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急诊救治重症过敏性休克中的临床效果

2018-03-07 07:40钟少州李百来刘玉梅
中外医疗 2017年35期
关键词:抢救急诊

钟少州+李百来+刘玉梅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救治重癥过敏休克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接收的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抢救,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抢救,观察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91.4%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志恢复时间(19.2±6.1)min、血压恢复时间(17.4±1.9)min、呼吸频率恢复时间(15.2±4.5)min、心率恢复时间(15.8±2.0)min、皮疹消退时间(36.3±4.4)min、不良反应发生率2.9%,均低于对照组(50.7±6.5)min、(44.7±3.2)min、(39.6±3.1)min、(43.7±3.4)min、(77.4±4.8)min、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过敏性休克急诊抢救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更为快速的改善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急诊;重症过敏性休克;抢救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2(b)-011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methylprednisolon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evere anaphylactic shock. Methods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naphylactic shock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June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5 cases in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and dexamethasone, and the emergency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mergency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obvios, (97.1% vs 91.4%)(P>0.05), and the consciousness recovery time, blood pressure recovery time, respiration frequency recovery time, heart rate recovery time, rash regression time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9.2±6.1)min, (17.4±1.9)min, (15.2±4.5)min, (15.8±2.0)min, (36.3±4.4)min, 2.9% vs (50.7±6.5)min, (44.7±3.2)min, (39.6±3.1)min, (43.7±3.4)min, (77.4±4.8)min, 20.0%],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P<0.05). Conclusion The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asur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evere anaphylactic shock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more rapidly, and improve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Key words] Emergency; Severe anaphylactic shock; Rescue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过敏反应,是抗原进入被致敏的机体内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发生的Ⅰ型变态反应。如若不及时救治,症状严重的在10 min内出现死亡。药物过敏为最常见的引发原因,发生后会降低患者血压,导致患者意识模糊,并损害脏器及急性微循环,需及时给予患者救治,解除对生命的威胁,提高救治效果[1]。该院以2015年10月—2017年6月抢救室接收的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救治的方法,并观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接收的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40.5±1.9)岁;头孢类药物过敏18例,青霉素类药物过敏8例,中药过敏7例,造影剂过敏2例;用药至发病时间30 min内25例,超过1 h 10例。对照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9~65岁,平均(41.2±1.5)岁;头孢类药物过敏17例,青霉素类药物过敏7例,中药过敏8例,造影剂过敏3例;用药至发病时间30 min内20例,超过1 h 1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过敏性休克诊断标准,①病因均为药物过敏,②临床出现血压下降,均低于80/50 mmHg,严重者血压测不出,③心率增快,均大于100次/min,脉搏细速,甚至难于触及;④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⑤一般症状:头晕、呕吐、胸闷、气促、心悸、皮疹等,⑥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均对该研究知情。endprint

1.2 方法

两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如下抢救:①立即脱离接触过敏源,采取休克复苏体位,监测生命体征;②氧疗,维持气道开放状态,避免发生气道堵塞引起窒息;③如若出现心跳及呼吸骤停,则立即予实施心肺复苏术,并进行机械通气;④肾上腺素(国药准字H61022193)皮下注射,剂量0.3~1.0 mg,立即开放外围处静脉通道,也可快速建立中心静脉通道,以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作为最佳选择;⑤快速进行补液扩容,在抢救开始的第一个小时内,予快速输入液体剂量1 000~2 000 mL,可输入等渗平衡盐溶液,也可晶体液先输入,然后再输入胶体液,或同时输入二者。患者如无法确认血压水平,则以液体通过中心静脉快速静滴,晶体液及胶体液也可以同时快速滴入;⑥同时非那根、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可给予患者;⑦在补足容量的同时可滴入或泵入多巴胺,用以活化血管,输注浓度速度要超过10 μg/min,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输入速度,如患者仍旧无法维持血压,可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外周血管;⑧患者如停止循环,则应开展抗凝治疗。

上述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准字H20123319)治疗,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国药准字H20051748)治疗,按糖皮质激素换算关系: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 mg=地塞米松0.75 mg。

观察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开始先静脉注射40 mg药物,之后将80 mg药物加入到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维持滴注;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先静脉注射7.5 mg药物,之后将15 mg药物加入到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维持滴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抢救效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神志、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恢复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

1.4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1 h内,在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条件下,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恢复意识,收缩压90 mmHg以上,脉压差超过20 mmHg,心率处于60~100次/min之间,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100%,明显改善末梢循环,全身皮疹较前有明显消退;有效:治疗2 h内,上述治疗效果均达到;无效:治疗6 h内,上述治疗效果并未达到[2]。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及计数资料[n(%)]分别利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效果比较

经抢救后,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相关指标恢复及消除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神志、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2.9%(1/35);对照组7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20.0%(7/35),其中,恶心、呕吐4例,腹痛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765,P=0.042<0.05)。

3 讨论

过敏性休克是分布性休克的一种,与心源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并不相同,属于Ⅰ型超敏反应,当抗原进入被致敏的机体内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机体释放了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强烈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扩张全身毛细血管,增强透通性,血浆外渗到组织间隙之中,急剧减少心排血量,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发生[3-4]。因此,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时,在脱离接触过敏源后要迅速进行补液、扩容,并快速的终止变态反应、升高患者血压,避免休克进展,提高抢救成功率[5]。临床治疗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时,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中环磷酸腺苷的合成,防止激活嗜碱性细胞及释放介质,其受体效应作用下,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细胞的收缩,有效的收缩周围血管组织,达到血压升高的目的[6]。其次还能够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发挥舒张支气管作用改善氧供。应用肾上腺素的同时,还需要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通过其免疫抑制、抗炎、抗过敏作用的发挥,减少炎症周围的免疫活性细胞,使溶酶体膜稳定,对吞噬做出抑制,同时,阻断嗜酸性细胞的释放,减少白三烯与组胺,促进患者病情改善[7]。地塞米松磷酸钠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均为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前者进入体内后转化为地塞米松后起效,约1 h左右达到血药浓度高峰,而后者进入体内后迅速吸收转化为等量的甲泼尼龙,能够快速的起效,尽早的阻断疾病的病理进程,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尤其适合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与对照组9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两种药物的有效性。但有学者[8]指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将不良反应减少,提高救治效果,该研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与前人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补液扩容、升压等综合性的治疗措施要尽快的实施,以能快速的缓解症状,抑制休克进展,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抢救成功率。而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上选择甲泼尼龙能够更快起效,更早阻断过敏性休克病理进程,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雍熙,杨勤,陈开,等.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致过敏性休克总结[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6):571-574.

[2] 程海波,程相阁,王强,等.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98-99.

[3] 张旦.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2):150-152.

[4] 龙彩英.药物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9):71-72.

[5] 于波,李美英.急性严重链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5,21(35):125.

[6] 陈慧.1例蜂螫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急救体会[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6,34(1):76,81.

[7] 孙玉梅.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1):57-58.

[8] 黄文娴,濮旭萍,金国良,等.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医药导报,2015,34(7):898.

(收稿日期:2017-09-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抢救急诊
抢救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护理体会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