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2018-03-13 12:31王菁菁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本思想历史经验中国化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传入中国已经有上百年的歷史,在这期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途径是通过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保证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些历史经验值得深入研究与继承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他与中国实际国情想结合,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建设改革和革命的实践目标是契合一致的。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要最终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就必须以马克思的思想为指导,走苏联的道路,实现“以暴制暴。”毛泽东指出: “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深刻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形态、阶级情况等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实践与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和动力,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制订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2]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革命手段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作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完成了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说到底就是通过革命手段,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时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实现手段和方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中国化,实现了人民的当家作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阶段性任务和历史进程。因此,实现人民的当家作主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模式失败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从而改革不合理的经济、政治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实行对外开放,从而扫除阻碍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和制约,改变广大人民群众的贫困状况。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之一是:“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3]这种富裕是指人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思想的提出,使得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走上了顺利发展的道路。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中国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具体实现形式和表现方式。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促进人自身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所以改革开放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马克是主义思想中国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阶段性目标,是走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逐渐消灭剥削和两级分化,使得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共同成果。

三、马克思主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内在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促进人民群众的民主、自由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实现途径和基本的落脚点,使得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具有新的“实现范式”和“实现形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本化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胡锦涛同志在科学发展观中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新的飞跃。“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使得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从“隐形”主线变为了“显性”主线,从历史的“后台”走向了“前台”。他要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的成果由人民来享受,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科学理性和人文价值的辨证统一,实现了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结合和统一,实现了生产力维度与人的价值维度的融合和统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内容。

四、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保证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主体和领导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实际承担者和坚强的组织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根本保证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和机制。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能够使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至高点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使得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不断获得新的活力与生机,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不断更新思想理念,不断与时俱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促进中国共产党不教条、不僵化、不保守的有效举措。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契合,进一步使得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互动中得以彰显,不断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战略任务,他从不同方面保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注 释】

[1] 毛泽东书信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3.5-6.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0.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6.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 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 王浦勋,李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6] 郭建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 薛德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40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陈述.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和决策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 吴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王菁菁(1983—)女,江苏淮安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组织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人本思想历史经验中国化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人本思想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学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