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降低经济发展的制度性成本

2018-03-08 09:09贺佳雯
南方周末 2018-03-08
关键词:南方周末高质量机构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南方周末实习生 吴欣纯

发自北京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赵长茂今年首次参加全国两会,身份是社会科学界的全国政协委员。

研究宏观经济出身的赵长茂,在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经过多年下滑后,我国经济增长的“L型”走势已经形成,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接下来几年,我国经济可实现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赵长茂表示,改革依然是新时代的主题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改革依然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经济增长“L型”走势已经形成

南方周末:你曾在2017年11月份的一次演讲中说,我国经济增长的“L型”走势已经形成,并在2020年前保持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赵长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于2011年出现逐年下滑趋势。与以往的经济持续下滑不同,这次经济下滑带有规律性。就是说,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巨大的体量成为经济减速的主要因素,经济放缓成为客观趋势。一些经历过“经济起飞”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经济总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出现过这种情况。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降到6.7%,意味着经济下滑趋势出现“折点”。2017年经济增长速度为6.9%,超出预期,意味着“L型”走势横线已经形成。问题是,这条横线会不会继续拉长?我认为会。因为经过五六年的调整,我国经济出现重大变革,新动能迅速壮大,“L型”走势将趋于稳定。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判断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断巩固和发展”,“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南方周末: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对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是否会有影响?

赵长茂:不会影响。根据测算,从今年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年间,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既定目标,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只要保持6.3%就可以了。以现在的趋势看,随着“L型”经济走势趋稳,发展动力的进一步转换,未来三年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不会低于6.5%,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可以实现。

南方周末: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你以经济学家的眼光看,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难点问题?

赵长茂:我觉得,需要突出解决的难点或者说关键问题,就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因为,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同于高速增长阶段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自然需要有不同于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体系,也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与之相适应,这就需要对已有的经济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造,或者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一个新的经济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但难,而且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南方周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赵长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无疑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思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二是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是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当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说,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

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不能止步

南方周末: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赵长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改革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可以说有目共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个个“堡垒”被攻克,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就经济领域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利率汇率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都有突破性进展。

南方周末:除了这些进展,你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赵长茂:我认为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方面的改革对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看这个定义,你就知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多少领域、多少方面的改革,也能感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高质量发展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我认为目前这方面的改革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质进展还不够大,甚至可以说形式大于内容。企业转制不到位,作为主导力量的国有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缺乏必要支撑。当然,需要继续加大的,还有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

南方周末:你前面谈到几个方面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时,提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但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说,是不是还要加大力度?也有人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目前为止,减少的审批项目许多是含金量不大的项目。

赵长茂:据我听到的反映,存在你说的情况。也有人说,有的政府部门减少审批项目是形减实不减甚至边减边增,有的放小守大、弃瘦留肥,有的减少审批数量看起来很大,但许多是一些过时的规定。但总体上看,政府审批是实实在在地减少了,改革力度不小,也产生了明显效果。相信经过这一轮机构改革,政府审批项目还会进一步清理。

当然,历史证明,出现反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不能止步,还需要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进一步降低经济发展的制度性成本并防止反弹。

“就发展来说, 我们目前不提 中国模式”

南方周末:请你谈谈最近热议的“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特点是什么?对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什么?

赵长茂:我理解,改革的动因就是现有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已不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在新形势下,需要对党和政府的机构进行必要的改革。

我认为,与以往的机构改革相比,这一轮机构改革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把党的机构改革同政府机构改革通盘谋划,从优化职能配置的角度考虑党政机构设置,而以往的机构改革限于国家或政府机构改革。二是这一轮机构改革首要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而以往的机构改革倾向于党政分开。三是这一轮改革的机构和职能整合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四是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机构设置不要求上下完全对口。

至于说这一轮机构改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什么,我认为,党和政府机构改革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上层建筑变革的内容,这一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变革,无疑会加大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进一步释放社会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周末: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改革有没有一个中国模式?

赵长茂:就发展来说,我们目前不提中国模式,尽管国外学者有这样的或类似的说法,我们说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就改革来说,如果我们把中国改革的原则、方向、路径、方法等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以前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比,我们的改革的确与它们不同,具有中国特色,就是说如果按特色分,也可以说有中国模式。

猜你喜欢
南方周末高质量机构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