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先生与地域文化研究

2018-03-20 03:52陈民镇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艺文志饶宗楚文化

陈民镇

年届期颐的饶宗颐先生作为一代硕儒,学艺兼擅,博通古今,融贯中外,为海内外学者所共仰。当下“饶学”热逐步升温,而“饶学”的基石正是饶氏的地域文化研究。饶氏通过整理乡邦文献登上学术舞台,继而通过修志全面涉足潮汕史地和方志学的研究,并进入楚文化研究的领域,后又对“潮学”“楚文化”等地域文化进行理论总结。这一学术轨迹,既是饶氏治学之路的缩影,同时也反映了地域文化研究从萌芽到成熟的历程。乡邦文献和地方史地研究,是“饶学”的起点,饶氏后来文献学、经学、史学、文学、历史地理、中外交通等领域的治学基础均由此初步确立。饶氏的地域文化研究的经历与方法值得系统总结,其地域文化研究的实践也是深入认识“饶学”的锁钥。

一、《潮州艺文志》:乡邦文献与“饶学”的起点

饶氏与其父饶锷合著的《潮州艺文志》是饶氏学术生涯的起点,也可以说是“饶学”的起点。《潮州艺文志》虽是乡邦文献的研究,但由于植根于目录学这一基本的古典文献训练,并且通过四部文献的通览,饶氏得以奠定基本的文史研究根底。

饶锷老先生是一位执着于学术的儒商,致力于编纂《潮州艺文志》,惜乎天不假年,书稿未竟便溘然逝世。彼时《潮州艺文志》自明代以上均已脱稿,清代集部部分,徒具目录。为庚续先父遗志,继其表彰乡贤之绪业,饶氏孜孜矻矻,终成厥功。该著先后两期刊于广州私立岭南大学主办的《岭南学报》专号,自经部至明季集部止。其中前7卷刊于第4卷第4期(1935年9月),后6卷刊第6卷第2、3期合刊(1937年9月)①在此之前,《潮州艺文志总目序》已刊载《潮声月刊》第1卷第12期,1934年。。该书的内容发表之后,饶氏在乡邦文献研究领域的地位得以确立,为走上更大的学术舞台奠定了基础。

在1934年所写的《自序》中,饶氏缕叙撰作之由:

先君之为是书,盖感乡邦文献之凋残;又以郡县旧志,于先贤简籍,虽有载述,然多疏漏踳驳,不足以裨考证而资表彰(潮人撰述郡邑志书,皆以书名附载本传。其依史裁辑为目录者,唯光绪《海阳志·艺文略》而已。顾其所载,仅限一隅,非征考一州文献者,所得资以研讨也)②饶锷、饶宗颐:《潮州艺文志》,载《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9《潮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8页。。

有感于乡邦文献凋零,潮州艺文目录阙如,饶锷发愤著书。原本其只欲补辑《海阳县志·艺文略》,继而采集益夥,旁及他邑,后得览孙诒让《温州经籍志》,参其例题,遂成《潮州艺文志》。

该书研究的地域范围,如《自序》所指出的,“著录凡九邑;而明代程乡、镇平、平远三县人书亦采入。以其旧属潮州,故录之以存沿革也”。至若其体例,如《自序》所言,“全书配隶门类,则遵《四库总目》。所列诸书,于其行间,辄录卷帙,兼载存佚。下则移誊序跋,采证群言。至先君撢研所得,则为按语,殿于末简。盖其体例,全仿孙氏之书焉”。饶锷先生原作,体例尽依《温州经籍志》,后饶氏略有更张,详参饶氏所撰《例言》。是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划分,每部之下示列各类文献,每类按朝代先后胪列书目,旁搜相关资料。全书凡20卷③饶锷先生原稿计划为23卷,编定者计16卷。饶氏别其类次,成17卷,另有《外编》《订讹》《存疑》3卷,凡20卷。,《岭南学报》刊载了其中经部至明季集部部分,别为13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重印该书,析为14卷,其结构示列如下:

