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重视人才强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2018-03-16 01:34蒋琪泰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西农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惠农泰和县全县

文|蒋琪(泰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近年来,泰和县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县绿色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发展呼唤“新农民”

泰和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著称,是全国首批50个商品粮、商品牛基地县之一,并荣获“全国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

泰和县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入开展政策支持、标粮建设、科技促进、高产创建、良种推广、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应用、防灾减灾、农资整治等十大粮食增产行动,有效地克服了气候异常、病虫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全县粮食播面132.922万亩,平均单产423.75公斤,总产56.326万吨,粮食播面得到稳定,单产显著提高,总产持续攀升,实现“十四连丰”;同时,充分发挥丰富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着力调优品种结构,促进提质增效,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种植品种由高产型向优质型转变,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其中优质稻达60%;二是追求目标由高投入、拼资源、夺高产向绿色生态、轻简节本、提质增效转变;三是实现细碎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全县开展绿色水稻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达335家,建立绿色水稻生产基地336个,基地面积达5.6万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深深感受到人才强农的重要性。

创新方式培育“新农民”

“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前者可奔小康,还能致富,后者最多只能勉强养家糊口。”这是在泰和县万合镇集义村,培训教师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义进行授课的内容。

2017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泰和县开展6个培训班,即:果业(井冈蜜柚)2个班80人;畜牧业2个班80人(其中1个班为精准扶贫);种植业2个班80人。他们采取优先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中遴选,并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围绕特色富民产业,重点推进泰和乌鸡、井冈蜜柚、绿色水稻、有机蔬菜、有机茶叶、特色药材等产业内的经营主体培训,进一步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培训内容涵盖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教育与礼仪,强农惠农政策解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化建设,农村土地经营确权政策,种养业技术指导等等,并且组织前往井冈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泰和县农业龙头企业、美丽乡村建设点等地参观学习和实践操作。通过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加强与扶贫攻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重点推广“师带徒”、“传帮带”等实训模式,提高培育质量和效果。

“新农民”播种新希望

目前,全县省级示范社5个,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有10个,正在重点扶持泰和县丰颖稻业农民合作社、蜀江茶叶合作社、西昌凤翔乌鸡养殖合作社、泰和县白凤甜桔合作社等5个精品合作社的示范创建和5个家庭农场示范创建。2017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1家,累计706家,新建合作社联合社2家;新增家庭农场65家,累计437家;新增专业大户105户,累计1506户。泰和县嘉农惠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率先在江西省成立了江西省联合会泰和分会,有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举措;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将使农业成为收入稳定的职业,其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三农”,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新型职业农民,是榜样,也是目标。

猜你喜欢
农惠农泰和县全县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中)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下)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上)
脱贫攻坚图片展·泰和县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泰和县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措施与成效
泰和县活立木拍卖销售关于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方法的探讨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