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安保学警教育管理模式探究
——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

2018-03-13 00:26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驻点公安院校警务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要使命,必须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警的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实行警务化管理,加强学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大型活动安保日趋常态化。随着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国际会议在我国成功举办,大型活动安保已成为公安院校学生警务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加强大型活动安保学警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十分重要。公通字〔2012〕59号文件曾就公安机关在执行大型活动安保任务期间加强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相关意见。把握好警务化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界限,不仅涉及到学警队伍思想状态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到安保任务的有效开展。尤其是公安院校师生赴外省增援大型活动安保时,受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带来诸如战时学警队伍教育管理问题无法及时、动态地跟踪与反馈等问题。因此,各有关公安院校为做好大型活动安保学警教育管理工作,结合实际,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如有的公安院校探索形成了“制定战时管理规章、建立临时党团组织、驻点干部检查管理”的战时学警教育管理模式。笔者结合浙江警察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学警参加大型活动安保实际,就有关教育管理模式提出如下思考意见,仅共借鉴与参考。

二、应对大型活动安保学警教育管理的挑战

自2014年以来,我校已连续四年增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并于2016年增援G20杭州峰会、2017年增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据不完全统计,以我校2013级学生为例,在校四年期间参与日常短期的警务实践平均40.72天/人次。每逢大型活动安保需要,根据公安部和浙江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我校均按要求选配带队干部,由学警指挥部指挥、前线指挥部统筹,根据警力部署,组织学警参与安保任务,并下设若干工作组来开展实施相关教育管理工作。从增援安保任务分工来看,学警主要协助承担社会面巡逻防控、检查站查控、交通整治、防爆安检、多人警卫等警务工作。我校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和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安保期间的基本增援情况如表1所示。无论是主场作战还是赴外省客场作战,因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给战时学警教育管理带来诸多考验和挑战。

表1 浙江警察学院增援主要大型活动安保情况(2016-2017年)

(一)学警思想动态较难把控。学警的思想动态会随着安保时期的地域气候、勤务安排、后勤保障、伤病等因素的变化产生多重影响。第一,存在失衡不满。由于安保任务分工和岗位不同,工作辛苦程度、难易程度、出战绩程度、地理位置、后勤保障等差异,部分学警存在互相比较、失衡不满的情况,容易导致工作专注度不高、工作带有情绪。第二,存在倦怠松懈。随着安保任务的逐步推进,部分学警的精神状态会出现下滑情况,从初到岗位时的激情饱满变成斗志涣散,在警容风纪、队列行进、内务卫生等方面要求逐步降低。同时,随着对勤务工作的日渐熟悉,特别是检查站工作比较重复单一,有些学警的警惕性逐步下降,敷衍了事。第三,存在健康隐患。参与大型活动安保学警的身心健康与执勤强度紧密相关,安保期间时有出现学警伤病和心理不稳定的情况,轻到感冒吃药重到住院治疗。

(二)跨驻点管理难度较大。对驻点干部来讲,大型活动安保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管理标准难统一。参与大型活动安保的学警日常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和相关考核方法。二是教育管理成本高。大型活动安保期间的跨驻点管理不仅增加了上级对一线学警教育管理的难度,而且增加了沟通成本。如2017年我校增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安保期间,从厦门前线指挥部到距离最远的宁德驻点往返车程近1000公里。而安保期间,驻点干部需要与受援单位紧密联系、无缝对接,与学警并肩作战,及时协调沟通、谈心谈话、点名讲评,及时掌握学警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纪律表现和伤病等情况。三是跨驻点管理缺抓手,参与大型活动安保学警的公安基础专业知识、应急处突能力参差不齐,缺乏警务实践经验,纪律意识不够强,需要驻点干部的悉心引导。

因此,如何打破地域、时间限制,将战时学警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安保一线,成为当前各公安院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三、钉住点线面,构建学警教育管理模式

基于以往增援大型活动安保学警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我校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传统结合科技的方法,构建安保学警教育管理“四个一”模式,即“秉承一套理念、健全一个机制、依托一个平台、打造一支队伍”。

(一)高度统一思想,秉承一套理念。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引领下,坚决贯彻落实公安部和浙江省公安厅决策部署,秉承浙江省公安厅“勇立潮头、忠诚担当”的浙江公安铁军精神,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力量。基于大型活动安保期间已探索出的学警思想动态和勤务表现方面的经验,我校开展了一系列“防懈怠、防事故、防违纪、创最佳业绩、创最佳形象”的“三防两创”主题教育活动,明确“100-1=0”的理念,牢固树立“万无一失”的责任意识和“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管住每个学警,看住每个环节,抓住每分每秒,做到“完成任务百分百、严守纪律百分百、确保安全百分百”;培养“留下汗水,留下形象,留下口碑,带回收获,带回成长,带回友谊”的“三留下三带回”意识,向全体参战民警学本领、学技能、学经验,与其他公安院校学警比纪律、比作风、比业务,提升我校远距离作战能力和队伍管理水平。

