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

2018-03-07 09:46李志平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

李志平

摘 要:小学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依旧采用“滿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效率很低,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提出“学习纸”这一新颖教学方式,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学习纸;小学数学;以生为本

人间最美四月天,“浦口区走进名师班”迎来一场特别的活动,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讲授“认识负数”,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贲老师围绕“研究学习单”的学习纸展开,那这张学习纸到底承载着教和学的哪些方面?让我们先看这张“学习纸”的具体内容:

贲老师:

“认识负数”研究学习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1.(1)有关“负数”的例子:

(2)关于“负数”,我知道:

2.我搜集的有关“负数”的知识:

3.为什么要有“负数”?

4.关于“负数”,我的疑问:

贲老师的学习纸以“研究学习单”为题,从内容上看确实需要好好“研究”。一共提出四个问题:第一个是举例,在生活中找原型,第二个是让学生写出对于负数已经知道什么,需要学生做一些思考提炼,第三个是提出为什么要有负数,深究负数的起源,第四个是学生质疑,四个问题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学习纸的设计带着教师教学的意图,贲老师说:“我用这张纸意图是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任务,把学生带入到学习任务里面,面对学习任务自己去想、自己去学,然后再写下他的收获。”笔者从丁昌贵老师提出的“器、道、法、术”几个方面具体谈一谈。

一、“器”

“器”就是凭借、支架、线索。

“学习纸”本身就是器,有了这个线索,学习在课前就发生了,通过课堂的交流补充,课后延伸,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当然,这张学习纸能不能起到凭借、线索、支架的作用,还是要着不同的教师如何运用,最终指向教学之“道”。

二、“道”

“道”这里是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

贲老师设计了四个开放的研究任务:“有关负数的例子和关于负数我知道”“我搜集的有关负数的知识”“为什么要有负数”“关于负数我的疑问”,这四个问题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开放。比如举例子的同时还要有个性化的理解;搜集相关的知识,其本身更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通过对负数的追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负数的起源;最后是学生质疑,保留学生困惑的权利,照顾了不同的学生,并在自学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疑问。

可见,并不是在课前发放学习纸,就一定是“先学后教”,“先学”不是简单地把课堂上学的内容搬到课前,而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一种“主体性”教学思想。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贲老师从课前谈话就开始渗透,如果不认识“贲”这个字该怎么办?有的说问老师、问父母,有的说查百度,有的说查百科全书,这些都是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大道至简,贲老师的教育理念或可凝结成一句话,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

三、“法”

法是指学生的认知规律,这里是指教师有没有遵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生长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

贲老师的学习纸中可以清晰看出,从“已经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遵循学生认知世界的规律,尤其是给学生设疑部分,显得人性化,让学生知道,有疑问那是正常的,如果不好意思说,来不及说,都可以写在“纸”上,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消除学习的紧张感,创造学习的心理安全。

贲老师说:“学生认识世界要有三个层次,第一要有感觉,要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来说,没有情境,学习是不能发生的。第二要有问题,把学生带入到学习过程中,第三是到达熟悉的境界。”贲老师的三个层次自始至终用数学活动贯穿学习,把握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

四、“术”

“术”就是技术、策略、细节。从教学的技术来看,学习纸的课堂应用需要有教师教学技术的支撑。敢于放手让学生思考,对于课堂的不确定性,灵活自如地理答引导。学习纸的内涵越丰富,要求教师的教学素养就越高,而教学技术的高低源于教学理念。是否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真实地表达,有没有让学习真正发生,术的背后体现教学之道!

学习纸是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带来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让师生、生生对话与合作交流更充分,那么如何设计“合适的学习纸”,并且智慧地运用,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阶段、知识内容、课程目标、课型等各个方面灵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课堂充分表达交流,从形式走向深入,让学习真发生,这是一种教育的追求,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尹红娜.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参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

[2]赵冬梅.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小学数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