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山月季皇后图》解读

2018-03-07 20:09张银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2期
关键词:考证

张银河

摘 要:河南南阳府衙博物馆内南阳画院收藏一件古代石刻《雉山月季皇后图》,宽80厘米,高40厘米,厚11厘米,突刻2厘米。石刻材料是南阳蒲山石,细腻坚硬,色泽微青透黑。画面是一只雄雉站立在一峰峦上,上侧分别画有两朵盛放的月季和三朵蓓蕾,周围有绿萼相辅。从石刻技法上看,雕刻细致,构图饱满,刻画入微,鸟的情态惟妙惟肖,经专家认定是一幅南阳地方石刻作品,早期应该是当地某古代建筑物上的一块阳刻构件。

关键词:古代石刻;雉山;月季;皇后图;考证

1 古代石刻畫的发现

南阳画院院长曹永刚先生介绍说,石刻《雉山月季皇后图》是2013年秋由南阳汉画专家王敬敏先生从南召县皇后乡一位文物收藏者手中收购的。当时有不同画面石刻三块,两块阴刻,一块阳刻。由于这块阳刻浮雕突出不容易拓片,王敬敏先生以800元销售给了南阳溧河物流园一王姓商户,后几经辗转最终落入南阳画院。笔者根据石刻发现地点及其内容,现将考证分述于后,以飨大家。

2 南阳雉衡山神话传说

解读《雉山月季皇后图》,首先得考证石刻中的雉与山有什么关系,其次需要考证石刻中的雉与山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有关雉与山的神话,古籍多有记载。

汉代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班固《汉书·郊祀志第五上》记载,秦文公元年(前765)在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遇到了两只野鸡,因故只抓到了雌雉,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史书指出,另一只雄雉飞到了陈仓县东南中原方向宛北境内雉衡山。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七雄并列,雉县(城址在今天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境属韩国,后来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的强者,于公元前230年伐韩拔宛,取韩地于汉水之北、洛阳颖川之南,南召境遂属秦。因为传说南召境有一只陈仓飞来的宝雉,秦王嬴政当皇帝后,就把雄雉飞往的雉衡山地区命名为雉县。此后,官方所修地理志《晋太康三年地记》《元一统志》等对此神话都有类似记载。明嘉靖七年(1528)《南阳府志》记载:

《汉书》南阳郡雉衡山,澧水所出南阳雉衡山。《水经》水又东南流,历雉县之衡山,又汝水注醴即澧水,导源雉衡山,即山海经云衡山也。郭景纯以为第南岳,非也。马融《广贼》颂曰:面据衡阴,指谓是山在雉县界。故世谓之雉衡山。《隋书》南阳郡武川有雉衡山,《寰宇记》南阳县废向城县有雉衡山。《九城志》方城有衡山。宋方城金置裕州,澧水在裕州曰拐河,裕州志拐河源出七峰山,又有分水岭在州西九十里,东接七峰山,西连历山,七峰俗曰七顶,是山亘南召方城百余里,横、衡古同,今南召状元川,有横山在废向城县北,即隋志武之雉衡山也。按《山海经·雅山》章,《后汉书·马融传》引作雉山,方与考证谓雅即雉山。《山海经》以衡别为一山,考证谓冈阜连属,故得互称是也。

明《嘉靖南阳府志》把南召县、方城县所属方圆数十里的数条山脉作为衡山总称,把雉衡山放大,是因为它有着深刻的地缘军事内涵。

三国至两晋时期,文坛上出现一种风格别异的志怪小说,其中以《列异传》为名。此书大部内容记述怪异,对于“雉”所生出的这段神话传说旁征博引,刻意描述,极其生动而又形象。把一对雄雌宝雉神化为两个男女童子,并利用“媪”道破“得雄者王,得雌者霸”的天机。只要能得到二童子其中的一个,不是称王,就是称霸,故陈仓人舍媪去追捉无价之宝的“二雉童”,在猝然追捉之下,二童子现出了“雉”的原形。秦穆公(《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原载是秦文公)组织大规模打猎,果然抓到了其中一只雌的,他就成为战国时代的一名霸主。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和嘉庆十二年(1807)两次编修的《南阳府志》都援引了晋代《列异传》《搜神记》两书对这个神话传说的记载:

