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村官》:精准扶贫的荧屏投射

2018-03-10 14:02刘文华薛耀文
电影评介 2018年18期
关键词:苦乐村官精准

刘文华 薛耀文

《苦乐村官》于2017年9月25日及10月21日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播出,由白永成执导、曹锐编剧,共30集。这是我国首部以精准扶贫为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主要拍摄地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塞甘肃天水麦积山地区,采用轻喜剧的表现风格讲述了大西北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该剧紧贴时代脉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男主角时尚青年万喜放弃都市生活,回归家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村民自主扶贫,通过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等产业最终使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部充满正能量、富于青春时尚浪漫元素的励志大片。

一般而言,一部艺术作品的诞生并不是凭空而来,正是该剧的编剧曹锐女士将自己农村下乡工作的经历构成了其对农村很深的情感与情怀,她深刻了解农民的诉求和夙愿,故将作品的艺术性与现实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成就了该部剧作。这部电视剧积极响应我国当前精准扶贫的号召,聚焦贫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以扶贫为主要故事线索,反映了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状态下,物质和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该部艺术作品突破了人们主观意识中固有的农民农村的形象,一改以往对农民愚昧、落后,农村脏乱差、贫穷的表现手法,戏里将农民的形象和面孔颠覆性的呈现出来,既迎合了国家宗旨的导向,又符合现代人对农村戏颠覆性的改变。剧本从清新、时尚、朝气蓬勃的视角,巧妙融入城市元素,贴近生活,充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书写了当代新农村的风采,宣传了我国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焕发出的新农村美景。该电视剧不仅呈现了一种艺术样式,更是传递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该剧定位于小山村、小事件、小人物,以轻喜剧的形式表现了阳光青年为家乡建设奋斗的励志故事,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为当代年轻人的人生发展指明了方向。该剧将艺术性、娱乐性、时代性巧妙融入其中,深受年轻观众、中老年观众、农村观众、城市观众的欢迎,让观众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观看却又回味无穷。

《苦乐村官》尽管是一部反映精准扶贫的作品,但采用了轻喜剧的表现风格,“反派角色”也采用幽默的表现手法,将其又爱又恨的性格特点刻画的惟妙惟肖,同时将爱情线、故事线贯穿其中,艺术的再现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崭新面貌。整个作品处处充满惊喜,将娱乐性充分融合于农村生活和扶贫工作的点滴中。从开始在城里唱歌意外出名的万喜被绑架回到自己有亲人、充满回忆、充满欢乐的家乡,到后来万喜历经千辛万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的唱歌优势,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该剧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多样的、良好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塑造,剧中的万喜、杏花、梅花、乔叶等人物的塑造紧密贴近现实生活,贴近百姓,身份的认同感让观众产生了共鸣。再加上该剧鲜活的精准扶贫思想主题让人们深切体会到幸福生活是靠踏实地奋斗而来的。剧中的青年积极上进、热爱生活、不怕苦、不怕累,这是新生代青年人在农村生活背景下的典型代表,他们在老一辈淳朴农民的身上更多融入了城市元素,紧跟时代步伐,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前卫,他们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要想拯救农村,首先必须清楚农村的现状,了解农村真正缺少的是什么,农民致富真正缺少的是什么,然后将贫困户、资金、项目和市场等扶贫要素实现精准对接,才能做到脱真贫和真脱贫。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苦乐村官》中红祥村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为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更加优化的路径。

一、 培育农村农业发展的带头人,鼓励能人回村创业

现在农村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在外打工,老人、孩子和妇女留守故乡。《苦乐村官》中的红祥村,野生药材很多,但人们懒得挖,他们觉得挖出来也卖不出去;种的苹果树多,销路也不好,贫困农村很多人的思想都是等靠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工作中提出“扶贫先扶志”,在《苦乐村官》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村官万喜的带领下,一些原本目光短浅的农民被带动起来,成为了致富能手,他們的“志向”被成功扶起。精准扶贫关键在于造血、治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剧中的村主任万喜年轻有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对生活充满热情,在城里发展的几年使他具备了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人脉,红祥村在万喜的带领下,在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配套下,面貌得以巨大改变。

当下,完全依靠干部下乡、工作队来改变农村面貌较为困难,只有在政府政策扶持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农村能人、鼓励能人回村创业才是农村脱贫致富的真正出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具有专业技能、懂经营、会管理、文化素养高,在农村脱贫致富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电视剧《苦乐村官》的开篇便是红祥村杨腾龙支书为寻找能人担当村主任而焦头烂额,而当他发现红祥村土生土长的万喜在城里发展得风生水起时,村主任的人选在他心里也就有了目标,后来杨腾龙想尽一切办法让万喜回到了家乡担任了村主任。尽管万喜是本地人,但他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但他依靠政府这个强大的后盾,充分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和智慧,利用他和家乡人民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来影响村民,带领村民开办养殖场、安装自来水管、安装太阳能路灯、开办月子中心、利用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等,最终使红祥村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如今城市里很多人是农村出身的“能人”。他们在城市打拼中积累了资本、技术和人脉。政府在精准扶贫中应想办法把这些人请回农村创业。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可以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同时可以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自身的人生价值也得以实现。

在鼓励能人回村创业的同时,也应培养农村能人,电视剧《苦乐村官》中孙集村的赵友宝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带领村民开办养殖场、销售农产品等,早就摘掉了“穷”这顶帽子。可见,在政府的引导及支持下,村干部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官的使命、责任与定位直接决定着一个农村是否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脱贫致富、跨越发展。

