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教学、引领梦想

2018-03-07 09:47张晓先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晓先

摘 要:现如今的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很多知识都需要与数学结合来看,而小学生们正在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数学中,不仅有代数、几何,还有数论、数学分析,其中的应用小到街边的苹果几元一斤,大到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几亿光年,而正是这种特性,才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乃至世界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生们很多想法都是天马行空的,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能促进时代的不断创新,而数学正是让学生们实现自己梦想的阶梯。数学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门形式科学,是十分抽象的,这就导致很多小学生们学不懂数学,对数学课堂提不起兴趣,更意识不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本文就启发式数学教学这一问题提出几点见解,供诸位参考。

一、以书为本、培养自主学习

每一门学科都有相應的课本,而课本上的内容是十分准确且精炼的,想要发展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就必须要求小学生们拥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框架,而课本就是最好的教材。老师要让学生们重视课本,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数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并且课本中的例题也是非常典型的,老师要让学生们学会利用课本进行自主学习。笔者认为,老师可以在课堂之末向学生们提出几点问题,然后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后让学生们讲授,这样既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预习课本,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要让学生翻开课本自己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听老师的讲解,例如,在讲解“三角形”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三角形中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在课本中很容易找到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底乘高等于面积”,但是三角形的高在哪里?底又是哪一条边?老师可以用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有学生吃透课本,才能有一个扎实的基础更好地来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二、高难题目、激发拼搏精神

众所周知,数学中最难的便是应用题,更有奥数受到众人重视,在数学中有许多高难度的题目,而这高难度的题目也是能激起学生们拼搏精神的一大助力。在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在学生独立解决一个高难度的问题之后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鼓舞着学生攻克下一道难题。笔者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不服输的心理,老师要敢于给学生们出难题,激发学生们的拼搏精神,老师可以在题目后跟上难度标记,让学生们对自己所做的题目的难度有一定的概念,如果学生解答不出来,也不会感觉沮丧,因为在老师给学生们难题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们莫大的肯定。例如,“计算1.135+3.346+5.557+7.768+9.979”,这个题目看上去简单,但计算量也是很大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先观察题目,寻找规律,该题中9.979=5.557+4.422,7.768=5.557+2.211,而1.135+4.422=5.557,3.346+2.211=5.557,这样一来免除了大量的计算,利用乘法计算出结果,让学生们通过这一类题目发散思维,锻炼解题能力。

三、立足实际、为梦想起航

数学在众多学科中是十分难懂且难学的,但是同样数学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数学与物理联系起来,可以计算地壳的厚度、火箭的构造,而联系到生活,商场中的打折都是通过数学计算的,但是生活中的数学经常被人所忽略。笔者认为,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意识到生活中的数学,而后再让学生们立足于实际,让学生们接触更为抽象难懂的应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所计算出来的数据成果,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是很常见的,例如,一些商家为了推销产品而打折,从而吸引消费者,很多顾客都认为,打折的商品是最划算的,实则不然,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到30%,如果在打折之前没有提高价钱,那么就算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老师就可以以商家的促销活动来为学生们讲授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结合其他学科计算出来的成果也是十分让人惊异的,例如火箭的制作、地心引力的计算、黑洞等,老师要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的作用,让学生们意识到为什么学习数学,掌握现有的数学知识后能做什么。

在数学的世界中,用现有的知识去证明一个又一个的数学理论,老师不仅要告诉学生们数学的应用,还要让学生们知道,每一份惊天动地的数学成果都离不开夜以继日的努力和强大的知识储备量,老师要让学生们能够立足于实际,用现有的数学理论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不惧困难,更是让学生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惧困难。

参考文献:

[1]马永林,马晓君.略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3(23).

[2]朱梅荣.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2(4).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