分类史部子部集部经部卷次卷1卷2卷3卷4卷5卷6卷7卷8卷9卷10卷11卷12卷13别卷细目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小学类正史类、编年类、纪年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奏议类史部公牍类、传记类、时令类、地理类史部地理类史部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类、释家类、道家类别集类别集类别集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诗文评类

《潮州艺文志》的意义,在于为地方艺文志再添一重要范例。《潮州艺文志》踵武孙诒让《温州经籍志》,考稽潮州一地文献,撰成另一地方经籍目录,既有沿承,亦有创新之处。孙诒让撰成《温州经籍志》年方24,而饶氏续父未竟之书,未及弱冠。两位硕儒学统相续,粤东、浙南两部经籍志专书遥相辉映,堪称双璧。

《潮州艺文志》的意义,在于填补潮州经籍目录专书之空白。饶氏于1992年重新审视旧作时指出:“方志之书,向有艺文一项,收录历代诗文作品,其从目录学角度,罗列地方人著述,与有关该地载述之篇籍,则寥若晨星。盖地志书目,别为专书,明代藏书家始开其先例。”①饶宗颐:《重印〈潮州艺文志〉序》,载《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9《潮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5页。方志书目别为专书之始,孙诒让于《温州经籍志》指出系越中澹生堂主人祁承㸁所撰《浙东著作考》40卷。潮州文献之著录,有宋州守常祎初纂《古瀛集》,惜乎书已亡佚;元《三阳志》略记宋代刻书经过;明万历年间,知府郭子章撰《潮中杂纪》,其中卷7、卷8为《艺文志》;清代潮州志对文献亦有著录;前代志书,仅海阳一地有艺文志。前人之书,体例或欠完备,著录或付简略,经籍志专书之作,更前古未有。饶氏继承父业,克成厥功,补前贤之不逮,惠后学以长编,系潮汕文化研究的重要成就。

《潮州艺文志》的意义,在于存录乡邦文献、表彰乡贤之功绩,辨章潮州一地学术源流。目录之学,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潮州艺文志》自唐赵德《昌黎文录》(见卷11集部别集类)以降,迄于明清,潮州一地四部文献,灿然大备。该书依《温州经籍志》旧例,分“存”“佚”“阙”“未见”四项,凡未经寓目的文献,存亡未悉,则皆题“未见”,体现了审慎谨严的治学精神。饶氏著录文献之后,复加按语,略作评骘,如卷2“孝经类”蔡怀清《孝经绎说》一目条云:

是书一册,不分卷数:盖取今文《孝经》一十八章,参诸《注疏》,详加解释,以紬绎奥义;更仿《七经精义》之例,以按语标加总评,洪植臣称其“理必精研,词无深隐,足为后学津梁”,信哉!②饶锷、饶宗颐:《潮州艺文志》卷9《潮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9页。

或在其先君饶锷覆按之下作补充说明,如卷13集部“别集类”罗万杰《瞻六堂集》一条下云:

锷按:庸庵罗吏部万杰,乾隆《潮州府志·名臣传》,乾隆《揭阳县志·贤能传》,乾隆《丰顺县志·贤品传》并有传。

宗颐按:冯奉初《瞻六堂集题辞》称:“存稿二卷”,与庭祥所辑本合,然其所载文有庭祥本中缺录者,则冯氏所据者,当系别一本也。《古瀛诗苑·前集》一:万杰有《瞻六堂诗前后集》,亦必另是一种,然今无可考矣。③饶锷、饶宗颐:《潮州艺文志》卷9《潮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28-529页。

《潮州艺文志》意义还在于,通过父子事业的相承,通过文献学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岭东四部文献的梳理,为“饶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层面上说,“饶学”的根基在家学,也在地方之学。

二、从潮汕史地研究到“潮学”

