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朱顶红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2018-03-19 07:58丁雨霜高欢欢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朱顶芭田水溶液

丁雨霜,张 磊,郭 翔,高欢欢

(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125)

朱顶红(Hippeastrum hybridum)为石蒜科朱顶红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其鳞茎近球形,叶鲜绿色、带形,花梗纤细,花色有红、白、粉等多种颜色,花期在夏季。朱顶红原产于巴西和南非,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宜植于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1-2]。

朱顶红花朵硕大,花形优美、颜色艳丽。因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盆栽观赏、切花花艺及园林绿化。

目前,国内外共有园艺杂交种朱顶红100多种,且花色多样,花型奇特,其综合性状居球根花卉之首[3]。以往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对朱顶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种驯化、组培扩繁、促成栽培等方面[1-7],而对于朱顶红的施肥技术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则较少。

本研究通过参考有关草花的施肥技术[8-10],再结合目前许多生产者的肥料使用情况[10-12],以进口朱顶红栽培品种双龙(Hippeastrum hybridum‘Double Dragon’)为试验材料,设计使用花多多水溶性肥料、芭田高塔复合肥2种肥料的6个施肥水平和2种施肥周期,探讨其对朱顶红栽培品种双龙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较为适宜的施肥模式和施肥周期,为生产者降低施肥成本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年5月27日至9月28日在东莞市岭南园林科技创新大楼苗木种植基地进行。东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22.7~23.6℃,年均降雨量为2 042.6 mm,土壤类型主要为赤红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呈酸性[13]。

1.2 材料

供试植物材料为从荷兰引进的朱顶红栽培品种双龙的组培幼苗,平均球茎为4.81 mm,平均株高为17.01 cm,根系平均长度为4.30 cm。试验所用泥炭土为德国K牌进口泥炭土,珍珠岩为普通园艺珍珠岩,栽培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4∶1。施用肥料为花多多可溶性复合肥(N∶P∶K=20∶20∶20)、芭田高塔复合肥(N∶P∶K=15∶15∶15)。

1.3 方法

试验前将栽培基质进行化学灭菌处理,基质土层深度10 cm。将供试植物栽植于已灭菌的栽培基质中,试验条件模拟大田气候。种植容器为14 cm×28 cm的塑料种植盘,盘下设置托盘,防止水分和养分流失。

将供试植株适应性栽培30 d后,进行第1次施肥处理,分别对朱顶红幼苗叶面及土壤基质喷施和浇灌肥料,每次施用量约150 mL/盘,并保证每个处理施用量一致。本试验依据肥料不同分为2个试验组,因素A为花多多水溶肥(通用型)(20-20-20);因素B为芭田高塔复合肥(15-15-15)。每组设置3个浓度梯度,以蒸馏水作对照(CK),具体的施肥处理水平列于表1,2。试验设置2种施肥周期,分别为7,14 d。每种施肥周期设7个处理,每处理5株幼苗,重复3次。

表1 试验因素及水平

表2 6种施肥水平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每个处理随机取6株幼苗,于试验前及试验后每个月测量叶片生长情况和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并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量植株球直径、根系生长量等。

1.4.1 植物生长指标测定 使用直尺测量植物叶片长度和根系长度,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植株球茎,每株植物重复测量3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1.4.2 叶绿素含量测定 使用植物营养测定仪TYS-4N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每个植株上中下各测2片叶,求平均值作为测量值,重复测量3次,以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植株的测定值。

1.5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对朱顶红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表3 不同施肥水平及施肥周期对朱顶红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2.1.1 施肥对朱顶红幼苗外观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施肥周期植株叶片数量、最长叶长及球直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施肥处理组的朱顶红幼苗生长状况普遍优于对照组,并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 T1(0.5 mg/L花多多水溶性肥料)和T2(1.5 mg/L花多多水溶性肥料)处理效果最佳。不同浓度的施肥溶液对朱顶红的生长状况影响不同,其施肥效果大小综合排序为:T1>T2>T4>T3>T5>T6>CK,可以看出,同种肥料浓度越高,植株长势越弱,且花多多水溶性肥料处理优于芭田高塔复合肥处理。通过比较不同施肥周期朱顶红幼苗的生长表现可知,芭田复合肥水溶液处理组(T4,T5,T6)的施肥周期以14 d为宜,花多多水溶液处理组(T1,T2,T3)未发现明显规律,但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14 d施肥一次更加合理。

