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地区生姜软化早熟栽培技术*

2018-03-18 06:16朱一丹郭子卿任明刚
上海蔬菜 2018年5期
关键词:姜块生姜大棚

朱一丹 郭子卿 任明刚 朱 璞 周 秦

(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浙中地区的武义、永康等地普遍种植生姜,以收获嫩姜为主。生姜早春软化栽培是在正常栽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栽培密度、地膜小棚双膜覆盖、深度培土和遮阳洒水降温等措施,促进生姜软化,软化栽培的嫩姜口感脆嫩无渣、清香味美,市场售价高,每667 m2纯收入万元以上,种植效益显著,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对大棚设施的要求

生姜不耐寒冷,要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适宜生长的时间应达到90~130 d,尤其在发棵期以后,生姜根茎开始旺盛生长,应保证一定天数的最适温度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早春种植生姜,大棚内需用镀锌管搭建1个内拱棚,并覆盖薄膜。生姜播种浇定根水后,覆盖地膜。待幼苗长有3片真叶后,视气温回升情况及时掀除地膜,防止高温伤苗。生姜根系比较弱,抗旱能力差,在软化栽培期间必须进行遮阳,并保证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宜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棚内需安装喷水管,白天温度过高时喷水降温。

2 地块选择与土壤消毒

大棚栽培嫩姜生长期较短,宜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种植,土质以沙壤土或黏壤土为宜,前作不宜为姜、烟草、茄科蔬菜等作物,最好与水稻、豆科作物等实行3~4年轮作,避免连作。连作地块必须进行高温闷棚处理。在大棚休闲期(6~8月)翻耕土壤,灌水淹田,然后覆盖地膜,闭棚15 d,晴天棚内土表0~5 cm温度可达50~80℃,可杀灭红蜘蛛、粉虱(特别是白粉虱)、蚜虫、潜蝇(美洲斑潜蝇)、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蝼蛄、根结线虫等)及虫卵,同时也可杀灭杂草种子,减轻杂草危害。高温闷鹏还可降低土壤中的氧化还原电位,破坏好氧真菌、细菌、病毒的生存环境,预防土传病害。高温闷棚后,每667 m2大棚均匀撒施石灰氮40~50 kg,翻耕土壤并喷水,覆盖地膜后继续闭棚15 d,最后撒施有益菌生物肥。土壤消毒处理后,排干田水进行晒田,随后耕翻施肥。

3 姜种选择及催芽

应选择产量高、商品性好、姜丝少、肉质细腻脆爽、辛辣味较淡的密苗型生姜品种,要求姜块大且以单片为主、奶头肥胖,如山东莱芜的山农1号、莱阳的鲁中大姜等品种。挑选色泽鲜艳、皮色光亮、质地硬实、无病虫害的姜块作种。将种姜用清水洗净,平铺在日光下晒1 d,傍晚收入室内后堆放3~4 d,然后进行第2次晒姜,如此反复晒姜3~4次,以蒸发姜块中水分,提高块内温度,促进养分分解转化,使姜芽萌动。种姜晾晒过程中可喷洒20%噻菌酮300倍液或其他广谱杀菌剂进行消毒。最后1次晒姜的中午,将姜块移入催芽室内催芽。于上年12月底或1月初,在催芽房(密闭的室内或避光密封性好的大棚内)搭台架,架高50~60 cm,周围墙壁先固定1层毛竹片外加1层塑料薄膜,薄膜外挂1层毛毯,起保温保湿作用,同时可防止台架周边的生姜因湿度过大而霉变、腐烂或出芽不齐。催芽房台架上铺1层毛毯,然后铺放袋装姜种(每袋45 kg左右),堆放高度以150~160 cm为宜,最上面覆盖1层毛毯,密封避光。催芽房内温度保持15℃左右,催芽的前1周加温升至22~28℃(最低温度不可低于22℃),湿度保持75%~80%,催芽12~15 d。生姜破胞露芽时熏烟杀菌1次。22 d后姜出芽,温度可降至20℃以下,并逐步降至常温,以减少生姜的养分消耗,促发壮芽(芽头圆胖如花生米状),芽长0.5~1 cm时,即可播种。

4 播种

播种前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以50~80 g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1月底2月初、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用开沟机开种植沟,沟深20 cm、宽15~20 cm,种植行距40 cm、株距5~7 cm。将姜种水平斜放在沟内,芽头朝上且朝一个方向。东西行向,姜芽一致向南;南北行向,姜芽一致向西。排好种姜后撒施少量地虫杀星,再盖土厚10 cm。