在饶氏续成《潮州艺文志》不久,便在《禹贡》第2卷第5号(1934年)发表《广东潮州旧志考》一文,次年,饶氏加入成立不久的禹贡学会。加入禹贡学会无疑是个转折点,饶氏以地方史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当时历史地理学的核心圈子,极大开拓了学术视野。此后更是得到顾颉刚先生的信任,委以编辑《古史辨》第8册《古地辨》的重任。

同样是在1935年,饶氏开始担任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这一年,饶氏撰有《韩山志》①《岭东民国日报·方志旬刊》第8、9、10、11、12、14、16、17、20、21、22、23、24、26期;《大光报·方志周刊》1947年(第35期)。。1937年,饶氏在《禹贡》连续发表《恶溪考》《潮州韩文公祠沿革考》《韩山名称辨异》《海阳山辨》《魏策吴起论三苗之居辨误》《古海阳考》《〈海录〉笔受者之考证》,在历史地理研究领域崭露头角。虽然其论著还是主要限于潮汕史地,但已有拓展。尤其是当年在《史学专刊》发表《商即汤说》《说徂》诸文,已经有意识介入上古史研究领域。这一年《潮州艺文志》连载完毕,为其获得了极大声誉。饶氏通过续《潮州艺文志》进入潮汕地方史地的研究,已经不限于乡邦文献,而是在更深广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从事学术研究,并已有跳出地方史的拘囿而进入学术界主流的趋势。后来饶氏通过卜辞研究殷商历史地理、通过文献钩稽东南亚史地等,均可见青年时期奠定的历史地理基础。

1939年8月,饶氏被中山大学聘为研究员,但因病滞留香港,未能赴任,却因此协助王云五先生编《中山大辞典》,协助叶恭绰先生编《全清词钞》,开启了他新的学术视界。这一年,饶氏所撰《潮州从著初编》作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丛书之三出版。1941年,饶氏发表《广东之易学》②《广东之易学》,《广东文物》下册,广州:中国文化协进会,1941年1月。,对广东历来的易学著作加以梳理。自1939年至1941年香港被日军攻占后饶氏返回潮州,这段时间饶氏基本没有涉及地方史地的研究。在1946年,饶氏出任《潮州志》总纂,从而迎来其地方史地研究的新高潮。从当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饶氏发表了一系列的潮汕史地研究及方志学的论著。与其1932年至1938年的潮汕史地研究不同,由于担任《潮州志》总纂的缘故,其关注的范围愈加扩大。在此期间,他还曾调查粤东地区新石器时代遗物,其总纂的《潮州志》亦终在1949年付梓③《潮州志》的《潮州沿革志》收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9《潮学》,以沿革志为例,饶氏广征志书典籍,缕叙潮州及潮阳县、揭阳县、饶平县、惠来县、大埔县、澄海县、普宁县、丰顺县、南澳县、汕头市的历史沿革,并附以相关考证。广搜故实,可谓详备。晚年饶氏又负责总纂《潮州志补编》(潮州:潮州海外联谊会、《潮州志补编》整理小组编印,2011年)。,是为饶氏学术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在1949年之前,饶氏对潮汕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基本是围绕编纂地方志的任务进行的,但其研究的内容显然又不拘囿于方志之学。

饶氏移居香港之后,由于将大量精力投入于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等学问的研究,其关于潮汕史地的研究相对减少,但仍予以持续关注。尤其是1993年12月,由饶氏倡议发起、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及汕头大学潮州文化研究中心合办的“首届国际潮州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饶氏发表了《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④《潮学研究》1994年第1期,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郑良树主编:《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一文,就“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加以阐论,强调“潮州人文现象和整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当是分不开的”“潮州文化若干特殊现象,已不仅是地方性那样简单,事实上已是吾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环节与项目”。饶氏事实上已将所谓的“潮汕文化研究”“岭东文化”“潮州学”(潮学)提到了“地域文化”研究的层次上来。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整体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将某一地域的文化纳入到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构成“地域文化”⑤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整体的关系,可参见叶岗、陈民镇、王海雷著《越文化发展论》,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饶氏在《潮州志汇编》⑥《潮州志汇编》,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一书的序言中即指出:“从事方志者,非从国史入,则所见也隘;治国史者,非自方志出,则所得也肤。”饶氏从事地域文化研究显然没有局限于地方,而是辩证看待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整体的关系。如果从学术史的发展大势而论,饶氏初涉地方史地的20世纪30年代及极力提倡“潮学”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地域文化研究从初肇到高潮的过程。饶宗颐先生从青年参与其事到晚年积极提倡,可以说是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与见证者。