2.1.2 施肥对朱顶红幼苗根系生长状况的影响

根系是植物吸收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根系的生长状况对植株吸收水分、养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4-16]。

从图1可以看出,除T6水平外,不同施肥水平处理的朱顶红幼苗根数净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施肥周期为7 d时,2种肥料的最佳施肥水平分别为T1和T4,其中,T1(0.5 mg/L花多多水溶性肥料)根系数量净增长量为7.25条;T4(1mg/L国产芭田复合肥水溶液)净增长量为7.88条。当施肥周期为14 d时,各施肥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相同施肥浓度的不同施肥周期数据表明,每14 d施肥一次朱顶红幼苗根数量增加更明显。同时,施肥周期为7 d时,T6水平处理根数净增长量显著小于对照(P<0.05);施肥周期为14 d时,T6水平处理根数净增长量显著大于对照(P<0.05),说明当芭田复合肥施肥浓度达到5 mg/L时,每7 d施肥一次不利于朱顶红幼苗生长,但每14 d施肥一次能有效缓解植株因浓度过高而出现根系生长缓慢的现象,并对植株根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由图2可知,施肥有助于朱顶红幼苗根系生长。当施肥周期为7 d时,花多多水溶液处理(T1,T2,T3)的朱顶红最长根长净增长量略高于对照组(CK),芭田复合肥水溶液处理(T4和T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6水平处理与CK间无差异。当施肥周期为14 d时,T1,T2和T4处理的朱顶红最长根长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增加 7.27,7.98,7.60 cm,T2和 T4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T2(1.5 mg/L花多多水溶性肥料)处理及T4(1 mg/L国产芭田复合肥水溶液)处理对朱顶红的生根效果最好。

2.2 施肥对朱顶红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其含量与叶片光合速率及植物体生长发育、有机物积累、产量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能力[17]。图3为喷施不同浓度的花多多水溶液及芭田复合肥水溶液对朱顶红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周期对朱顶红幼苗叶绿素净增长率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组叶绿素净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K),说明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均可促进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当施肥周期为7 d时,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净增长率大小排序为:T1(15.58%)>T4(15.16%)>T2(12.99%)>T5(12.68%)>T3(12.57%)>T6(11.52%)>CK;当施肥周期为14 d时,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净增长率大小排序为:T2(16.03%)>T5(15.32%)>T6(15.01%)>T1(14.50%)>T4(14.04%)>T3(13.93%)>CK,且相同施肥浓度作用下,施肥周期为14 d的叶绿素含量净增长率普遍高于施肥周期为7 d的处理,说明每14 d施肥一次,叶绿素含量积累较快,且施肥效果以T2(1.5 mg/L花多多水溶性肥料)和T5(3 mg/L芭田复合肥水溶液)较佳。

3 结论与讨论

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补充不同的营养元素。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措施[18-20]。本试验主要研究施肥对朱顶红栽培品种双龙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和施肥周期对朱顶红幼苗的生长影响较大。

从朱顶红幼苗的生长指标来看,朱顶红幼苗期施肥有利于增加植株叶片数、叶片长度及球直径大小,对植株根系的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试验结果可知,除每7 d喷施T6(5 mg/L芭田高塔复合肥水溶液)处理的植株各项生长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并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浓度范围内,施肥周期为7 d时,2种肥料分别以T1(0.5 mg/L花多多水溶性肥料)和T4(1 mg/L国产芭田复合肥水溶液)处理最好;当施肥周期为14 d时,2种肥料分别以T2(1.5 mg/L花多多水溶性肥料)和T4(1 mg/L芭田高塔复合肥水溶液)处理最好,花多多处理组(T1,T2,T3)施肥效果普遍优于芭田高塔处理组(T4,T5,T6),综合以上各指标植株生长表现,除T4水平以每7 d施肥一次更好外,其他水平处理均以14 d施肥一次较好。

