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2018-03-17 08:49杨润美尹芹何梅俞群俊
价值工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教育

杨润美++尹芹++何梅++俞群俊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云南某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和总结,探索解决该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并对完善整个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Abstract: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education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a village in Yunnan Province, this paper explores ways to solve the education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is village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關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Key words: rural areas;left-behind children;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8-0184-02

0 引言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活状态而外出打工,由于各方面原因,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各方面问题已被广泛关注,其教育问题也令人忧虑。笔者以云南省A县某村的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学校老师等为调研对象,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此了解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1 研究概况

某村坐落于云南省A县B镇西部,全年平均气温大约有19度,茶叶为主要经济作物。截至2016年底,该村共有522户,总人口达2205人,16岁以下的儿童150人,其中留守儿童80人,占全村儿童的53.33%,留守儿童家庭72户;全部16岁以下儿童中,在校中小学生121人,其中留守学生有62人,占到学生总人数的51.2%,该村的18个学龄前留守儿童,占到留守总数的22.5%。

此次调研围绕着该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展开,主要调查了80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其中包括除父母一方外的其他监护人的共72人(72份问卷),一个村民委员会(2份问卷)一个镇政府(包括民政办共2份问卷)。同时入校调查了62名该村留守儿童学生(62份问卷),还走访了10名非留守儿童学生(从幼儿园到六年级中各年级学号为1号的非留守儿童学生,初一至初三学号为1号的留守儿童学生各抽一名,共10名),访谈了13位在校老师(小学所有各年级老师7名,初一至初三年级班主任老师各2名,共13份问卷)。

2 该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

2.1 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大

全村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121人,其中留守学生62人,留守学生占全村学生总数的51.23%,按学年段分布如下:小学有50人,占到留守学生总数的80.65%,中学有12人,占到其总数的19.35%;留守儿童学生所占比重超过了50%。

2.2 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在走访中了解到,留守儿童集中于山大人稀、贫穷落后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差,生活相对艰苦。其中有16.12%的留守儿童在E小组,21.00%的则在F小组,53.22%的就在较差的G小组,只有9.7%的在经济相对好点的小组。总的来说,家庭经济困难的占到总留守学生的58.65%,多数留守学生冬天也穿着破洞的衣裤,凉鞋等,除了学校会提供营养早餐和午餐外,有些孩子基本没有零花钱。

2.3 学龄前留守儿童教育缺失

此次入户调查留守儿童监护人时发现18名学龄前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基本往北上广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年龄较小,监护人多采取无限制的溺爱、无条件的给予,对于性格、行为塑造极度缺失,以至于他们比较娇惯,甚至不太懂得尊老爱幼。

3 该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家庭方面

监护人缺位,亲情缺位,教育认识缺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在对62名留守学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一方面是监护人缺位,另一方面是亲情缺位——38.70%的孩子父母半年才回一次家,24.20%的2年才回一次家,37.10%的甚至2年以上才回一次家。孩子长期与自己父母分离,精神上很少得到亲人关心、抚慰,家庭的教育有欠缺。

还有就是隔代监护现象普遍,溺爱、袒护给留守儿童教育添加不利因素。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和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一起生活。此次对72名监护人的调查中发现,有58.33%的由爷爷奶奶监护教育,34.72%的由夫妻一方监护教育,6.95%的由其他人监护;再从监护人的年龄上来看,50岁以上的占到65%以上,甚至有70岁左右的老年监护人;最后从文化程度上看,一半以上是小学文化,不识字的监护人差不多占到30%。这种监护方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弊端在于老人一般都比较疼爱孩子,无止境的溺爱,无条件的袒护,较大地满足生活需求、对于一些小事,过多地放任宽容,对于孩子的学习、精神、道德上的教育以及监督、引导较少。

3.2 学校方面

一方面,学校与留守儿童家庭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配合。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当孩子遇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在被调查的13名老师中,多采取自己开导教育,有时不能及时有效为孩子疏解心理困惑。另一方面,学校课程设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每天重复同样的课程,中间没有一些过度类型的课程,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1]。学校课程设计以升学为目的,忽略了农村教育的现状,没有创新性,也没有心理健康,体育运动这类课程。同时,学校相应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可以供孩子娱乐的项目,学校除了六一儿童节会有活动,平时基本没有一些相对有意义的活动。

3.3 社会方面

一是留守儿童社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通过这次对该村村委会进行的访谈可知:本村对留守儿童,除了妇女联合会会在固定时间进行一定的家访之外,没有太多相应的补助以及教育措施,也没有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有的在农村地区基本不开展,比如春游活动,主要也是由于经济状况,以及资源的匮乏。

二是户籍限制和城乡差异导致留守儿童很难转入城市学校接受教育[2]。该村72户留守儿童家庭接受问卷以及访谈调查时表示,近年来政府投入不够,国家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政策影响社会教育的正常开展。外出父母也会考虑将孩子转学,可是担心费用以及城市和农村的差距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导致实际行动力偏弱。

3.4 个人方面

多数留守儿童成绩普遍较差,厌学情绪较高。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入学,但是此次通过对该村62名留守学生的调查可知,只有6.45%的同学成绩处于优等,24.2%的是良好,大多数处于中等水平,占到53.22%,16.13%的成绩较差,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超过2/3。另外在与10名非留守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成绩处于中下的部分留守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经常会违反课堂纪律,有的会逃学,有的很少参加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他们对学校和学习的兴趣较低。而部分留守学生表示,有时他们在学校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斥,同学们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学习、游戏。

4 对策建议

4.1 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档案,构建家校村互动平台

有关部门应抓紧出台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政策,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建立孩子成長档案,及时进行归档整理分析等,适时做好相关帮扶工作[3]。还可以考虑建设家校村移动端互动平台,家庭、学校和村中事宜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及时上传至平台,利于校方、家长和村干部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家长和孩子间的心理距离。

4.2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在此背景下,县委县政府和村两委应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倾斜,同时仔细梳理自身的比较优势,借势借力发展壮大自己有潜力、带动面大、产业链长的产业,多渠道为村民增收,并以此吸引那些分散在外地的本土劳动力返乡,再依托“互联网+”的风口,为增收开渠拓源,改善经济条件。

4.3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不仅要扩建美化校园,还应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自我修养,为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有效的软因素保障。在教师数量的补充上,可考虑申请增设一些特岗教师岗位,用好我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种种有利因素,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本村担任特岗教师,充实壮大教师队伍,增添更多活力和激情。

4.4 积极争取社会扶持

可以适当推广“代理家长”模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会关爱活动[4];还可以探索建立“妇女儿童之家”,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其规范运行,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景欣,杨萍,张婷.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大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调查[J].中国德育,2015(21):20-26.

[2]卢鑫鑫.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

[3]何光洁.留守儿童学校管理策略浅析[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5(02):55-59.

[4]李丰.“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N].工人日报,2014-07-24(007).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