《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论及“潮学”中的内地移民史与海外拓殖史、民族史、考古学、戏剧等课题,这些正是饶氏长期关注的领域。如内地移民史与海外拓殖史问题,其《潮州历代移民史(民族志之一章)》①《潮州历代移民史(民族志之一章)》,《大光报·方志周刊》(汕头)1947年12月23日(第37期)。讨论潮州历代移民情况,《隋代潮州与琉球之关系》②《隋代潮州与琉球之关系》,《大光报·方志周刊》1948年8月10日(第67期)。《台湾省高雄县潮州镇访问记》③《台湾省高雄县潮州镇访问记》,《大光报·方志周刊》1948年11月22日(第82期)。《潮民移台小史》④《潮民移台小史》,《大光报·方志周刊》1948年12月19日(第86期)。讨论潮州与台湾的关系,《张琏考》⑤《张琏考》,《潮州从著初编》。又以《十六世纪中国大盗张琏考》刊《新亚》第9卷第2期,1943年;以《张琏考(中国殖民史上张琏疑案考实)》刊《南洋研究》(新加坡)第11卷第2期,1944年3月。《论〈明史·外国传〉记张琏逃往三佛齐之讹——华侨史辨证之一则》⑥《论〈明史·外国传〉记张琏逃往三佛齐之讹——华侨史辨证之一则》,《香港大学历史学会庆祝金禧特刊:中国与南海关系论文集》,香港:香港大学历史学会,1961年。《龙飞与张琏问题辨正》⑦《龙飞与张琏问题辨正》,《南洋学报》(新加坡),1974年,第29卷第1、2期。《潮州居民及其早期海外移植》⑧《潮州居民及其早期海外移植》,《泰国潮州会馆成立四十周年暨新馆落成揭幕纪念特刊》,曼谷:泰国潮州会馆,1979年。《柘林在海外交通史上之地位》⑨《柘林在海外交通史上之地位》,《潮中杂纪》,香港:香港潮州商会第三十八届董会印行,1993年。《南澳:台海与大陆间的跳板》⑩《南澳:台海与大陆间的跳板》,《明报月刊》(香港)第29卷第9期(总第345期),1994年9月。等文则论及潮州与在中外交流史中的地位;再如民族史的问题,饶氏曾发表《福老》11《福老》,《大光报·方志周刊》1948年2月17日(第44期)。《潮州的蜑户》12《潮州的蜑户》,《中央日报》(广州版)1949年4月28日、5月12日。《说蜑——早期蜑民史料之检讨》13《说蜑——早期蜑民史料之检讨》,《联合书院学报》(香港)第5期,1966年6月。《潮州畬民之历史及其传说》14《潮州畬民之历史及其传说》,《大光报·方志周刊》1949年3月25日(第100期)、4月1日(第101期)。《韩江流域之畲民》15英文原作为Researches into the Earliest Settlements of the Shê People in the Han River Basin,Kwang Tung,Sym⁃posium on historical archaeological and linguistic studies on Southern China,South-east Asia and the Hong Kong region(华南与东南亚及香港之历史考古语言文化会议论文),Hong Kong: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61.《タイの〈傜人文书〉读后记》16《タイの〈傜人文书〉读后记》,《东方学》(东京)第73辑,1987年1月。《畲瑶关系新证——暹罗〈徭人文书〉的〈游梅山书〉与宋代之开梅山》17《畲瑶关系新证——暹罗〈徭人文书〉的〈游梅山书〉与宋代之开梅山》《畲族研究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等文即讨论潮汕地区的福老、蜑民、畬族、瑶族等族群的历史,尤其是汉江流域畬族的情况。饶氏于1938年10月对其展开田野调查,具有拓荒性质的意义。以考古学而论,虽然当时尚缺乏系统的发掘和可供比对的资料,但饶氏1950年于香港出版的《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作为潮汕乃至整个广东地区第一部考古调查资料,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饶氏晚年更是积极推动粤东地区的考古工作,并就浮滨文化的研究撰写了多篇论文①参见《从浮滨遗物论其周遭史地与南海国的问题》,香港博物馆编《岭南古越族文化论文集》,香港:香港市政局,1993年;《浮滨文化的石璋、符号及相关问题》,《岭南学报》(香港)新第1期,1999年10月。