从朱顶红幼苗的生理指标来看,合理施肥有利于朱顶红幼苗叶绿素的积累,可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和光合效率、促进植物生长。叶绿素含量越高,植物叶片绿色越明显,观赏性越高。当施肥周期为7 d时,朱顶红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以T1和T4处理最高;当施肥周期为14 d时,朱顶红表现以T2和T5处理效果最好,且相同施肥浓度条件下,朱顶红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增长率以14 d处理一次最好。

综上所述,当施肥周期设定为7 d时,以T1水平(0.5 mg/L花多多水溶性肥料)处理和T4水平(1 mg/L芭田高塔复合肥水溶液)处理效果较好;当施肥周期设定为14 d时,以T2水平(1.5 mg/L花多多水溶性肥料)处理和T4水平(1 mg/L芭田高塔复合肥水溶液)处理更适合朱顶红生长。另外,从试验结果可知,花多多水溶肥处理效果优于芭田复合肥,施肥处理以每14 d施肥一次最佳。综合以上试验结论,并结合当前国内市场上肥料的售价,花多多水溶肥(N-P2O5-K2O=20-20-20)约 25元 /kg,芭田高塔复合肥(N-P2O5-K2O=15-15-15)约9元/kg。开展朱顶红生产时,如优先考虑降低生产投入、较大程度节约成本宜选择1 mg/L芭田高塔复合肥,采取每14 d施肥一次的方式施肥;如优先考虑施肥效果最佳,植株生长表现最好宜选择1.5 mg/L花多多水溶肥,采取每14 d施肥一次的方式施肥。因此,进行朱顶红大田生产时建议选择每14 d施用1 mg/L芭田复合肥;进行盆栽生产及对朱顶红生长表现要求较高时,建议选择每14 d施用1.5 mg/L花多多水溶肥。

由于试验设计受限,对于2种肥料更低浓度施肥对朱顶红幼苗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试验,且植株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吸收规律和生长特性不同,而本试验主要是对朱顶红幼苗进行施肥试验初探,对于植株的现蕾期、开花期等阶段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1]马媛媛,吴沙沙,焦雪辉,等.朱顶红的栽培与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0(8):55-61.

[2]裴东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朱顶红不定芽诱导影响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6):62-63.

[3]施艳萍,张黎,张延龙.盆栽朱顶红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J].农业科学研究,2012,33(1):53-56.

[4]田松青,朱旭东,成海钟,等.杂种朱顶红引进品种的促成栽培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36(4):151-153.

[5]苏杰,刘科伟,郑玉红,等.朱顶红栽培介质选择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2):61-62.

[6]朱旭东,田松青.朱顶红的组织培养 [J].江苏农业科学,2002(6):56-57.

[7]刘海涛.花卉栽培基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8]强彦珍,褚清河.土壤施肥配比理论解析与百年经典施肥理论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10):1706-1709.

[9]杨青林,桑利民,孙吉茹,等.我国肥料利用现状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方法[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690-692.

[10]吕文涛,房伟民,周玉珍,等.进口水溶性肥料对朱顶红盆栽苗生长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6):1352-1354.

[11]吴文林,化青珠,潘世龙,等.不同施肥模式对黄帝菊开花株生长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2,27(Z1):304-308.

[12]吴晓红,曾路生,李俊良,等.膜下滴灌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华北农学报,2016,31(5):193-198.

[13]陈后东,伍惠球.东莞市森林景观改造规划设计构想[J].山东林业科技,2007(2):97-99.

[14]杨建昌.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品质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36-46.

[15]党祝庆,王娜娜,张亚飞,等.不同施肥模式对桃幼树根系生长与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4):171-176.

[16]霍晓兰,郝保平,李娓,等.不同灌溉施肥方法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5):782-785.

[17]张庆峰,徐胜,李建龙.高温胁迫下高羊茅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草业科学,2006(4):26-28.

[18]胡霭堂,周立祥.植物营养学(下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19]朱明.科学施肥在推进高效环保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路径[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9):984-986.

[20]郝瑞娟.城市污泥施肥对绿化苗木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8):972-975,994.

猜你喜欢
朱顶芭田水溶液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朱顶红》
朱顶红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朱顶红在苏州地区的引种栽培
丢不开的芭田情
DMAC水溶液乙酸吸附分离过程
TEA水溶液的流变性研究
芭田:农民用了都说好
与芭田相濡以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