰富的活动中凝聚各种文化团队和文体协会的人才。目前金坛农村中从事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和工艺等高雅艺术的业余爱好者不断增多,取得专门研究成果并著书立说的群众比比皆是。

二、金坛文体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乡镇文体站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文化工作者联系农村群众的纽带。然而,目前金坛区的多数文体站仍停滞在初始阶段,主要存在主动作为欠缺、活动吸引力不够、文化人才专业不高等问题,具体表现为[2]:

(一)主动作为欠缺

多数乡镇在创建初期保持着积极的姿态,主动争取补助资金,争取一次性投入一次性建设,高标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配备,以顺利迎检,但在后期管理使用中并没有较好的活动策划,职能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组织,导致文体站的资源处于半闲置状态,虽正常开放但缺少人气。

(二)活动吸引力不够

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要求日益多元化和精品化,但以文体站目前组织的活动来看,其内容与形式仍然比较单一陈旧,活动重老轻少,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三)文化人才专业水平不高

首先,乡镇领导不重视。乡镇政府工作重心多,诸如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等硬指标;而文化工作是软任务,视之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次,文化经费来源少。由于乡镇财政不足,各镇文体站的文化经费较少,部分地区只能靠“化缘”、拉赞助等形式举办活动,文化活动开展困难。再次,文化队伍待遇不高。乡镇文体站工作清苦,文化专干编制问题解决困难,岗位缺乏流动性,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员工缺乏学习和进步的激励。

三、金坛文体站发展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要真正提高农村文化服务水平,乡镇文体站的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当中,掌握广大群众的文化需要,才能创作、辅导出适合农村需求的文化作品。当前,金坛农村文化活动有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局面和特点。首先,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农村文化活动不再是一部分文艺爱好者的事情,而是成了大部分村民的共同需求。比如群众自发性组织的广场舞,如今已辐射到全区各乡镇,成为农村群众喜欢的一种健身方式。其次,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常见项目有排舞、腰鼓、秧歌、舞狮、皮老虎、高跷、锣鼓、鱼灯、马灯、戏剧乐队等,已经成为农村群众茶余饭后的主要文化娱乐方式。再次,文化活动逐渐正规化。在国家政策和文广体部门的支持下,文化活动逐渐步入正轨,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良好的乡镇几乎天天有小活动,月月有大动作[3]。

群众文化活动改变给基层文化部门,特别是给综合文体站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首先,拓展农村文化发展的空间。作为农村基层的文化工作点,各乡镇文体站有义务把更多的时间瞄准基层,以乡镇文体站为根据地,牢牢把握“大众创造、全民参与、人人享受”的宗旨,为不同文化需求的社会群体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真正做到有听、有看、有写、有画、有学、有歌、有舞、有演、有说等“十有”文化娱乐活动,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受益。其次,培养文艺活动队伍。金坛区各类民间文艺团队将近百,组成人员主要是本乡本土的农民。乡镇文体站的广大干部有必要深入调查研究,制订完整的工作目标,到农村挖掘文艺人才。随着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更多人才回归到了农村搞建设,其中不乏文艺人才。乡镇文体站或举办艺术交流研讨会,或派业务骨干进行综合艺术辅导,提高他们的文化活动能力。再次,彰显地方文化特色。金坛非物质文化传承优良,且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农村。2004年以来,金坛组织开展了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发掘工作,整理了50多个源远流长的资源项目,并出台和实施了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例。经过努力,金坛刻纸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坛抬阁、封缸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清末民初延续至今的柚山放灯节、指前鱼灯、蜚声海内外的祖传中医妇科老药店“树德堂”妇科疗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诸葛亮32世孙诸葛维贤建造的诸葛八阵图村落等多项被列入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打造文化服务的品牌。没有品牌,文化发展的后续力就不足。要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就要抓住金坛热点和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取向要求,抓住各乡镇习俗,打造一批精品团队和精品项目,并提供更多、更高层次的表演舞台,逐渐产生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

猜你喜欢
金坛文体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走“乐道金坛” 访“绿野仙踪”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乡镇扶贫印象
2017金坛秋季旅游产品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