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探究

2018-03-07 19:10王晓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内涵式中华民族内涵

王晓丹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01)

引言

这些年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更关注数量增多和规模的增大,对于质量没有过多的关注,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要关注质量的提升。

1 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新特点

所谓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在高校教育中要用科学的态度,以育人作为基础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旨在提升高等教育的软实力,重在激发大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意在宣传大学生的使命,彰显大学精神,弘扬大学文化。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料和思想动力,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向导,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和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为发展动力,不断创新发展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把育人责任认真履行到位,要使高校每一位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身上都能承担一定的育人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按照最优的资源配置,提高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竭力追求质量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理念、方法、队伍上发生改变,真正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高校教育教学中去,实现高校的育人功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修养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台阶,从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 摸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培养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可脱离思想文化内核,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身就是精神文化内核与文化的发展相互交融的产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地丰富了时代内涵,也赢得了新的发展,在全面提升和发展大学生各方面的思想文化素质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1 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意义非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就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必须上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入大学生的骨子里去,让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热爱党和国家,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并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滚滚大潮中去。在大学课堂里,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同学们喜欢的方式传授给他们,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哲学社会科学课堂上,坚持用体验式、感悟式、启发式教育去上课,使广大大学生心中都有一腔为党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热血,都满怀着一腔赤子之心,力争为党和国家,为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就会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气勃勃,充满无尽的生命力。

2.2 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有着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其自强不息、勤劳善良等特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要大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其本质,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开拓创新,增强自身精神文化素质,开拓自己的眼界,发挥家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可以在大学生中开展诵读诗经活动,进行琴棋书画表演活动,还可以开展戏曲演唱比赛等,推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广泛的传播,营造一种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气场。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去,要入脑入心入教材,让大学生全面认识和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各种各样的思想引导,组织形式各异的宣传学习讲座,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传播和融会贯通,创造热爱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

2.3 在弘扬爱国热情和创新时代精神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精神的引导,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各种腐朽没落思想文化的污染和侵蚀,要增加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加大本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大学生永远保持健康向上阳光的心态,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去争取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和宣传时代精神,充分发挥全体师生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去,深入挖掘,不断创新,长年累月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思想品德教育,指引大学生永不骄傲、永不自满、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不放弃地昂首阔步踏上社会主义新征程,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民族的自立自强,为了社会的和谐美丽而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在校内外形成一股知荣辱、讲正气、讲奉献、讲和谐的社会主义良好风气。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不断加大其民族大团结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强化其对伟大祖国和伟大人民的认同感。

2.4 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要倾向于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理念和学校的特色办学,同时也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息息相关。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发挥其强大的文化载体作用,挖掘和调动最广大师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积极主动性。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立足于大学生教材,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的公德心,职业操守,为社会为国家为家庭承担责任,形成一种有正确的荣辱观,讲正气,讲奉献,讲和谐的风尚,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督促其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3 结束语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培养大学生知行一致,主要要靠自觉和加强内在的修养,但也离不开外在约束与规范。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建设,重在培养和形成最广大师生员工良好品行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而且,要凝结为一种不需要强制执行就能够自觉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

[1]刘洪波.内涵式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6(05):13-16.

[2]朱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内涵、特征和功能[J].理论与改革,2015(02):189-192.

[3]张世忠.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与把握[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2):48-52.

[4]黄艳,成黎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新使命、新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3(08):11-13.

[5]马智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5):60-61+80.

[6]张亚丹,王新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内涵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43-44.

[7]张再兴.深入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J].思想教育研究,2004(11):11-16.

猜你喜欢
内涵式中华民族内涵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活出精致内涵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走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道路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