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说文解字》中的动物拟声字

2018-03-12 19:18沙睿宸
现代语文 2018年1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字形

沙睿宸

摘 要:本文以《说文解字》中的动物拟声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穷尽式搜索,筛选出其中40个动物拟声字,并从体例、字形特点、声韵特点三个方面对这些动物拟声字进行归纳、分类。以期从中发现汉语拟声字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说文解字》 拟声字 字形 声韵

在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拟声字”。顾名思义,动物拟声字就是“模拟动物声音的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作为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其中收录了不少动物拟声字,从《说文》中的这些拟声字出发,可以发现汉语拟声字在字义、字形、字音方面的一些规律。

一、《说文》动物拟声字的概况

这里判定是否为动物拟声字的标准主要有二,凡是注明“某某息”“某某鸣”“某某声”的,比如“犨,牛息声”“虓,虎鸣也”,就是动物拟声字。虽然在《说文》中没有出现这样的字眼,但在后人的注解中明确说明是动物声音的字,如“”字下,段玉裁《说文注》中明写:“马嘶字亦当作此。”能够符合这种情况的,也可以判定为动物拟声字。

通过对《说文》穷尽式的搜索,可以找到40个动物拟声字,如下表所示。

把这些找到的动物拟声字通过发声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模拟动物叫声和模拟动物动作声音两个大类;:按照动物种类分类,可以把这些拟声字分为9个大类,涉及的动物有“牛、鸟、羊、虎、马、猪、犬”8种动物。其中与“犬”有关的拟声字最多,占到了11个;鸟禽类的拟声字紧随其后,有10个;有关“虎”的拟声字为4个;有关“牛”和“猪”的拟声字有两个;有关“马”和“鹿”的拟声字最少,只有1个。这样的分布情况和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早在《周礼·天官·庖人》中就有:“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的记载,这里的“六畜”就是指“马、牛、羊、鸡、犬、豕”。这六畜在《说文》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拟声字,可见古人在构造拟声字时,会选择和古人生活贴近的、在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令人费解的是关于马的拟声字“”和关于鹿的拟声字的“呦”。《说文》马部共有115个字,鹿部共有26个字,字数并不算少,但是对应的拟声字却属于疒部和口部,且字数极少。这或许与两种的动物的习性有关:马和鹿相较于鸡犬一类动物,与人相处的时间不多,这两种动物的性情都比较温顺,不会发生类似于犬类、虎等兽类的争斗行为,并且轻易不发出声音,叫声比较单调。这些因素造成了这两种动物的拟声字在数量上稀少。尤其马这种动物,在今天常见的拟声字“嘶”,《说文》未收。《说文》:“,散声也。”并没有说明它和马声的关系。段注:“与斯、澌字义相通。马嘶字亦当作此。”推测这个字就是“马嘶”的“嘶”字。同“马”系拟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关犬的拟声字,由于犬类和人的关系更为亲密,接触的时间更长,更“活泼”的缘故,衍生出了大量的拟声字。有直接表现犬类叫声的字,如“吠”“猩”“猥”等等;有表现犬类相斗时声音的字,如“?”“猌”“?”等;有表现特殊情况下犬类声音的字,如“(窦中犬声)”“?(小犬吠也)”“?(犬獿獿咳吠也)”。

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文》中动物拟声字的动物种类和对应的动物部首基本上属于重合的关系。不相对应的情况,除了出现在上述的马、鹿两种动物上之外,还出现在鸟、犬、虎三种动物中。其中犬和虎主要是因为出现了表现了二犬、二虎相争的?部和虤部。而有关鸟的拟声字则分属于口部、羽部、隹部、鸟部,情况比较复杂。究其原因,应是鸟类这一物种的特点造成的,与提到的其他动物不同,鸟类是很多种类的鸟的总称,从《说文》的部首编排中可以发现,“隹”训释为“短尾总名也”,“鸟”训释为“长尾总名也”。可以看出古人有初步的分类意识了。所以出现了笼统表鸟鸣叫的“鸣”“嘤”等等,也有表现特定种类叫声的“喔”(鸡声也)“唳(鹤声也)”等。另外,按照古人的“五虫”的物种分类理论,鸟属于“羽虫”,其他动物属于“毛虫”。所以出现表示飞翔时发出声音的“翙”“靃(飞声也。雨而双飞者,其声靃然。)”等。与鸟类有关的拟声字大量出现在口部,这也是在古人眼中,鸟类与其他动物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羽毛,能飞翔)的原因,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诗经》中以鸟起兴者,亦不可计数”。可见鸟类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形象还是比较特殊的。相较于其他动物,鸟类的声音更婉转悠扬,具有“乐音”的特点。