5 田间管理

5.1 肥水管理

生姜耐肥,全生育期需钾量较高,氮磷钾比例应为3∶1∶4。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5 000 kg(鸡粪生物有机肥3 000 kg或牛粪生物有机肥5 000 kg)作基肥,栽前10 d每667 m2施尿素20 kg、硫酸锌2 kg、硼砂1 kg、磷酸铵30 kg、硫酸钾25 kg;生姜幼苗期需肥量较少,姜苗发出3根侧枝时在行间667 m2撒施含硫复合肥(19∶5∶21)3~5 kg作提苗肥,覆土后喷水;生姜发棵期,在距姜苗15 cm处667 m2开沟施尿素15~20 kg、硫酸钾20~25 kg,培土后喷水;之后每20~30 d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尿素5 kg、硫酸钾7~8 kg。每次追肥后进行培土,培土厚度以不埋生姜苗第1片叶尖为度,防止植株倒伏,促进姜根软化。结合中耕除草,每发一批侧枝就追肥1次并削埂培土,直到埂变成沟为止。

5.2 温度管理

早春气温较低,生姜播种后至出苗前应闭棚保温。3月份以后,随着气温升高,棚内温度高于40℃时,揭开大棚两头薄膜进行通风降温,保持棚内温度不高于35℃,如大棚温度高于50℃时需及时喷水降温。4月上中旬,日间平均土温达到15℃时,揭除大棚内膜;日间平均土温达到20℃时,白天大棚两侧适当通风降温,保持白天棚温25~30℃、夜间18~20℃。应避免大棚土温升高、湿度降低而造成生姜回缩和土传病害的发生。

6 病虫害防治

6.1 姜瘟病

该病是由青枯假单孢杆菌引起的危害根及根茎部的细菌性病害,也叫腐败病、腐烂病,主要发生在地下根茎部分,也可发生在叶茎和根部,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茎部和根的上半部发病。姜瘟病的发生与种植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前茬为茄子、土豆、辣椒、番茄等作物时,姜瘟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发生过青枯病的田块不宜种植生姜。发病初期可用广谱性杀菌剂20%噻菌酮悬浮剂300~500倍液防治,每7~10 d灌根1次或连续喷雾3~5次,也可用50%灭菌威800倍液加50%消菌灵1 200倍液喷雾防治;及时清除病株,病株周围土壤灌5%硫酸铜溶液杀菌。

6.2 姜茎基腐病

该病属真菌性病害,也叫烂脖子病,病原为腐霉菌属。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病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1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呈水浸状倒伏,维管束褐变,散发臭味。发病初期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在发病部位灌根杀菌,每株灌100~250 mL,7 d灌1次,连灌3~4次。根茎基部和地面接触的部位为姜茎基腐病最早发生的部位,应重点灌药防治,叶面喷药没有任何效果。

6.3 姜卷叶病

姜卷叶病俗称姜挽辫子,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开始发病时叶片卷起,之后慢慢变黄,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病原MRDV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通过灰飞虱传播。按照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虫害的防治方针,农田周围喷洒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防治灰飞虱,每隔5 d喷1次,连喷2~3次,以防灰飞虱飞入姜田传病。

6.4 姜癞皮病

姜癞皮病是姜田普遍发生的一种线虫病害,多发生在地下茎块上,自生姜三股杈期开始危害姜块表皮内肉质及根系,使肉质根变粗、变短,根部产生瘤状物并有裂纹根斑,然后从根尖向上腐烂,再感染母姜和子姜。基部染病后出现突起瘤状物并显裂纹状,阻碍养分吸收和姜块膨大,地上部茎、叶萎缩,叶片出现黄色斑点。播种前进行高温闷棚或每667 m2用10%噻唑磷颗粒剂1.5 kg掺细土30 kg撒在种植沟内防治,也可在培土前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灌根防治。

6.5 姜螟

姜螟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虫,食性杂,以幼虫咬食嫩茎钻到茎中持续危害。生姜植株被姜螟咬食后,茎秆空心,水分及养分运输受阻,造成姜苗上部叶片枯黄凋萎,茎秆易折断。可选用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2.5%吡虫啉1 000倍液等叶面喷施防治。

7 采收

生姜软化栽培一般在4~6月收获(不收母姜),嫩姜每667 m2产量2 000~4 000 kg。软化嫩姜肥嫩质脆,皮包节稀,适合鲜食菜用,不可留种和长期贮存。

猜你喜欢
姜块生姜大棚
生姜贮藏主要影响因素及技术要点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夏吃生姜益健康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地龙生姜平喘
生姜拌醋治腿关节疼
怎样窖藏生姜
生姜贮藏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