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硒源及添加水平对肉鸡的影响研究

2018-03-16 11:27易四凤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饲粮肉鸡中毒

文│易四凤(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

齐德生 张妮娅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

易维学(湖北宜昌职业技术学院)

硒是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硒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国际上公认饲料、牧草中硒含量≤0.05毫克/千克为缺硒区,而我国约有2/3的地区属此类,在这些区域种植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等)硒含量严重不足,且居民对硒的整体摄入水平也偏低。大量研究报道,缺硒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饲料中需额外添加一定量的硒,以提高动物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发挥更高的生产性能。然而,硒也是一把双刃剑,用量控制不当,硒过量极易引起机体中毒,特别是富硒食品行业的兴起,导致当前使用高硒现象十分普遍,对环境及动物健康构成较大潜在威胁。因此,确定硒在饲料中的最适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对肉鸡硒毒性作用的报道较少,而本试验拟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亚硒酸钠(SS)和富硒酵母(SY),研究SS和SY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观察肉鸡临床症状,以比较SY和SS的应用效果。探索硒在饲料中的适宜含量及过量硒会对肉鸡的健康会产生哪些危害,为实际肉鸡生产中,对硒营养的正确应用及绿色富硒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一、 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饲料级亚硒酸钠:Na2SeO3,硒含量:1%。

饲料级富硒酵母:总硒含量1000微克/克。

2.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健康的艾维因肉仔鸡330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11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加任何硒的基础饲粮(测得硒的含量为0.10 毫克/千克)。其为参照美国NRC(1994)营养需要配制的粉状配合饲料,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组处理 1、2、3、 4、 5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5、0.30、1.00、5.00、10.00毫克/千克 SS(以硒计)的试验饲粮,处理 6、7、8、9、10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5、0.30、1.00、5.00、10.00毫克/千克 SY(以硒计)的试验饲粮。

3.饲养管理。本试验在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代谢室进行,试验鸡采用地面分笼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前将鸡舍、鸡笼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整个试验期为7周,分两阶段进行(2~4周、5~7周),前一周试验鸡喂正常饲料进行育雏处理,第1周末开始正式试验。试验期间每天观察鸡群健康与精神状况,记录室内温度、湿度等。7日龄新城疫滴鼻点眼,14日龄和21日龄分别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

二、测定指标与方法

1.生产性能。饲养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详细记录每天的采食量。分别在第7天、第28天、第49天清晨空腹称重,以重复为单位记录两阶段各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克/天)和料重比(日采食量/日体增重),并记录各组的死亡淘汰量。

2.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测定。分别在第28天和第49天从每个处理中随机取6只鸡,颈静脉采血,血液于4000转/分钟离心15~20分钟,取血清,放入-20℃冰箱中保存待测。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丙二醛(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采用DTNB比色法测定。

3.数据处理。试验数据经Excel 2007初步整理后,再运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邓肯氏多重比较,以P<0.05为显著水平,试验数值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三、结果与分析

1.肉鸡临床表现。试验期间,各试验组均未有死亡淘汰现象。但从日常的观察来看,饲粮中添加5.00毫克/千克的SS和10.00毫克/千克的SY,第49天肉鸡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临床表现为采食量降低、精神状态沉郁、生长速度缓慢;SS添加到10.00毫克/千克时,第28天肉鸡就同样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在第49天症状加重,临床症状表现为消瘦,羽毛蓬乱、脱落,低头,闭眼,精神萎靡,食欲降低,运动失调,不愿活动等。

2.不同处理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由表2可知,第28天,处理5、1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肉鸡的ADG(P<0.05),其他各处理组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49天,处理4、5、9、10较对照组肉鸡ADG分别降低了16.99%、30.66%、3.67%、18.35%,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他各处理组较对照组肉鸡ADG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处理7的ADG最高。

由表3可知,第28天,处理5较对照组肉鸡F/G显著提高(P<0.05);第49天,处理4、5、9、10组料重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各处理组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处理7的F/G最低。

3.不同硒源及硒水平的各处理组对肉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由表4、5可知,第28天,处理2、3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处理组的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9日龄时,处理5、6、9的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10的GSH-Px活性低于对照组且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处理组的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由表4、5可知,28日龄时,处理2、3、6、7的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4、5、10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处理5的MDA含量最高,其他各处理组的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9日龄时,处理4、5、10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9的MDA含量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处理组的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从表4~5可知,28日龄时,各处理组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9日龄时,处理1、6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3、4、5、9、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物质)

四、讨论

1.不同硒源及水平对肉鸡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硒在动物生命活动中对动物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硒虽是必需微量元素,有预防癌症的作用,但稍微高于有益需求水平就会产生毒性。硒的化学预防作用为饲粮硒含量在1~3毫克/千克,慢性硒中毒在3~5毫克/千克,且当大鼠饲喂含硒量16毫克/千克时,几乎无一存活。

2007年,王华丽等研究并报道连续灌胃剂量为6毫克/千克 bw的亚硒酸钠,明显抑制小鼠的生长,并对肝细胞造成损伤。邓桦等调查发现,广东省某鸵鸟养殖场由于饲养员盲目添加硒,使饲粮中硒的添加量高达4毫克/千克以上,长期饲喂引起鸵鸟硒中毒。而本试验饲粮硒的添加量在0.15~0.3 毫克/千克时,可促进肉鸡生长发育,发挥其营养性,对肉鸡健康产生积极作用;但长期高剂量(5.00、10.00毫克/千克)添加,可抑制肉鸡的生长发育,进而表现为消瘦、羽毛脱落、精神萎靡、运动失调等表观中毒症状,对肉鸡的健康产生危害作用。2001年Kim等报道,饲粮中SS与SY添加量大于5.00毫克/千克时均具有毒性,且SS致硒中毒更迅速。从本试验期间硒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及饲料中硒添加量来看,高剂量SS(10.00毫克/千克)致使肉鸡出现严重中毒症状,而同剂量SY(10.00毫克/千克)仅表现出轻微中毒症状,说明SS对动物机体的毒性更强,且因硒的有益剂量和毒性剂量之间范围狭窄。因此,SS对动物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更大。