《列异传》云:陈仓人得异物以献之,道遇二童子,云此名为媪,在地下食死人脑。猬乃言云,彼二童子名宝雉,得雄者王,得雌者霸。乃逐童子,化为雉。秦穆公大猎,果获其雌。

两部志书用相同文字记载着这段内容,说明南召最早置县的时代、定名根据和汉复置雉县的原因。

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南召县志》载:“秦,置南阳郡为雉。汉,雉城。”秦为什么以“雉”名始置县?汉代复置雉城距秦置雉180多年了,为什么复置?显然这要追溯到流传了数百年载于史册典籍、后被封建统治者加以神化的传说了。在雉衡山(今云阳镇鹿鸣山)前峰,美术大师张德山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雕塑野雉一尊,今天仍在。

这个神话传说流传到刘秀称帝的公元25年,已经有790年的历史,这位立志振兴汉室者仍没有忘记“二童雉”这一神话,还想当然地认为雉衡山有陈仓飞来的那只宝雄雉,要复置雉县,以示吉祥。三国时期,曹操父子仍然打着汉室的旗号,也设置了雉县。

综上所述,南召县古代“雄雉飞止”神话传说记载的形式既有史书、志书,也有志怪小说等。若从神话传说形成的起始时间推算,流传至今总跨度时间已有2780多年。正是这则神话传说向我们展示了南阳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古代文明。

笔者认为,《雉山月季皇后图》中的山象征雉衡山,雄雉象征刘秀自南阳起兵复兴汉室成为一代帝王。

3 刘秀与两位皇后

刘秀一生封了两个皇后:一个是阴丽华(5—64),一个是郭圣通(7—52)。前者是原配夫人,后者是出于政治联姻。《后汉书·后妃纪上》记载,光烈阴皇后讳阴丽华,南阳新野人,是个绝世的美人,年方十八其美貌名声便在家乡南阳新野一带传开了。刘秀年轻时到新野随姐夫邓晨到阴丽华家做客,见阴丽华容貌出众,甚有好感。后赴京城长安,见到执金吾(相当京城的警备司令)的车马众多,气魄宏大,威武壮观,就赞叹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天下大乱,豪杰峰起,刘秀兄弟也起兵造反。刘伯升、刘秀兄弟进军宛县,拥立刘圣公为天子,刘秀被任命为太常、偏将军。

更始元年(23)六月,刘秀如愿以偿,在宛城娶阴丽华为妻,当时阴氏19岁。不久,刘秀为司隶校尉,前赴洛阳整修官府,让阴丽华暂回新野居住。及邓奉起兵,阴丽华之兄邓识为将,为了确保阴丽华人身安全,就让她就随家眷迁到淯阳,居住在母亲邓氏娘家兄弟邓奉位于雉衡山的官舍中。endprint

更始帝刘玄移都洛阳,派刘秀为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征讨在北部割据的王郎。此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河北真定王刘扬,他手握10万兵力,谁争取到他就几乎可以决定成败。为了借助刘扬的势力,刘秀就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这之后的刘扬当然站在刘秀这一边。有刘扬的军队助力,刘秀很快便扫平了河北一带的异兵,黄河以北的地区也基本上都在刘秀的掌握之下。这几年中,郭圣通一直陪伴在刘秀身边,还为刘秀生了一个孩子刘彊。

建武元年(25),刘秀在部下的拥戴下即位称帝,重新建立汉王朝,史称东汉王朝。这时候的刘秀非常宠爱这个陪在自己身边的郭圣通,一是因为这个女人陪他南征北战,二是因为郭圣通为他生下皇子,三是因为若不是她舅舅帮助,刘秀可能就无法建立东汉王朝。总之,郭圣通于立国有功,所以刘秀就立了这个女人为贵人。

刘秀当了皇帝,派侍中傅俊携带300人马到淯阳邓奉老家迎接阴丽华到了洛阳。

重定的汉室江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女主人,可是身边有两个女人,刘秀此时非常为难。阴丽华是结发之妻,也是他感情上最爱慕的一个,这个女人美丽大方、温婉善良,他四处征战,对她亏欠也很多。而郭圣通理由也明摆着。阴丽华知道刘秀的难处,主动劝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于是,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立郭氏长子刘彊为太子。

郭圣通也是名门之后,气质优雅,端庄高贵。在接阴丽华到来之前,刘秀对她也是十分宠爱,然而在阴丽华入宫以后,刘秀对她的感情逐渐淡化。

建武四年(28),阴丽华跟随光武帝征讨彭宠,生了一个儿子,为光武帝第四子,就是后来的明帝。建武九年(33),阴丽华的母亲邓氏和弟阴沂被强盗杀死,刘秀追封阴丽华的父亲阴陆(阴丽华7岁时已病死)为宣恩哀侯,弟阴沂为宣义恭侯。