(二)严格管理规范,健全一个机制。规范大型活动安保期间的驻点管理,健全战时学警考核机制,强化战时思想政治教育与警务化管理基础建设。

1.制度考核引领,压实学警教育管理责任。结合受援单位勤务模式与驻地条件,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我校制定了《增援安保战时警务化管理若干规定》《增援安保战时从严管理“九个严禁”》等一整套管理制度,细化完善各个标准,包括安全保密制度、内务制度、请销假制度等。按照“责任到人,谁的责任田谁负责”的原则,压实责任,以便驻点干部对学警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检查考核等有章可循。将学警考核作为战时学警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制定学警日常考核工作记录表,从政治思想、遵章守纪、业务能力、日常学习、个人奖惩等五个方面对学警进行考核,并规定考核次数,在每次考核之后及时记录汇总。

2.强化党建引领,牢筑战时思想阵地。按驻点学警工作组建立临时党(团)支部,任命优秀团学干部为临时团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优势,定期集中组织开展政治学习、观看专题教育片、上微党课、研讨交流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战时思想政治教育到一线,统一思想,强化学警忠诚意识。凭借组织宣传平台,注重典型个人、团队的战功战绩和感人事迹的挖掘和宣传,牢筑战时思想阵地。2017年,我校增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安保期间,召开临时党(团)支部会议共计115次,组织集体生日会42次,参与受援单位当地公益活动15次。其中,增援南平浦城安保的师生组织了爱心捐赠仪式,用抓获逃犯的奖金和自发组织的捐款购买了大量书籍和文具赠送给驻地学校和贫困学生,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及群众的高度赞扬。

(三)强化远程管控,依托一个平台。我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阿里巴巴钉钉软件在企业信息安全及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加密功能,确保了增援大型活动安保学警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安保期间信息报送的保密性。在学警指挥部利用钉钉软件搭建战时远程学警管理工作平台,打通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物理屏障,实现了学警队伍教育管理的虚拟扁平化,打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受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提高战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有效推进了战时警务化管理的贯彻落实。

1.协同警务化管理实效性。驻点干部利用钉钉软件狠抓学警战时纪律作风,实时发布指令,查看学警定位、点名签到、工作日志、请销假流转审批等情况。学警只要携带手机,就可以在钉钉上直接点击完成人员定位、执勤签到、请销假等,大大缩减了时间成本。

2.协同思想教育精准性。驻点干部利用钉钉视频会议、工作日志等功能,与学警开展“零时差零距离”的谈心谈话,总体上把握学警思想动态、生活状况、身心健康和伤病情况等,并能及时对有思想波动的学警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定期召开学警思想动态会议,研判并采取进一步措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协同检查管理时效性。利用钉钉平台开设“战时光荣榜”和“曝光台”专栏,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及时汇总学警战时状况,激励学警积极表现,择优进行通报表扬,择劣曝光问题短板,严防发生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片区工作组负责人通过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执勤岗点进行突击检查,通过钉钉工作群将驻点巡查、岗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每日通报,不仅可以实现检查结果数据化,也可以起到引以为戒的作用。此外,加强工作保密性,在保证信息传递及时的同时,通过钉钉加密功能传送重要文件,可以有效防止机密信息泄露。

(四)落实教育管理,打造一支队伍。安保期间,学警的思想动态、勤务工作、后勤保障以及纪律作风等都离不开驻点干部的带班指导与检查管理。无论是考核办法还是临时党(团)支部,脱离了驻点指导带班就将形同虚设,无法形成教育管理合力。我校增援安保的驻点干部基本由学生工作处干部抽调组成,具备学生辅导员工作经验,能够较好地掌握学警思想动态与教育管理方法。

1.发挥思想教育优势。驻点干部以身示范,与学警同吃同住同勤务,一定程度上消除学警的失衡不满情绪。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动员会和点名等开展战时思想政治教育,提振士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把握学警思想动态,有效保障了学警在紧张工作之余能够及时调节心理平衡,增强承受能力,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

2.落实驻点管理职能。在日常管理上,组织开展体能训练、队列训练、内务检查,做到养成不放松、训练不掉队,将学校的优良作风带到安保一线,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强化自我警务化管理意识。在指导带班上,做到“岗前、岗中、岗后”的点评教育,尽可能第一时间排查学警人身安全隐患问题,如个别地方因警力不足存在单警执勤的情况,驻点干部通过检查管理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确保以“零差错、零事故、零违纪、零投诉”的高标准完成各项安保任务,展现浙江公安铁军风采。

四、结语

虽然运用科技手段能有效促进工作落实,但大型活动安保期间的学警教育管理从本质上离不开驻点干部的辛勤付出。如果没有驻点干部深入学警队伍,开展思想教育,严格落实警务化管理的优良传统,科技强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辅以科技手段的同时,公安院校学警队伍需要继续发扬大型活动安保期间的优良传统,依托“秉承一套理念、健全一个机制、依托一个平台、打造一支队伍”的模式来落实战时思想政治教育与检查管理工作,以严明战时纪律,确保大型活动安保学警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1]满炫.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大型安保活动为载体[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3(3).

[2]李巍.公安院校学生参加大型活动安保组织管理之评述——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参加亚运会安保为例[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3]公安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公安教育,2013(1).

[4]傅海燕.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警察院校管理模式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6).

[5]许瑞芳,高国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4(8).

[6]孙彦钊,王彪.利用钉钉构建高效辅导员工作网络管理平台的可行性探析[J].科教导刊,2016(7).

猜你喜欢
驻点公安院校警务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基于游人游赏行为的留园驻点分布规律研究
完全催化壁驻点高超声速流动加热地面模拟方法研究
环球警务专访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利用远教站点,落实驻点干部带学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