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12 20:30赵桂霞赵新宪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电大移动学习

赵桂霞 赵新宪

摘 要:移动学习由于具有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优势,已成为今后人们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文章针对包头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移动学习有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与学,保障项目的质量,为农村的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移动学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电大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4-0094-03

一、研究背景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当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与基于电脑的远程在线学习相比,移动学习真正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桌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以下简称“一村一”)是专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由教育部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简称“中央电大 ”)具体组织实施的教育项目,主要采用面授和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2004年秋季, “一村一”项目试点开始,中央电大针对“一村一”项目共开设了农、林、畜牧、管理类相关的18个专业。截止目前,“一村一”项目相继覆盖了全国各地。包头广播电视大学从2010年秋季开始承担“一村一”项目,截止目前,为包头农村的发展共培养了1576名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笔者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一村一”学员多来自农村、牧区,常常不能参加面授课;学员受外在条件所限,家里大多没有电脑和网络,严重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效果和项目的实施效果。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發展,探讨利用移动学习解决“一村一”学员的学习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包头广播电视大学2015秋、2016春“一村一”项目学员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5份,回收53份,有效问卷50份。针对调查的结果主要采用SPSS19.0和Excel软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一村一”学员学习的基本情况;②“一村一”学员使用移动设备的基本情况;③“一村一”学员对移动学习课程资源的需求;④影响“一村一”学员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

三、“一村一”学员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员工学矛盾突出,不能参加面授课。学员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牧区从事农牧业,工作的流动性和季节性较强,使得学员的学习和劳动难以协调,劳累了一天的农活后学员不愿意再去看枯燥的课本,更不愿意再去参加面授课程。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包头“一村一”学员每周学习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的达到90%,平均每天学习时间不到半个小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村一”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是学员在线学习条件不具备。74.3%的“一村一”学员家中没有电脑或网络。学员不具备远程学习的条件,严重影响了主要以远程网上学习为主的学员的学习。

三是学员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一村一”学员主要来自农村、牧区,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由调查结果可知,44%的学员是初中毕业,22%是中职和职高毕业,文化基础较差,知识迁移能力不强,面对文字教材理解困难,兴趣不高。

四是学习管理欠缺。“一村一”学员分布比较分散,不便于统一管理。基层电大工作人员少,为“一村一”项目专门配备的师资力量非常有限,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欠缺,只有在开学初和期末考试学员必须参加的事情才通知学员,日常对学员的学习和管理缺失,这也影响了“一村一”项目的实施。

四、移动学习在“一村一”项目中的优势

一是解决学员工学矛盾问题。将移动学习应用于“一村一”项目,可以使学员真正实现随时、随地、个性化的学习,学员工作忙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不能参加面授课,可通过移动平台观看教师的授课视频,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达到面授课一样的效果。

二是解决学员缺乏远程学习硬件的困扰。一些学员家中没有电脑,不方便学习,有了移动学习,只要学员拥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即可进行学习,既为学员减少了经济成本,又保障了学员的学习效果。

三是有利于对“一村一”学员的管理。通过移动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方便地发送通知、文件,定期组织学习和进行学习指导,有助于对学员管理,督促学员学习。

五、“一村一”学员移动学习调查与分析

1.“一村一”学员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1)“一村一”学员移动设备拥有率。通过调查,目前,100%的“一村一”学员拥有智能手机,并且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改善,有些学员自己家里虽然不具备无线上网的条件,但是在村子里可以找到无线上网的场所,可以定期下载学习资源。

(2)“一村一”学员对移动学习的态度。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员非常愿意使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有的学员对移动学习缺乏认识,但愿意尝试。由此可见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实施教学“一村一”学员还是支持的。

(3)“一村一”学员每天手机上网时间。调查结果表明,“一村一”学员每天手机上网1到2小时的大约有64.3%,每天手机上网在2小时以上的大约有21.4%,这说明,大部分学员每天是有时间使用手机上网的,这对移动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时间保障。

