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渊明为题材的三类绘画研究

2018-03-16 07:44许杨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期
关键词:李公麟题画陶渊明

许杨

摘 要:在绘画领域,陶渊明成为众多画家钟爱的创作题材。现存关于陶渊明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陶渊明的肖像画;第二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三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

关键词:陶渊明;绘画

陶渊明凭借其高风亮节、超凡脱俗的纯洁形象,自晋宋之后成为我国历代文人士大夫推崇的楷模。陶渊明居庙堂之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处江湖之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凡脱俗。在文人士大夫的心中,陶渊明俨然成为人们标榜的楷模形象。陶渊明弃官归田,这是众多文人士大夫不敢为之的举动。于是,他们只能通过笔墨,将对陶渊明的仰慕与推崇倾注于画面中。或自为标榜,或推崇追怀,或有所寄托。

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从现存画作和跟随画作产生的题画诗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肖像画,主要描绘的是陶渊明本人的图像;第二类是依据他的作品所作之画,主要取材于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第三类是故事图,主要取材于陶渊明的趣闻轶事,如葛巾漉酒、采菊嗅菊、虎溪三笑等。

一、以陶渊明本人为题材的肖像画

陶渊明最早的一副肖像画是唐朝郑虔所画的《陶潜像》,可惜的是,这幅《陶潜像》今已不存,我们不能从直观的画面中了解画中的最早渊明形象。唐朝陆耀所作的《六逸图》,画中共描绘了六位高士,每位高士旁边均有题名与故事提要。其中,一高士图旁题有“葛巾漉酒”四字,这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陶渊明葛巾漉酒的故事传说。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此高士为陶渊明。

宋朝时,文人画家更加推崇陶渊明,苏轼更是说“只渊明,是前生”,他将自己看作是渊明的化身。从现存的大量文献来看,陶渊明在绘画领域也成为宋代画家喜爱的题材。虽然有很多画作现已不存在,但我们可通过现存可考的题字和题画诗了解这一盛况。从文献记载来看,宋代已有众多陶渊明的肖像画。部分创作渊明画像的画家难以考证,但从题画诗来看,这些画作确实存在。比如,南宋王十朋题咏过的《渊明画像》,其画家不可考,但从王十朋留下的题画诗《观渊明画像》来看,此画现虽已不存,但至少表明王十朋见过。从明代宋濂《文宪集》卷十三《题渊明小像卷后》“右龙眠居士所画渊明小像卷,巨公名人题赞于后,发挥其出处者甚备,固不必置辞于其间。”文字记载可证明,李公麟也曾画过陶渊明画像。南宋梁楷也绘有《东篱高士图》,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据文献记载,梁楷所画渊明肖像图不止这一幅,他还创有《渊明图小绢画》。

至元朝时,绘画领域的陶渊明画像创作有一种趋同现象,陶渊明的形象逐步定型,基本上都是头戴葛巾,身着宽袍,体型微胖,手持黎杖,面朝向左。后世人们,只要看到头戴葛巾等以上描绘的外貌特征,都会大胆推测此人是不是陶渊明。这一时期,创作肖像画的代表性画家为钱选。钱选为宋朝遗民,在同乡赵孟頫的关系下,本可以入仕元朝,但他选择归隐,过上了陶渊明般的隐逸生活。钱选也常以渊明“自况”,钟爱创作渊明为题材的画作,创作了大量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画作。其《柴桑翁像》、《扶醉图》是元朝最有代表性的陶渊明肖像画。

到明代时,画家在审美趣味世俗化和追求个人情性的影响下,在创作陶渊明题材的绘画时,带上明显的个人色彩。此时的陶渊明肖像特征与以往的头戴葛巾,身穿宽袍,细目长须,体型微胖形象有所区别:王仲玉《靖节先生像》中,描绘的陶渊明是头戴风帽,身穿长袍,手中持版,自右向左行走的样子;周位《渊明逸致图》中,陶渊明虽然也是头戴葛巾,身穿宽袍,但袒胸松带,醉态十足,需右一人搀扶行进,与手植黎杖的定型化形象大大不同。另一位大画家陈洪缓多次以陶渊明为题材进行创作,以寄托自己对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之意。其中“空汤瓶”是最有代表性、独创性的一幅。画中陶渊明改为坐姿,身体微侧,倚靠在石边,石上放着空酒壶,杖黎放在地上,而不是像以往一样持杖而行,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