在此之前,郭圣通手握众兵的舅舅刘扬因谋反已经被刘秀部下杀死。曾经出于政治原因考虑要与郭家联姻,如今已经不用担心这些。再加上刘秀对郭圣通的抱怨实在厌烦,遂下一诏书,说郭皇后怨念太多,无法抚养其他的孩子,要将其废去;而阴丽华与他分开多年,雅兴宽仁,要立她为后。建武十七年(41),光武帝废去郭圣通皇后位,诏立阴丽华为皇后,她的长子刘庄自然被立为皇太子。但是,光武帝刘秀念及郭皇后与自己曾经患难与共,还为自己生了几个皇儿,觉得对她有亏欠,就用厚赐郭家的方式进行了补偿。晋任其胞兄郭况为大鸿胪,又赏赐给他丰厚的金银财宝。她的堂兄郭竟及其弟郭匡也都被封为侯。郭的儿子刘彊被封为了东海王,郭圣通跟着儿子到封地生活,被封为沛太后,于建武二十六年(52)去世,时年46岁。

阴丽华母子贵显,但毫无骄奢之行。她处理后宫事务競競业业,与嫔妃也能融洽相处,颇有母仪风范。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光武帝刘秀驾崩,刘庄即位,是为明帝,尊阴皇后为皇太后。阴太后平安地度過了晚年,于永平七年(64)病逝,享年60岁,与光武帝刘秀合葬于洛阳城郊的原陵。

笔者认为,《雉山月季皇后图》石刻中两朵盛放的月季就是隐喻两个皇后栩栩如生的形象;三个蓓蕾、多丛绿萼象征老子《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 阴丽华居住南召“皇后城”

南召县有一个皇后乡皇后村和娘娘庙村,原来地名曾经叫皇后浴、皇后峪街、皇后城。这里的“皇后”“娘娘”指的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妻子阴丽华。皇后村和娘娘庙村原属于一个行政村,古代位于汉代荆州南阳郡雉县、北魏荆州北淯阳郡城北(今南召县云阳镇北)10华里(5千米)。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淯水》卷37记载:“淯水导源……鲁阳关水注之,水出鲁阳县南分水岭,南水自岭南流,北水从岭北注,故世俗谓此岭为分头也。”并注云:“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千云,以张景阳诗云:‘朝登鲁阳关,峡路峭且深。”同时,郦道元在注中又穿插了一个孝子故事:“亦司马芝与母遇贼处也。朱《笺》曰:《魏志》,司马芝字子。河内温人。少为书笔,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官至大司农。”郦注又云:“关水历雉衡山西,南经皇后城西,建武元年,世祖遣侍中傅俊,待节迎光烈皇后于淯阳。俊发兵三百余人,宿卫后道路,归京师。盖税舍所在,故城得其名矣。山有石室,甚饰洁,相传名皇后浴室,又所幸也。”《水经注·淯水》又道:“关水又西南经雉县故城南,关水又屈而东南流注于淯。其水南漉经鲁阳关,关水历雉衡山西,南经皇后城西,关水又西南经雉县故城南,关水又屈而东南流注于淯。”

上述文献说明,阴丽华当年曾经在今天的南召县皇后乡居住过。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卷21中说,他曾于公元508年在鲁阳任太守。这时的鲁阳距离现在的皇后村只有30千米。当时的皇后城所在的淯阳已为北淯阳郡,鲁阳为鲁阳郡,两郡同属荊州。足以说明现在的皇后村不仅东汉时为皇后城,北魏仍名称皇后城。否则,郦道元所在《水经注·淯水》中会有注明。

清乾隆重修《南召县志·艺文志》中收录的明代高魁撰写的碑文《重修阴皇后庙记》记载:

南召县治北拾里许,有村曰皇后峪,世传汉光武阴贵人之所居也。艮方琵琶岭,原瓦砾错杂,阶砌隐隐,其前贰石狮下有大泽即峪室。皇明成化丁酉设立县治,邑侯张公珙以石狮非民间所宜用,因以进于唐府,泽遂竭焉,古迹相倚藉者如此。乾方蛾眉岭之麓有话庙者,亦传世祖微时,道经此与后遇,因以得名,未敢信为然。稽诸史有“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必得阴丽华”之句。水经亦载:“帝遗傅俊迎皇后淯水之阳。”以此质之,其为阴后之墟无疑也。世祖为汉中兴君,后又明帝所自出,立祠无足怪者。经年既久,浸以圮,其仅存者茅屋一间而已。成化甲辰,地主高嵩惧古迹之泯没也,始为修葺之计云。