浮滨文化是分布于闽南、粤东、香港等地的考古学文化,距今约为3440年至2920年,1974年至1976年先后在饶平浮滨的塔仔山、顶大埔山发现。。再如戏剧,饶氏撰有《潮剧溯源》②《潮剧溯源》,原载《香港潮商互助社社刊》,收入薛君谦主编《泰国潮州会馆三十周年》,曼谷:泰国潮州会馆,1968年8月。《〈明本潮州戏文五种〉说略》③载《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等文,并就潮剧的戏本、和声相关问题多有讨论。此外,他曾编撰《潮州先贤像传》④《潮州先贤像传》,汕头:艺文印务局,1947年。,对韩愈的文学、思想、学术源流及其在潮州的活动⑤如《潮州韩文公祠沿革考》,《禹贡》第6卷第11期,1937年2月;《宋代潮州之韩学》,韩愈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韩愈研究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宋代莅潮官师与蜀学及闽学——韩公在潮州受高度崇敬之原因》,《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东京:同朋舍,1989年。有系列论著,更专门撰有《薛中离先生年谱》⑥《〈明本潮州戏文五种〉说略》,《大光报·方志周刊》1949年3月4日(第97期)、3月11日(第98期)、3月18日(第99期)、4月8日(第102期)。与《郭之奇年谱》⑦《郭之奇年谱》,《新亚学报》(香港)第16卷(上)《纪念钱穆先生论文集》,1991年10月。,对薛侃和郭之奇两位乡贤的德性予以表彰,并校录出版载有薛侃事迹的《廷鞫实录》⑧《廷鞫实录》,《大光报·方志周刊》1948年8月3日(第66期)、8月10日(第67期)、8月17日(第68期)。;他编集《潮州志汇编》,收录元代《三阳志》、明嘉靖郭春震志及清顺治吴颖志以及民国《潮州志》,并参与编集《广济桥史料汇编》⑨香港:新城文化服务有限公司,1993年。早在1936年,饶氏便撰《广济桥考》,载《史学专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后撰有《广济桥志》,载《潮州从著初编》。广济桥附潮安县郭,居韩山山麓,横跨韩江。该桥始建于宋干道年间,历元明清三朝,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旧名济川桥、丁公桥,相传造桥始自韩湘子,故又名湘子桥、湘桥。广济桥以浮舟作“活动桥”,又名“浮桥”,是为中国桥梁史上的特例,茅以升先生曾将其列为中国五大古桥之一。饶氏叹“其历史不可谓不悠久,然纂述犹缺,旧志所录,裁弗宣意,说者复附会于神仙释老之言,涉士游方,盖寡能达其津照矣”(《广济桥志·序例》),遂为广济桥撰志,“夫以一桥之细,勒成志书,其例罕觏”(《广济桥志·序言》)。《广济桥志》分名称、沿革、建筑、石刻、文征、杂志6部分,附以韩湘子相关资料。《潮州三山志》⑩《潮州三山志》,潮州: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政协潮州市委员会,2006年。,为潮汕文化研究奠定资料基础。饶氏关于潮汕地方史的论著,曾汇集为《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11《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一书。不难看出,饶氏对于“潮学”的研究所涉甚广,“潮学”可以说是广博的“饶学”的缩影。正如其在《潮汕文化论丛·初集》12《潮汕文化论丛·初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序中指出:“地方史足为国史之辅车,由于记载较为翔实,又富有亲切感,大有助于史学,自未容忽视。”饶氏在地域文化研究中得到了基本的文史训练,这是他学术的起点。但他显然不满足于此,后来他的研究涵盖“华学”的各个方面,已然是另一重境界。

