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初中物理小实验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2018-03-07 18:07徐晓健
中学物理·初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挖掘探索实践

摘 要:物理小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本文从了解物理小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升物理实验装置的可视性方面,提出了完善小实验的方案,使实验设计更加科学,真正做到开发小实验资源,定位实验的教学功能,多方面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的提升.

关键词:挖掘;物理小实验;探索;实践

作者简介:徐晓健(1980-),男,江苏兴化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迈入深水区的今天,物理学一直都在积极倡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来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为实施好这一重大物理教学变革,物理小实验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重视物理小实验资源的挖掘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面笔者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1 了解物理小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升实验装置的可视性

笔者从教十几年初中物理教学发现,很多物理教师不重视物理小实验的教学,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上课过程中有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可视性比较差,无法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久而久之,学生对小实验教学只能望洋兴叹,忽视了小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物理小实验教学的研究,发现通过丰富物理小实验的操作要求,可使原有的小实验可视性增强.

如,在研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教材中采用对烧瓶中的煤油加热,通过比较煤油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通过教学笔者发现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煤油油量多时升温慢,实验时间长,温度计示数变化不明显;若实验中改为对密封空气加热,在密封容器上插一装有红色液体的U型细玻璃管,会发现此时加热时间短,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化明显,学生都能清楚的看到红色液柱上升.这样加快实验速度,简化了实验操作,实验效果来得既快又明显.

2 完善小实验操作过程,使设计更加合理科学

在平时的小实验教学中发现,针对本地实验条件不具备教材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时,可对教材中实验过程的设计进行再思考,使其更加合理科学,才能促进小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气体的压强”一节的引入课题实验时,发现该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做好该小实验对顺利上好课有着极其关键性的作用,该实验看似简单,弄不好也有实验效果不好的可能,笔者通过研究该小实验的操作点,发现有以下要进行完善:(1)少量的水,将易拉罐底部刚好遮没为好,多则因加热时间太长,会导致学生不耐烦,失去学习兴趣;(2)封口时间要恰当准确,一开始出现白雾时就封盖有点过早,需待有较浓的白雾时为宜;(3)密封要迅速到位,封口处要用较大的橡皮泥压实,橡皮泥要厚一些,不宜太薄,切防漏气;(4)在用橡皮泥封盖罐口之前要垫一块硬币,实验需要的效果是易拉罐的四周被压扁,并听到咔咔的声响,如果纯用橡皮泥很可能会把橡皮泥压陷,而易拉罐没有变化;(5)直接加热,无需使用石棉网,这样能使实验效果明显.通过这一完善,发现学生实验时成功率很高,实验的积极性浓厚,极大的提高小实验的教学效益.

3 积极开发新的小实验方案,正确定位小实验的教学功能

笔者在进行物理小实验教学研究时,尝试开发了一些教材未出现而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或规律)有帮助的小实验,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迅速和牢固.

如,在講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的教学中,为让学生理解“同种、均匀”这两个条件,用大烧杯装大半杯水,在水中滴一些牛奶,然后把餐巾纸蒙在杯口,把点燃的蚊香插进去,产生烟雾,用激光笔斜着照射,学生清晰的观察到光线在水面弯折了,理解了“同种”这一条件;为帮助理解“均匀”这一条件,笔者让光通过不均匀的混水中,发现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改成让光线通过盐水,盐水静置后还是很不明显,由盐水改成砂糖水仍然观察不到一条弯曲的光线,反复实验,连续五六天研究,试验均告失败;就在将要放弃时,后来笔者分析了前面的研究过程,大胆预测是否糖水静置时间不够长,在这一思路指引下,让糖水静置近三十多个小时后,激光通过装有不均匀的糖水的玻璃缸时,看到了一条很清晰的弯曲光线,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均匀”这一条件.

在进行了一段长时间的物理小实验的教学后,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小实验的兴趣已经没有一开始浓厚,笔者认真分析后认为:小实验的目标不能狭隘的定位在做一些小器具上,应归位于小实验的功能,其功能有:巩固所学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贯彻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培养动手能力,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笔者积极改变策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开展趣味小实验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欲望,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小实验的探究,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总之,物理小实验的探索和实践,会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经历物理探究过程,发展自己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活泼、生动、智慧,更富有有效性,从而为学生的今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文.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02):33-34.

[2] 林婉莹,黄树清.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能力的建构[J].湖南中学物理,2017(03):54-55.

[3] 朱泽舟.浅论新课改下物理实验进课堂[J].新课程(下),2016(02):87.endprint

猜你喜欢
挖掘探索实践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