2.不同硒源及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含硒的脱碘酶介导甲状腺激素的形成和降解,可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平衡,因此,缺硒可使动物体内生长激素合成量的不足,进而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

表2 不同处理对肉鸡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表3 不同处理对肉鸡料重比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15、0.30毫克/千克的SS和SY,有提高肉鸡ADG和降低F/G的趋势,且同水平的SY比SS的效果好,但均未产生显著的差异,说明添加低剂量硒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生产成本。陈忠法等也证实了0.10~0.30毫克/千克的SS和有机硒(赛乐硒)使肉鸡的总增重和采食量有所提高,但并无显著差异,只是饲料转化效率有显著提高。Wang等同样报道,饲粮中添加不同硒源并未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但Mahmoud等则认为,有机硒不仅能显著降低肉鸡F/G,还能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此外,田金可等还报道日粮中添加同水平的酵母硒和亚硒酸钠进行组间比较时,SY在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方面要优于SS。从以上历来研究报道来看,低剂量硒均能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只是提高程度稍有不同,这可能与试验条件、试验动物品种、试验季节以及试验期长短不同有关。

本试验,当饲粮中两种硒添加量达到1.00毫克/千克时,均降低ADG和提高F/G,但无显著性差异;而添加量达到5.00毫克/千克和10.00毫克/千克时,两种硒均能显著降低肉鸡的ADG和提高料F/G,且同水平的两种硒源,SS比SY对平均日增重的降低趋势更明显。孙汉昌等同样报道,雏鸭饲喂含硒8.00毫克/千克的饲粮,15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30日龄时平均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

本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硒,从试验鸡的ADG、F/G等指标来看,说明低剂量SY和SS可以促进肉鸡的生长,但两种硒源之间无明显差异;而长期摄入过量硒(1.00毫克/千克),对肉鸡并没有发挥促生长效应,当供给高剂量硒(5.00、10.00毫克/千克),则明显抑制了肉鸡的生长发育。

3.不同硒源及水平对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硒是GSH-Px发挥活性的重要组成成分,该酶是通过清除H2O2,将脂氢过氧化物(ROOH)还原成相应羟基化合物(ROH),从而减轻细胞膜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作用以及ROOH分解产物引起的细胞损伤。SOD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此酶可有效地清除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并能稳定细胞膜,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MDA是脂质过氧化代谢的毒性终产物,其含量直接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速率和强度,可间接反映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王兴华等报道,肉鸡血清中GSH-Px活性、SOD活性和MDA含量随硒源和硒水平的变化规律与肝脏组织中GSH-Px活性、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规律完全一致。胥保华等也发现,肉鸡血清、肝脏和肌肉组织中GSH-Px活性、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规律完全一致,说明机体血清和不同组织的抗氧化机能高度统一。

因此,本试验选择测定肉鸡血清中抗氧化指标来探索不同硒源及水平对肉鸡的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且发现添加0.15、0.30、1.00 毫克/千克3种水平的两种硒源,机体血清中GSHPx活性和SOD活性显著升高,机体内自由基和ROOH能够及时清除,0.30毫克/千克时血清中MDA含量降低到最低水平。而添加高剂量5.00毫克/千克、10.00毫克/千克两种水平的SS和SY,后期机体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导致机体的抗氧化系统严重受损。

本研究还发现,同水平的SY组GSH-Px活性均略低于SS组,但均不显著,Mahan(1996)通过试验也得出同样的结论。而高建忠等报道,添加有机硒,仔猪中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添加的无机硒组。因此,硒在动物体内对机体的抗氧化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但单从本试验中MDA含量和SOD活性来看,高剂量SS组的抗氧化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同水平的SY组。

表4 不同处理对肉鸡前期血清中GSH-PX、SOD和MDA的影响

表5 不同处理对肉鸡后期血清中GSH-PX、MDA和SOD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肉鸡饲粮两种硒源低剂量添加可以改善机体的抗氧化功能,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过高剂量添加会对机体抗氧化系统造成损害。但因硒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且不同形态硒的代谢途径也不相同,因此对硒的作用机理和硒的中毒机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肉鸡饲粮中硒的最适含量。微量元素硒作为动物促生长添加剂,高剂量添加会造成硒过量,而过量硒一部分在动物体内蓄积,极易发生硒中毒;另一部分随粪便、尿液、气体排出体外污染环境。本试验基础饲粮中硒的本底含量为0.10毫克/千克,考虑本底含量从试验中可得出肉鸡饲粮硒的最适含量为0.25~0.40毫克/千克;添加量达到1.00毫克/千克对肉鸡并没产生营养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过量添加既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五、结论

饲粮中添加0.15、0.30毫克/千克的SS和SY,增加了肉鸡全期ADG,降低了F/G,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改善了肉鸡的抗氧化功能,且SY组的作用效果好于SS组,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当饲粮中添加1.00毫克/千克的SS和SY,并没有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反而稍有降低趋势,说明过量硒既不能发挥促生长效应,又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考虑饲料基础硒含量,建议肉鸡饲粮中硒的最适含量为0.25~0.40毫克/千克。

饲粮中添加5.00、10.00毫克/千克的SS和SY,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降低生产性能、损害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并出现了严重的硒中毒症状,且SY毒性较SS毒性弱。因此,SS对动物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更大。

猜你喜欢
饲粮肉鸡中毒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肉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中毒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