二、以其文学作品为题材的一类绘画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作品内容也经常被文人画家作为绘画创作的题材展现在画面上。此类绘画作品主要取材于《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本人形象在画中既有被省去的,也有作为画面元素出现的。

1、以《归去来兮辞》为题材的一类作品

《归去来兮辞》作于渊明辞官归里之初,字里行间都跳跃着渊明回归田园,回归自然的喜悦,闪耀着渊明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

宋代李公麟钟爱以《归去来兮辞》作为绘画创作的题材,代表性画作有《渊明归隐图》。李公麟结合《归去来兮辞》,以段落组图的方式将渊明归去来分为七个片段,创作时将画面依次展开。李公麟在性格上与陶渊明有许多相似之处,十分喜爱创作陶渊明题材的绘画,并寄托自己的志趣于其中。据《宣和画谱》卷七记载,李公麟绘有两幅《归去来兮图》,后世众多画家模仿李公麟,创作了相近的《归去来兮图》。除《归去来兮图》外,李公麟还钟爱创作《莲社图》,跟随者也众多。因此,李公麟也就成为在绘画领域中以陶渊明为题材的里程碑式画家。在李公麟之后,后世画家选材和构图均学习李公麟,李公麟也就成为后世画家绘制渊明题材画作的学习母本。

元朝时期的钱选也绘有《归去来图》,描绘的是他乘船归来时的情景。另一位大画家赵孟頫也有这一类的作品,如《渊明归去来辞》。钱选和赵孟頫两位画家,与渊明身世相似,常以渊明“自况”,十分推崇渊明,自画自题,在画面上题咏了相应的题画诗。在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等文献中保留了一些诗作。

明朝时期李在、马轼、夏芷合作创作了一幅《归去来兮辞图》,也是据《归去来兮辞》分为几个段落展开创作而成,画风同中存异。

2、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一类作品

取材于《桃花源记》的作品很多。这类画作主要描绘《桃花源记》中的场景、环境,并没有描绘陶渊明。

根据现存作品以及一些文献记载,南宋时期的赵伯驹、赵伯骊、马和之、李唐都曾经画过《桃源图》。其中,李唐的《桃源图》设置了渔人与桃花源中人拱手相见的画面,画面场景有生活气息,人物塑造很是自然。

元朝王蒙绘制的《桃源图》构图巧妙,通过画面我们仿佛身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同时也让我们体悟到王蒙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无限向往。

《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成为画家创作时热衷的题材,离不开他们与渊明相似的身世、遭遇,并被渊明独特的人格魅力折服的原因。

三、以其趣聞轶事为题材的一类绘画

关于陶渊明趣闻轶事的记载有很多,最为有名的是“葛巾漉酒”、“采菊”、“虎溪三笑”。以渊明的趣闻轶事为绘画创作的题材,是作者对陶渊明闲适洒脱生活的向往。

明朝丁云鹏《漉酒图》中,陶渊明正与一童子一起撑开葛巾,神情专注地漉酒。另外一个童子双手抱着酒壶往葛巾上倒酒。

唐寅《采菊图》中,陶渊明头戴葛巾,身着鹿被,衣带飘逸,目光有神,手捧菊花的童子紧随其后。

明代朱见深创作的《一团和气图》,画面内容取材于陶渊明与道士陆静修、和尚慧远“虎溪三笑”的故事,三人分别象征了“儒”、“释”、“道”三种不同的思想,通过绘画创作将这三种形象合而为一。

四、总结

陶渊明洁身自好,超凡脱俗的独特魅力,为历代文人士大夫追崇、标榜。其亲近自然的归隐生活以及诗文作品成为画家抒发个人精神追求与理想人生的创作素材。这些文人画家大都身处乱世或朝代更替的动荡时期,与渊明有着相似的身世遭遇,因此更能与渊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理解渊明,对陶渊明归隐的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于是,画家在绘画领域不断地描绘他,题咏他,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李公麟题画陶渊明
宋 李公麟 五马图卷
李公麟《五马图》首度公开亮相
你好,陶渊明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直抒胸臆,寄情于画
本期拉页
如何鉴赏题画诗——以2019年高考试卷中的陈与义诗三首为例
坚持不懈的李公麟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明 徐枋题画诗》
《陶渊明 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