二、 支持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不仅可以使农村经济得以发展、农民收入得以提升,而且可以使农村社会的管理水平和农村民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政府的扶持中不断进入了自主发展阶段。[1]电视剧《苦乐村官》中的孙集村,村民都很富裕,其重要的稳定收入来源于农村合作社形式经营的大型养殖场。可见,农业产业成为了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强有力的支撑。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村合作社经营的主要范围,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依托合作社,使农村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得到了有效融合。近几年合作社、家庭农场一直是国家惠民补贴的重点对象,电视剧《苦乐村官》中村主任万喜向邻村孙集村的养殖场借入种公羊和母羊,带回红祥村让老百姓进行认养,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红祥村修建了配种站,并让村里熟悉接种的杏花担任了站长。这样发展起来的养殖业成为了每家每户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样红祥村的苹果树、核桃树、草药的种植经营也采用合作社的方式,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提高了销量。建立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对家庭成员的利益高度一致,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农民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的效率,大大降低农业成本。

三、 大力推进田园经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

《苦乐村官》中万喜在发现村里的苹果销路一直不是很好时,于是通过开网店进行线上销售,销量虽提高了一些,但还是存在部分滞销。于是万喜又想出了通过网络让城里人认购苹果树的办法,即让顾客承包果树,果树在客人承包期间,树和苹果都属于客户。村民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让客人时刻了解自己所认购果树的成长过程。收获的季节客人可以自己去采摘,也可以由当地村民采摘后给客人寄过去。这样每一个城市人心中的田园梦也得以实现,不仅达到销售苹果的目,还可以吸引游客到红祥村观光旅游,发展当地旅游业。同时对游客来说,不仅可以体验种植、采摘带来的乐趣,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秀美风景。这也满足了时下都市人们渴望回归农村、体验田间生活的需求。正是这样的需求,激发了能人万喜利用乡村安静、清新的环境开办月子中心。开办月子中心所需要的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给红祥村的村民也带来了福利,改变了环境、解决了就业等。可见田园经济的创新思路在农村的脱贫致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过去狭长的山沟里散落着十几户人家,村里路不好走,乡亲们卖头猪都得几个人抬着下山,红祥村通过网络宣传和真人秀节目的录制,小山村一下子火了起来,来的人多了,开农家乐成了乡亲们致富的好门路,原来的懒人也变得勤劳了,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样体面、富裕,乡亲们的自信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山沟沟里的青山绿水成了农民们致富的聚宝盆,政府给村里重新修了路,装了灯,在外打工的农民看到家乡的变化,也纷纷回家创业。乡村几百公里外的游客只要给村里的农家乐打个电话,村里就安排大巴车到小区门口免费接送,经过几年的发展,村里几乎是家家开店。乡政府在农家乐集聚区引进了工商资本,新建了旅游商品市场,游客服务中心。通过市场化运作,成立旅游车队,车队在乡村周边的大中城市成立接头点实现点对点的无缝对接,通过农家乐与农家乐,村与村,农家乐与其他行业之间进行抱团发展,相互协作。正是抱团发展,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让村民得了实惠,端上了金饭碗,整个产业在几年中,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普通农户年纯收入也较为可观,乡村旅游不仅成了当地一大特色产业,更是红祥村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乡里通过统一规划,让周边的乡村实行错位发展,有的村主要发展农家乐,满足游客的吃住的需求,其他村就是农旅结合,亲子游等方面拓展,让入住农家乐的游客体验别样的乡村生活。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绿水青山,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政府通过严格的行业准入、统一的规划环保和服务平台,确保乡村旅游产业能行稳致远。

当前,我国的旅游市场正在快速扩大,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0.01亿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 4万亿元。因此,在这样的大好背景下,农村应在找准自身文化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挖掘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构建以科技传媒为支撑,“生态旅游+媒体节目”的合作模式,发展智慧旅游。都市的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结束之后,急需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而拥有清新的空气、秀美环境的乡村便成为都市人们的最佳选择。

结语

电视剧《苦乐村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聚焦西部和基层,反映精准扶贫,生动的表现了农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乡村能人的带领下,转变懒人思想,勤劳致富的故事。剧中红祥村矢志不渝推进扶贫开发、精准脱贫的艰辛历程,正是当前基层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可以為正在扶贫道路上摸索的基层干部予以启示。剧中的村干部是充满朝气、敢闯敢拼、紧跟时代步伐、有魄力的青年人,他们使家乡的建设更富有生机。红祥村在能人万喜的改变下,“要救济款”脱贫为自主脱贫,可见村干部的选拔和任命对农村脱贫致富至关重要,农村应加大力度培育能人,同时想尽办法吸引城市中的能人回村创业。农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建立农村合作社,支持家庭农场,给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稳定的收入来源。另外,农村在脱贫中要充分利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挖掘农耕文化,发展旅游业。

《苦乐村官》紧握时代脉搏,贴近现实,充分展现了扶贫工作带给新时代农村的崭新面貌。剧中充满朝气、奋发向上的基层干部为时下彷徨中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指明了人生奋斗的方向。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都需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紧跟时代的步伐去奋斗,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勤劳致富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另外,《苦乐村官》的拍摄不仅体现了我国精准扶贫的成果,同时给观众呈现了甘肃地区的乡村美景,对拍摄地麦积山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促进当地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剧是一部集艺术性、时代性、娱乐性、 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赵玉石,刘亚娜.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乡镇政府角色与行为困境[J].社会科学战线,2018(3):196-201.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苦乐村官精准
唱村官
老人苦乐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精准的打铁
心路志 二十三年“坚守史”——情感始终“钉”在百姓苦乐
知交如亲
精准扶贫二首
我要当个好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