2.“一村一”学员移动学习的需求

(1)“一村一”学员需要的学习资源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实践技能课程是“一村一”学员学习的一个重要需求,这也说明学员希望通过学习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农村工作更需要的是实践技能,理论知识不便于学员理解,学员更倾向于学了就能具体运用。此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授课视频也是学员需求的重点,毕竟掌握知识、顺利拿到毕业证是“一村一”学员的主要目标。endprint

而对于资源媒体的呈现方式如图1所示,82%的学员喜欢微视频资源,其次是图片和文本,而对于传统的视频和音频资源学员不太喜欢。这也是“一村一“学员的工作实际所至致,大部分学员很难有一个稳定的学习时间,只能挤出零碎的时间学习,微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比较适合移动学习。

(2)移动学习平台功能的需求

目前所使用的移动学习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学习、考试、查询成绩、接收通知、交流等,大部分“一村一”学员认为其功能可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对移动学习平台,从图2可以看出,学员最关注的是移动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的质量和更新速度。学习资源是学员进行移动学习的保障。其次是平台的功能使用是否简单,学员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培训,计算机技能相对差些,平台简单易用便于学员使用,否则会影响学员移动学习的兴趣。再者,学习资源是否可以下载和学习资源是否收费也是学员重点关注的。有的学员家中没有WiFi,需要提前将资源下载到手机上,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如果资源不能下载和收费都会增加学员学习的经济成本。

3.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对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调查中,88%的“一村一”学员认为资源缺乏是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资源缺乏、更新缓慢,学员登录几次后发现没有可学的内容,便失去了最初的学习兴趣。其次,“一村一”项目的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70%的学员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使得学员不知道该怎么学习。这说明在移动学习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也是影响“一村一”学员移动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没有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也是影响学员移动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60%的学员认为利用手机移动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很容易被微信、游戏、新闻、小说等娱乐性内容所吸引,以至于影响了学习。

六、“一村一”学员移动学习发展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

虽然移动学习有助于“一村一”项目的有效实施,但产业链还未形成[2]。学校需要大力推广移动学习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师生使用。

一是引导教师通过移动学习平台进行教学。教师是成功推广移动教学的保障,首先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移动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面授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信息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相对于面授课堂,移动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设计,这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学校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给教师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设置奖励措施,给教师适当的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移动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学生是移动学习的主体,由于受传统面授学习方式的影响,“一村一”学员还没形成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校要加强宣传移动学习的理念;制定措施让学员登录平台学习,如通过平台布置作业、过程性考试、推送资源、定期讨论等,引导学生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学习。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一村一”项目有效实施的“软件保障”。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各电大从事“一村一”项目的师资严重不足,专业教师更是缺乏,大多基层电大甚至没有一个农业、园林、畜牧类专业的教师,很难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是招聘专兼职教师。向人事主管部门申请,从高校招聘专业教师专门从事“一村一”项目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是建立“一村一”师资库,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一村一”项目的专业比较多,各电大师资有限,不能做到每个分校各专业都有充足的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中央电大和省校要针对“一村一”项目建立师资库,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3.加大学习资源建设力度与共享力度

资源不足是移动学习面临的最大障碍。根據调查结果,资源不足与资源更新缓慢是影响“一村一”项目学员移动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移动学习平台对资源的要求不同于开始的基于电脑的在线学习资源,对资源的大小、分辨率和格式都有独特要求,因此,将原有资源直接批量迁移到移动学习平台是不可行的,可以选取优质的资源进行加工和转换。

移动学习更适合碎片化的学习,因此,针对“一村一”学员特点和学习需求,开发大量模块化的微课程资源是解决“一村一”学员移动学习的关键。在建设微课程时要重点突出、内容精炼,便于学员自主学习。同时,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便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建设资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加快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免各校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4.强化教师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和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也是影响“一村一”学员移动学习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要强化教师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定期推送学习资源,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一是提醒学员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二是让学员像在传统的课堂一样,感觉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

总之,移动学习的出现有助于真正实现“一村一”项目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有效地弥补传统的远程教育的不足,解决学员的学习问题,可以保证“一村一”项目的有效实施,为农村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熊小猛.基于M-learning的远程自主学习模型建构[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71-73。

[2]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7). (编辑:鲁利瑞)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大移动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大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大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电大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