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2018-03-17 08:07王存娥吕茕杨延宁
价值工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普通高校互联网+

王存娥+吕茕+杨延宁

摘要:“互联网+”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网络关键词,它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本文介绍了“互联网+”的概念,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一些设想。

Abstract: "Internet+" is the most popular keyword on the Internet in this year, which is a new form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riven by knowledge-based society innovation 2.0.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net+" is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in general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Finally, ideas of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general university library are provided.

关键词:互联网+;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Key words: "Internet+";general university;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s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8-0114-02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互联网+”的阶段,也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1]。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运行的冲击和影响很大,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学界的一次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里文献信息中心,它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要以服务广大师生为根本任务,“互联网+”带给高校图书馆的不仅仅是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运行,更重要的是一种服务理念的转变[3-4]。我国普通高校数量巨大,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重点院校充足的经费保障,在此背景下,普通高校图书馆更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带来的观念转变,合理处理面临的问题,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更好的为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发展提供信息服务[5-8]。本文探讨“互联网+”环境下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1 “互联网+”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

1.1 普通高校图书馆对高校教学、科研一线教师的信息服务现状

一方面一线教师平时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去图书馆的时间较少[9];另一方面由于校园网的普及,图书馆藏电子资料的增多,數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大多数高校教师都在家里查阅图书、文献资料,真正去馆藏获取信息的教师比例越来越低,借书的教师越来越少。

1.2 普通高校图书馆对高校学生的信息服务现状

历史上,高校图书馆一般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规模和藏书量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尺,但目前,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多元化,去图书馆查资料和借书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在大多数本科生心中,去图书馆就是上自习,因为图书馆的自习室比较安静,一般都配备了中央空调,所以才出现了图书馆占座现象,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个自习的位子,功能相对弱化成自习室,而与图书馆本身的职能相去甚远。

1.3 普通高校图书馆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服务现状

在高校,因为图书馆一般都配备大、中、小型会议室,行政管理人员去图书馆往往是参加一些会议,可以说,几乎没有多少行政管理人员主动的到图书馆获取信息,在“互联网+”的时代,普通高校图书馆的智库作用对行政部门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一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普通高校图书馆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功能弱化为会议室。

2 “互联网+”普通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在高校职能部门中的地位不高

与教学、科研、研究生、人事等部门相比,图书馆在高校的地位相对较低,在学校一些领导以及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图书馆只是一个辅助单位,没有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等部门重要。因此,学校行政部门对图书馆的参与不足,通常是图书馆主动服务,行政部门被动接受,反过来更降低了图书馆在学校各部门的地位。

2.2 图书馆成为信息孤岛,与学校各部门联系不紧密

图书馆在履行信息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出现了需求、服务和管理三个层面的分离和异位,形成了图书馆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10],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了解教师、学生最需要什么资源;师生不知道图书馆具备什么资源,不知道从图书馆可以获取哪些资源。

2.3 图书馆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利用率低endprint

目前,圖书馆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仍然是传统的馆藏图书占主导地位;数字资源体系不够完善,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对多数教师来说,图书馆就是个借书的地方,对多数学生来说,图书馆就是自习室,近年来出现的很多高校开学前学生通宵排队占座这个现象。学生占座,并不是为了图书馆的图书、数据资源,而仅仅是为了有一个看书学习的座位,占座现象在很多高校很普及,引人深思,应该引起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注意。

2.4 图书馆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图书馆职能单一

目前部分馆员思想缺乏前瞻性与理论高度;政策水平低;工作上重信息收集,轻信息分析,对国家大政方针信息捕捉敏感度低;纠缠于图书馆借书与还书的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继续学习提高,对国际、国内大事没有深度分析与研究的时间与能力。“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的思想根深蒂固,但随着“互联网+”的到来,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需求,图书馆沿袭这样单一的服务职能的观念显然落伍了。

3 “互联网+”环境下提高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设想

3.1 建立基于图书馆的高校智库团队,提高图书馆在高校的地位

一方面,建立一个从学校领导到党政机关、学院的智库团队,团队由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党政机关、后勤工作人员等组成跨部门、跨专业的研究团队。分专业、分领域做好相关决策的调研、分析、报告,探讨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学校党政机关工作的关系,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具有针对性,有助于高校在校园规划、引人用人、学科发展等领域各方面的决策,奠定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决策中的信息服务地位。另一方面,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奖励、基金资助、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从而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

3.2 强化服务理念、加强图书馆与教学、科研部门之间的联系

图书馆应该主动加强与学校教学、科研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可以在图书馆和党政、教学科研、后勤部门之间设立信息员,保证用户和图书馆之间信息渠道的畅通,信息员向图书馆直接反馈一线师生的信息需求,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主动了解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储备用户最需要的信息资源,同时,也要帮助用户提高信息检索和文献获取能力。图书馆要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组织和沟通信息员的工作,通过信息员向一线部门推送最新的藏书和数字资源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交流平台,加强图书馆和一线师生的联系利用校园网公告、学校OA系统、微信群和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11],实时发布图书和数据库资源以及图书馆的各种学术活动等信息,尤其是QQ和微信已经成为师生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最主要沟通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及时的将图书馆和师生联系起来,构建点对点的信息互动。

3.3 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完善的数字资源体系

对普通高校,在有限的财力下要合理配置数字资源的质与量。图书馆要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围绕教学、科研,优化数字资源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专业设置以及学科特点来购置图书和数字资源;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来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数据库建设;及时更新馆藏文献,大量补充互联网上的免费数字资源;打破自然馆、社会馆的人为割裂,适当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和质量。

3.4 提高馆员专业素质、扩大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互联网+”普通高校开拓创新的契机在哪里呢?我们认为,高校图书馆要想赶上互联网浪潮,通过引进人才或者加强现有馆员的交流学习,采用继续教育方式提高馆员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在高等院校里获得知识形象和学习课堂的认可,改变自己的职能:由以提供资料为主的服务走向以提供教育为主,缩小服务职能,扩大教育职能,把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12],提升图书馆的知识形象,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求知创新的学习场所。

4 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普通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带来的观念转变,积极处理面临的问题,通过建立图书馆的高校智库团队,提高图书馆在高校的地位;强化服务理念、加强图书馆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完善的数字资源体系;提高馆员素质、扩大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等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更好的为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就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印发《指导意见》[EB/OL].

[2]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

[3]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4):63-70.

[4]张晓广.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发展[J].信息通信,2015(10):175-178.

[5]蒋萌.“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创新与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6(3):92-96.

[6]罗绘秀.“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5(11):25-27.

[7]周建芳,刘桂芳,沙玉萍.“互联网+”视角下图书馆创新的逻辑与行动[J].图书情报工作,2015(9):26-32.

[8]程焕文,黄梦琪.在“纸张崇拜”与“数字拥戴”之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图书馆论坛,2015(4):1-8.

[9]伏广红.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J].现代情报,2007(6):74-76.

[10]杜杨芳.现代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工作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1):152-154.

[11]吴宇芬.“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探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182-185.

[12]赖毅.“互联网+”驱动下的图书馆多元化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0):23-27.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普通高校互联网+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