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释,只解决

2018-03-20 05:31叶倾城
莫愁 2018年7期
关键词:色盲人格障碍金石

文/叶倾城

如果你觉得进步太少,可能是给自己的解释太多。

我姐姐是医生,她说最怕那种给自己下诊断的病人。落座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怀疑我得了心肌炎。我心慌,之前有感冒史。”

医生的感想:这世上没有感冒史的人,怕是不存在吧?

然后,医生的难题就变成:如果检查结果与他的自我诊断不吻合,如何说服他相信自己真的没病?

我也怕那种给自己下判断的人。洋洋洒洒一大封信,上来就是:我是INTP型人格,所以沉默内向,既依赖直觉又十分理性……

我回信:人,是多么复杂与立体的一种存在,你在陌生人面前沉默,不意味着在亲密爱人面前也守口如瓶。你自以为理性,很可能只是没遇到让你失控崩溃的事儿。

还有来信是:到了一所名校,我很开心,却没想到,宿舍生活有如地狱。我每天都渴望她们主动叫我一起去食堂,一起去跑步,但每天,都是卑微的我先开口,而被冷冷拒绝。后来我不再开口了……她是我的下铺,我掏心掏肺对她,可她慢慢觉得另一个人比我有趣,我不想等着被抛弃,主动远离……怕被抛弃,就推开别人。我上网查了一下,明白了,原来这种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该怎么治呢?”

我急如星火地回信:人格障碍必须由精神科医生确诊。但我确定你没患病。色盲者并不知道自己看到的颜色与他人不一样,所以永不会知道自己色盲;人格障碍者也是一样,不可能有这种自知。

那她的问题是什么?官方一点儿说,可以称为“适应不良”。说得平实一点,就是:没适应新环境的住读生活,把同学太当家人,天真地以为大家应该时刻在一起,人家一有自己的安排,就觉得是拒绝。

这些来信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太爱给自己贴标签。

我想,这一方面是来自于“认识自己”的原始诉求。毕竟,人这一生,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认识自己、整合自己。从落地几个月起,就开始看镜子:这人是我吗?我美吗?聪明吗?会有远大未来吗?

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贴了标签,就有了解释,许多问题可以自然地不用解决。

报了单词百日训练营,但今天犯懒,不想背单词。你说:“唉,我是拖延症。”拖延症是世纪难题,你心安理得可以懒下去了。

吉卜林的人格构成是复杂的。因为在印度生长,回到英国后的吉卜林并没有成为英国亲朋好友之间受欢迎的对象。后来吉卜林在自传里把这段时间称为“凄凉之屋里的恶意折磨”。这与他的“不良”习气以及肤色有关。“他不同于大多数英国人的一个特征是皮肤深黑”,“长大以后在他的英国同伴之中,他也常常成为不受欢迎的对象”。在英国接受教育的日子里,吉卜林远离父母,孤苦无助,甚至受到虐待。

遇到心仪异性,眼光像向日葵追随太阳,一直追随他/她的身影。终于太阳落山,一切复归黑暗。你说:“我想我是无爱症患者。”这些网上的新名词,这种时候总是大起作用。你不是害羞你只是有病,谁能责备一个病人?

说错了话,该道歉时你说:“我是心直口快。”这是你的自我原谅,但在对方看来只是借口。你用一个美好的标签,解释了自己的不动脑或者不妥当。

寻求解释的原因,也可能是:恕我贴个标签——没勇气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愿意离开舒适区,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解决太难也太累,不如解释,又容易又简单。

关于改变,中国有最触目惊心的俗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改变金石的形状,需要比它更坚硬的锲子,还得坚持不懈。

要专心工作学习,有时既需要外部纪律,也需要内在自律。说一声“我是手机癌患者”,一切都解释了,没什么可处理的了。于是,既羞愧又坦荡。

所以,如果你觉得进步太少,可能是给自己的解释太多。解释、抱怨都是用嘴完成的,是时候闭上嘴动动脑子了,然后,用双脚走出困境,用双手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色盲人格障碍金石
金石不朽 承载灵渠千年记忆
新增编委介绍
赤子之心 金石留痕——记旅美华侨、金石名家汤成沅先生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色盲是怎么回事
冷热
家长如何帮孩子摆脱表演型人格障碍
小黄真的是色盲吗?
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