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发生压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8-03-16 05:08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5000高翠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胎膜压疮体位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5000)高翠红

压疮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加强对压疮预防及护理尤为重要。剖宫产术后压疮现象的发生率较低,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见术后压疮现象发生[1]。本研究就剖宫产术后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并发生术后压疮者28例进行研究,患者就诊时间均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患者均可见骶尾部、两侧髂骨不同程度的皮肤破损、发红、水泡等症状;产妇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7.9±3.0)岁。

1.2 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的可能相关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2 结果

本组患者发现压疮后均及时协助翻身,并保持床铺、衣服清洁、干燥,并利用碘伏对皮肤破损部位进行涂擦,同时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及营养支持;患者压疮部位均在5d左右结痂痊愈,且无再次压疮发生。且总结术后压疮发生的可能相关性因素主要为术后体位、理化因素刺激、镇痛泵使用、胎膜早破等。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2],持续压力及机体组织压力耐受性是压疮发生的两项常见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体位、理化因素刺激、镇痛泵使用、胎膜早破等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压疮发生的常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3.1 剖宫产术后压疮原因分析 ①术后体位。剖宫产术后通常需去枕平卧6h,且需在切口部位放置沙袋,以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同时受导尿管、输液管、麻醉导管等的限制,极易促使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垂直压力作用,进而极易造成组织不可逆性损伤,引发压疮。且部分产妇体重过重,术后移动或更换卫生垫时往往需进行拖、拉等处理,及时导致皮肤与床单造成摩擦,损伤皮肤角质层,同时受汗液、血液等的刺激,进而极易引发压疮。此外,平卧位后需取半卧位,身体重心位于骶尾部,极易影响皮肤血液循环,从而引发压疮。②理化因素。患者皮肤长时间受潮湿、分泌物、摩擦等理化因素的刺激极易对皮肤耐受性造成影响;且手术室及病房内多采用一次性床单,其耐受性、吸收性均较差,容易引发压疮现象。③镇痛泵使用。本组28例患者术后均常规使用镇痛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主动活动次数,促使患者长时间处于仰卧位,皮肤受压时间延长,进而极易引发压疮。④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后,产妇需绝对卧床休息,直至胎先露平坐骨棘后方可下床活动,且卧床时需适当抬高臀部,故而极易造成局部剪切力与摩擦力增大,促使压疮的发生率增加。⑤其他因素。产妇精神过于紧张,对疼痛较为敏感,担心活动时造成切口疼痛或开裂而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此外,全身营养不良、水肿等均可能会导致压疮现象发生。

3.2 护理措施 ①易患人群评估。医护人员需及时对剖宫产产妇进行评估,对肥胖者、合并有妊高症者、体质虚弱者、耐受力差者、对疼痛敏感者需进行重点监护。②健康宣教。术前,护理人员需重视对患者健康宣教,提高产妇的依从性与配合度,定时翻身,保持床单、衣物干净、整洁,尽可能减少压疮现象发生。③缩短局部受压时间、减少摩擦力与剪切力。护理人员需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压力。同时术后取半卧位时可协助患者适当更换体位。术后护理人员还需合理地对导尿管进行固定,并留适当的活动空间,以便患者术后活动。同时为减轻患者疼痛感,翻身取侧卧位时可在患者背部垫适当大小的软垫,在减轻腹部切口疼痛感,减轻骶尾部压力。护理人员还需叮嘱患者及其家属翻身时不可拖、拉、拽。此外,可利用病床的升降功能抬高缓和膝部,以避免患者因身体下滑而增加机体与病床的摩擦力,减小压疮风险。④皮肤清洁干燥及营养支持。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及其家属确保患者皮肤干燥、清洁,及时协助患者更换会阴垫,并利用柔软的干毛巾对皮肤进行擦拭,擦洗时动作需尽可能的轻柔,避免擦伤皮肤。此外,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营养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饮食指导,以调整患者机体营养状况。

综上所述,导致剖宫产术后压疮发生的原因较多,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防治压疮发生的关键。

猜你喜欢
胎膜压疮体位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