这则碑文说,刘秀征战期间阴丽华皇后没有去洛阳之前曾经在此居住。后来因为她被封为皇后,这个村名就叫皇后峪、皇后峪街、皇后城。明成化丁酉(1477)到成化甲辰(1484),皇后峪的遗物“两个大石狮子”被送往南阳唐王府的时间,距其立碑时间只有7年。再据文中“艮方琵琶岭,原瓦砾错杂,阶砌隐隐”之记载,可见其准确性,也可见皇后城最早建筑气势之宏伟。今天,南阳府衙博物馆前的两个古石狮有可能就是当年县令张珙从皇后峪送去的。endprint

而且,因为阴丽华在这里居住过,还留下有其他一些地名和踪迹传说,如阴沟、皇后峪、娘娘庙、望花楼、东花园、西花园、雉衡山石室等。娘娘庙村南河对面是原雉衡山北的群峰,当时接受阴丽华家人避难的邓姓家族今天仍有后人在此居住。

有关东花园、西花园,今天仍然流行着一首民谣:

东花园、西花园,两个花园紧相连;

东花园里有芍药,西花园里有香环。

民谣中说的“香环”是当地的一种野生木本月季,一年花期9个月以上。

上述文献证明:阴丽华皇后因为避险曾经在淯阳雉衡山一带居住,后被刘秀派待中傅俊接回洛阳。

阴丽华为什么会选择在此居住,笔者认为理由如下:

其一,刘秀一直迷信“雉衡山”的神话传说,相信此地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其二,阴丽华家原在南阳宛城是平原地区,又恰逢战乱,不够安全且不宜隐身。就在阴丽华被接落阳之后,建武九年(33)阴丽华的母亲邓氏和弟阴沂被强盗在南阳新野被杀死就是例证。

其三,尽管刘秀这时候已经称帝,但是势力还只是在黄河以北,他还需要率兵南下,平定中原,真正夺取天下。刘秀亲自带将领攻下洛阳并定都洛阳以后,他才派人接分离三年之久的结发之妻阴丽华入宫。这里距离洛阳较顺,方便接迎。

其四,这里为古三鸦路,最早叫夏路,也称宛洛大道,是古代宛、洛间最近捷的古道,是“北通汝洛,南控荆襄”的通道,两边险峰夹立,中间一道相通,蜿蜒35千米,都是形势险要之地,居住这里相对比较隐蔽安全。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谚“南召到鲁山,七十二河脚不干”,说明该道路崎岖多河水。

唐代诗人孟郊有两首描写三鸦路的诗:

鸦路溪行

鸦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

有物饮碧水,高林挂青口。

历览道更险,驱使迹频睽。

视中易常主,心魂互相迷。

浪石忽摇动,沙堤信难跻。

危峰紫霄外,古木浮云齐。

出阻望汝郡,大贤多招携。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过分水岭

山壮马力短,路行石齿中。

十步九举辔,回环失西东。

溪水变为雨,悬崖阴濛濛。

客衣飘摇秋,葛花零落风。

白日舍我没,征途忽然穷。

清代南召地方文人张伦有《鸦路》诗云:

四面围屏隐翠微,凭高一望尽崔巍。

山邻城郭烟迷树,附近村居盡掩扉。

千叠迴峰连远岫,一溪曲水转危矶。

三鸦鸟道行人少,雾锁城峦雨欲霏。

此外,南召故城雉县东西南三面鸡鸭二水环绕,四周群山耸立,峰峦叠翠,山明水秀。明嘉靖《南阳府志》称之为“诸山戟列于四围,二水交流于左右,山川险塞为南阳之最”。“诸山”可记的有雉衡、武阳、乱石、拓禽、鲤鱼等山,古籍对此全称“百重山”。

笔者认为,《雉山月季皇后图》中雄雉脚下的群山就是上述“百重山”的缩影。

5 古石刻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古代石刻画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建筑,到了西汉以后,多用于宫廷、官衙、大户人家庭院、祠堂、墓葬的建筑装饰。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5.1 皇后峪史载两次大兴土木

皇后峪第一次大兴土木,是《水经注·淯水》和清乾隆重修《南召县志·古迹志》记载的于建武元年(25)“遣傅俊迎光烈皇后于清阳”之时修建的“税舍”,距今已经1990多年。

第二次大兴土木,是在《后汉书·马武传论》记载的“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之后,《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第二》记载的“永平十年(67)闰月甲午,南巡狩,幸南阳,祠章陵。日北至,又祠旧宅。礼毕,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埙篪和之,以娱嘉宾”之时。文中说的“旧宅”,清乾隆重修《南召县志·山志》记载:县城“北二里曰‘鹿鸣山,壁立高耸,昔光武避莾兵于此,有鹿鸣焉,上有真武庙。十五里曰‘皇后峪,阴皇后之故址”。明代高魁《重修阴皇后庙记》中说:“世祖为汉中兴君,后又明帝所自出,立祠无足怪者。”阴太后永平七年(64)病逝,明帝三年后南巡“祠旧宅”“奏《鹿鸣》”。如此算来,距今已经1950余年。