除了上述拟声词外,还有“號”“唬”“嘑”“咆”“嗥”“?”六个字。这六个字中,“號”和“唬”都是从虎的拟声字,“唬”有“一曰虎声”的训释。在古人的心目中,老虎作为“百兽之王”,是动物雄壮叫声的代表。这种造字手法与“窜(竄)”“尘(塵)”相似。“窜”在《说文》中有“从鼠在穴中”的解释,而“尘”解释为“扬土上散”,这两个字从“鼠”从“鹿”,主要原因是古人在造字时选取了他们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动物古人认为老鼠的行动方式最符合“窜”的特点,而鹿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奔跑轻盈,会带起尘土。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这些笼统概括走兽叫声的字中,出现了不少从“虎”的字了。

二、《说文》动物拟声字在体例上的特点

正如《说文》后叙中所说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①《说文》是按照一定体例编排的。通过对这些动物拟声字的归纳与总结,可以发现它们在体例上存在一些共同之处。最常见的体例格式是直接点明被释字中动物发出的声音,即“某某声(也)”或者“某某息(也)”这些字在总数中占的比例最大。例如:

(1)喈,鳥鸣声。从口皆声。

(2)鸣,鸟声也。从鸟从口。

(3)豧,豕息也。从豕甫声。

“鸣”的本义是“鸣,鸟声也”。可以推测,在许慎时代,“鸣”已经不是一个单单形容鸟鸣声的拟声字了,而是发生了泛化,可用于其他动物。这种体例也不少见。如:

(4)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

描述动物运动或者争斗所发出的声音的。如:

(6)?,两虎争声。从虤从曰。endprint

由于擬声字大多是用来模拟声音的,所以存在一字多义的情况比较少,仅有一个例句:

(7)犨,牛息声,从牛,雔声,一曰牛名。

由于拟声字意义的特殊性,所以许慎在解释这一部分字的时候大量采用了引文的方法。如:

(8)翙,飞声也。从羽岁声。《诗》曰:“鳳皇于飞,翽翽其羽。”

(9),雌雉鸣也。从鸟唯声。《诗》曰“有鷕雉鸣。”

在这些字还存在训释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这是拟声字编排上比较特殊的地方。例如:

(10)狠,吠鬬声。从犬艮声。

?,吠鬬声。从犬番声。

这些拟声字还存在大量的互训现象。所谓“互训”,是指训释词与被训释词可以互易位置的一种训释方式。例如:

(11)咆,噑也。从口包声。

嗥,咆也。从口皋声。

当然,互训的条件一般不会那么严苛,它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

(12)喔,鸡声也。从口屋声。

呝,喔也。从口戹声。

(13)唬,嗁声也。一曰虎声。从口从虎。

嘑,唬也。从口虖声。

这种大量的互训现象,或许受方言影响。不同方言在描绘同一种声音时使用了不同的字,最终造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三、《说文》拟声字在字形上的特点

许慎在《说文》序中对“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理论做了详尽的论述。“六书”理论是研究汉字不可或缺的。

下面将从“六书”角度对表1中的40个动物拟声字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还是依据《说文》,凡是注明“从某,某声”,直接说明声符和义符的,部归入形声字;注明“从某从某”的,都归入会意字。

