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细针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018-03-19 05:25赵碧璇张英霞
山东医药 2018年38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恶性

赵碧璇,张英霞

(1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10050;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因检查方法不同而不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的触诊检出率为1%~5%,超声检出率接近尸检的检出率,约为68%[1],因此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方法。但是甲状腺结节的内部病理结构复杂,良恶性结节在超声表现上存在交叉,因此无法完全判断结节的性质。此外良恶性结节在临床上采用的处理方式不同,对患者的预后也有显著差异,因此及早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B)是目前甲状腺术前诊断的主要方法[2]。US-FNAB可以实时观察针尖和针道,能够更容易地控制取材的路径和部位,从而提高取材的成功率[3]。因此US-FNAB已成为鉴别甲状腺结节的金标准[4]。现将US-FNAB的适应证、诊断效能、漏误诊原因、临床处理以及并发症综述如下。

1 甲状腺结节US-FNAB的适应证

对于FNAB穿刺适应证,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意大利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欧洲甲状腺学会及我国公布的诊治指南中均制定了不同的标准,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ATA指南[5]。ATA指南提出的适应证包括:结节直径≥10 m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或混合性结节的实性部分,伴1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形态不规则,微钙化,边界欠清,纵横比>1,环形钙化伴有小的软组织成分突出,血流阻力>0.7;如果结节直径为5~10 mm,并且超声上高度怀疑为恶性时,也可行US-FNAB[6];最大直径<10 mm的结节,常规不推荐行US-FNAB。但如果存在下述情况可考虑行US-FNAB[7]:周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征象,童年期有颈部放射线照射史、辐射污染接触史,有甲状腺癌或者甲状腺癌多发性内分泌瘤病Ⅱ型综合征的病史或家族史,18F-FDG PET显像阳性,伴有血清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

2 甲状腺结节US-FNAB的诊断效能

Sharma等[8]回顾性分析了724例甲状腺结节(良性635例,恶性68例,可疑21例)的US-FNAB结果及相应手术病理学报告,诊断符合率为97.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5%和98.0%。Li等[9]报道,US-FNAB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81.9%。表明US-FNAB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刘太霞等[10]评估了US-FNAB对143个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发现其诊断效能不因甲状腺结节的大小而改变。Li等[9]研究认为,US-FNAB对直径≤10 mm与>10 mm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相似。因此,无论结节大小,均应行US-FNAB明确结节的性质,从而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

对于直径<5 mm的甲状腺结节,ATA指南认为超声提示恶性时可不行US-FNAB,但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对于是否行US-FNAB意见尚不统一。有学者认为只需临床随访观察即可[11],也有学者认为无论结节大小,凡具有可疑恶性征象者均应行US-FNAB[12]。Kim等[13]根据最大直径将甲状腺结节分为≤5 mm、5~10 mm、>10 mm三组,分别行FNAB,结果显示其对≤5 mm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7%、100%、96.1%,虽然略低于其他两组,但差异并不明显,仍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3 甲状腺结节US-FNAB漏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

文献报道,甲状腺结节FNAB的假阳性率为3%~5%,假阴性率为2%~19%[14]。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5]:针细,提供细胞标本不足;细胞学本身的局限性;操作医生的经验;涂片技术;细胞学病理医生的经验等。此外,US-FNAB诊断的准确率与结节直径以及结节内部性质有关。王政民[16]回顾性分析了27例假阴性患者,发现多发病灶、合并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以及合并钙化的患者US-FNAB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据报道,经过US-FNAB后,34%的甲状腺结节属于不确定结节。此外,经过手术标本证实有2%~14%的甲状腺结节最终被证明是恶性的[17]。所以US-FNAB不确定的结节不应该被认为是良性的,为了避免恶性结节的漏诊和不必要的手术,不少学者推荐重复行US-FNAB。2007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甲状腺细针穿刺专题研讨会上提出,对于首次穿刺病理结果为“非诊断性结节”和“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病变或滤泡性病变”,需最少间隔3个月再重复US-FNAB,以防止反应性或修复性引起的假阳性结果;如果在随访过程中结节直径增长了20%或2个径线增长>2 cm,或出现了明显的超声恶性征象,必须再次行US-FNAB;对于穿刺结果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建议至少半年复查1次[18]。

4 甲状腺结节US-FNAB的并发症

US-FNAB穿刺后引起的轻微血肿和局部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而严重的并发症如肿瘤播散、出血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甲状腺毒症等很少见。胡瑛等[19]对2 091例患者行US-FNAB,其中术后晕针6例,局部形成血肿13例,误刺食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96%。Ito等[20]回顾性分析了接受US-FNAB的4 912例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其中7例发生针道植入,占0.14%。US-FNAB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很低,其原因与穿刺针更细、甲状腺癌细胞分化良好、恶性程度较低、T4抑制等因素有关[21]。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Hor等[22]报道的1例US-FNAB穿刺后双侧甲状腺血肿形成导致急性上呼吸道阻塞。

5 甲状腺结节US-FNAB的联合检查方法

US-FNAB是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可靠高效的诊断方法,但仍存在25%~30%的细胞学检查不能确定的结节[23],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近年来,大量甲状腺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已被发现,它们可作为诊断工具,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Rossi等[24]对US-FNAB病理结果不确定的结节行BRAFV600E检测,结果显示BRAF突变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疾病,鉴别不确定结节。基于US-FNAB细胞学样本,Zhang等[25]对甲状腺结节进行了microRNAs检测,结果显示microRNAs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性。对于不能由US-FNAB明确诊断的甲状腺结节,检测特异的分子标志物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地管理甲状腺结节。

超声弹性成像(UE)和超声造影(CEUS)作为常规超声检测的新拓展,是一种新的成像模式。Yildirim等[26]对患者同一结节偏软及偏硬的部位分别取材,发现偏硬的部位诊断率显著高于偏软的部位。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结合其增强模式,尤其是对部分囊实性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在超声造影的指导下其准确性明显提高,同时也减少了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UE、CEUS和US-FNAB在临床上单独应用各有其局限性,三者结合相互补充,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US-FNAB对评估甲状腺结节是简单、可靠、价格低廉的治疗诊断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其安全性高。未来FNAB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高对不确定性结节的诊断,联合UE和CEUS、分子标记物检查及细胞分子诊断技术等可能是其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恶性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