5.2 南阳环境适合野雉生栖

古代石刻《雉山月季皇后图》的发现恰恰就在今天的南召县皇后乡,与南阳历史上的神话传说、人物、事件关系十分密切,且它与南阳的地理不无关系。《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十九年,天大噎,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从这句记载中可以看出两种迹象:一是环境迹象,表明南阳当时地理上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因此惊得雉兔乱跑,说明“雉兔”很多;二是战争迹象,“天大噎,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说明当时是天昏地暗、风声怒吼,有可能是楚人于此时发起了伏击战,利用天气和地理优势,打了周朝军队一个措手不及,造成了周军混乱,最终丧失“六师”。

唐代诗人段成式在《嘲飞卿十首》(之六)写道:

燕支山色重能轻,南阳水泽斗分明。

不烦射雉先张翳,自有琴中威风声。

诗歌中提到的燕支是山名,一名删丹山,在丹州删丹县南50里(25千米)。东西百十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与祁连同,这里是借用。射雉是射猎野鸡,说明南阳古代射猎野雉是一种很盛行的活动,同时说明南阳当时野雉很多。

清乾隆重修《南召县志·土产志·羽类》记载:

雉:雄者文采而尾长,雌者文暗而尾短,汉吕太后名雉,高祖改雉为野鸡。《禽经》云:雉,介鸟也,素质五彩备曰鸡鹞雉,朱黄曰驚,雉白曰鸫,雉原曰海雉。梵书谓雉舀迦罗。endprint

上述文献证明,南召雉衡山当时野雉和其他鸟类繁育旺盛。

《鸟图鉴》载,鸟类按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可分为鸣禽、走禽、游禽、涉禽、猛禽和攀禽。显然,雉鸡属于走禽类,它的脚强健,尤其奔走在灌丛时速度很快,也善于隐藏,飞行有力。它们的食物以植物果实、种子、叶片、草籽和昆虫为主。

《山海经·中山篇》中关于南召“衡山”的记载:“又东南五十里,曰衡山,上多寓木、柞,多黄垩,白垩。”南召自古至今是全国有名的柞蚕之乡,南召柞蚕在河南素有“召半省”之称。据《南阳地区蚕业志》记载,当地最早野蚕种类有柞蚕、椿蚕、桑蚕、柘蚕、椒蚕、棘蚕、杻蚕、柳蚕、柰蚕、榆蚕、枫蚕、橘蚕、枸杞蚕、葵蚕、苦参蚕等数十种。从这个角度分析,雉衡山古代经常有野雉出没,是因为有大量野生柞蚕蛹虫可供其享用。

5.3 南阳氣候适合月季生长

《闲情偶寄·种植部》记述:“月月红,此花又名长春,瘦客等。”《广群芳谱》记述:“这种花逐月一开,四时不绝。”《月季花集》记述:“月季为落叶灌木,或蔓状或藤本植物。月季,别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薔薇、斗雪红、胜春、瘐客等。”月季和蔷薇、玫瑰同属一科,号称蔷薇三姐妹。野生月季在南召民间又叫香环。

南阳处在南北方过渡带上,南北特色兼而有之,动植物繁多,俗称聚宝盆。南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4~15.7℃,年降雨量在800~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240天左右。南阳地区有古谚语“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来赞扬南阳温暖舒适的气候条件。阴丽华在淯阳雉衡山皇后峪避难时,留下的民谚中就喜欢香环(月季)。

南朝诗人徐陵《鸳鸯赋》诗句“山雉映水那自得,孤鸾照镜不成双”证明山雉是一种很爱美的鸟类。南召自古有“六山三水一分田”之称,这里极其适合山雉生栖。

笔者认为,《雉山月季皇后图》较之其他古代石刻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地理历史题材独一无二,关键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充分证明,月季花早已经被深深地打上了“花中皇后”的烙印。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汉)刘向.山海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晋代)干宝.搜神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明)杨应奎.嘉靖南阳府志·十二卷[M].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1941).

[6](清)乾隆十一年重修《南召县志》(校注版)2016.

[7]艾廷和.南召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8]壹号编辑部.鸟图鉴[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证
惠州市“化学检验工”考证题库建设探析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联系初考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大学生考证自我期望与企业认同度的对比分析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三)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
两宋之交真率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