《说文》共收录了9353个字,其中形声字占80%以上。这样的情况在用来表示声音的拟声字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在《说文》的40个动物拟声字中,形声字有29个。许慎给形声字下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动物拟声字的特点是义符的丰富,根据不同的义符我们可以判断声音来源于哪一种动物。除了比较笼统地描述猛兽叫声的“號、嘑、咆、嗥”或者鸟类叫声的“呝、喈、嘤”等字以外,大部分字都可以根据它的形符判断出是哪种动物。在30个形声字中,还有两个亦声字:1.“,窦中犬声。从犬从音,音亦声。”2.“? ,厚怒声。从口后,后亦声。”其中的“音”和“后”兼有声符和义符的作用,这也使得亦声字兼具形声和会意的特点。

许慎对会意的定义是,“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会意字分为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种,按照这样的分法,“?”可以算作同体会意字,指为两只犬互相争斗时所发出的声音。因为不同于形声字中用来表音的声符,所以《说文》中动物拟声字的会意字大多数不是用来描述动物的叫声,而是用来描述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

许慎对指事字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牟”和“羋”这两个字都是在原有字的基础上加上表示意义的构字部件,如:“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这两个字是牛羊加上表气的符号来表示“牛羊喘息”义的指事字。

四、《说文》拟声字在声韵上的特点

既然是动物拟声字,那么这些字的发音就特别值得注意。首先是声纽部分,主要根据王力先生的拟测的上古三十二声母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把这40个动物拟声字按照发生部位分成“牙喉、舌、齿、唇”四类,每个字具体的声纽以括号的形式表明在后面。

由于《说文》中的拟声字囊括了不同的动物种类,所以这些字的分布较为零散,四音中都有分布。牙喉音声纽的字占全部动物拟声字的绝大部分,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零声母或半元音声纽(影母、喻三、疑母)的声纽全部归于牙喉音之中。这些字的发音,声母所占的比重较轻,作为音节主要部分的韵母的发音被放大,符合动物拟声字声音洪亮的要求。另外,从发音的方法来看,喉音的发音部位比其他声母的发音部位靠后,声调较为低沉,在模拟动物的叫声方面更具有优势。从韵母的角度分析,也可以找到一些规律。这里的上古韵部分类采用段玉裁的古音十七部以及王力先生的上古三十韵部(在字后标出韵目字)。

由于动物拟声字中入声字较少,只有“喔、靃、豷、唳、呝、翙、吠、”8字是入声字,可见入声韵短促的发音并不符合动物拟声字的要求。8个入声字中有6个字与鸟类有关(其中“靃”和“翙”训释为“飞声”,剩下的都是形容鸟类鸣叫的字),这和鸟类叫声音调较高,较为短促的物理属性是分不开的。其余各字都属于阴声韵和阳声韵。其中属于阴声韵的字有19个,属于阳声韵的字有13个。

由于动物的多样性,韵部分布仍然较为零散。阴声韵是没有韵尾或者收元音韵尾的韵,而阳声韵是收鼻音韵尾的韵。由于鼻音是气流冲破阻碍,在鼻腔内形成的,因此具有沉闷、厚重的听感。所以阳声韵中的拟声字大都表示比较凶猛的动物(如犬、虎)的叫声或者是比较激烈的动作的声音。而阴声韵没有韵尾或韵尾由元音构成,元音是声带震动后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因此阴声韵在发音时没有受到阻碍的部位,听感比较平坦通顺,所以阴声韵的拟声字应来自比较温和的动物(如牛、羊),声音也比较婉转悠扬。

注释:

①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319。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5]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conclude,classify and analyze these 40 animal mimetic words selected in Shuo wen Jie zi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shuowen stylistic,characters pattern features and rhyme features,based on the animal mimetic words in Shuo wen Jie zi by a overall exploration and study on this book and aimed at discovering the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rule of Chinese mimetic words.

Key Words:Shuo wen Jie zi;mimetic words;characters pattern;rhymeendprint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字形
“品”字形结构的字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⑧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添一笔变个字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