三、地域文化研究的开拓

1939年,饶氏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楚辞学方面的论文《离骚伯庸考》13《离骚伯庸考》,载《益世报》(昆明版)1939年7月25日。,在楚辞学界崭露头角。1940年,在香港撰成《楚辞地理考》①《楚辞地理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在这一段地方史研究的“真空”阶段,饶氏由于接触到更广阔的学术天地,已经有意转型,在其所治历史地理学与楚辞学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并完成了《楚辞地理考》这一重要著作。楚辞学因此也成为饶氏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楚辞学即属于后来饶氏所指称的“楚文化”的范围。在饶氏1949年移居香港之后,在继续深入楚辞学研究的同时,对楚地发现的竹书、帛书、帛画、青铜器等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成为楚简帛研究的先行者之一。若放宽时间和空间的尺度,饶氏对马王堆帛书、曾侯乙编钟、睡虎地秦简等文物的研究,也属于“楚文化”研究的领域。饶氏对于“楚文化”的研究,建立在其“三重证据法”乃至“五重证据法”基础之上,可以说紧贴学术热点,时刻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

楚文化之研究,目下已成显学,蔚为大观。尤其是楚地文物的不断出土,引起世人瞩目。1981年6月,楚文化研究会成立,此后在俞伟超、张正明等先生的领导下,楚文化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张正明曾撰著《楚文化史》②《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嗣后主编《楚文化志》《楚学文库》等文献,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楚文化研究的重要推动者。事实上,饶氏早在1969年便发表《荆楚文化》③《荆楚文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41本第2分,1969年6月。一文,正式提出“楚文化”的指称,并综合讨论楚族的迁移及拓展、楚国的财富及工商业的发展、巫风下的舞与乐、楚人的宗教观念、楚学术与儒家思想兼论楚人才之盛、楚文化来源的探讨、楚文化的辐射、楚文化在世界文化上之地位等问题,并注意结合考古遗存和出土文献加以讨论。饶氏是最早提出“楚文化”这一名称,并给这一地区性文化加以系统阐发的学者,在研究方法方面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④曾宪通:《选堂先生与荆楚文化研究》,曾宪通主编《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翰墨轩出版公司,1997年,第34-35页。。在2002年,当饶氏回顾《荆楚文化》这篇旧作时指出:

此文刊行于1969年,其时楚地考古工作刚在发轫阶段。1973年,出土御切云冠骑龙人物绘画,1978年随县出编钟,均在本文之后。“楚文化”此一学术名词之提出,本文颇有促进作用。⑤饶宗颐:《荆楚文化》,《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6《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6页。

该文刊发于20世纪60年代末,广泛征引相关的传世文献及出土材料,就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楚文化研究的繁兴奠定了基础。

在《道教与楚俗关系新证——楚文化的新认识》⑥《道教与楚俗关系新证——楚文化的新认识》,《明报月刊》(香港)第20卷第5期(总第233期),1985年5月。一文中,饶氏讨论了楚文化与原始道教的关系。文章的开篇指出:

读过《楚辞》的人,自来即有“奇文崛起”、“楚多才人”的赞叹。在前些时候,疑古风气笼罩之下,还有一些史学家抱着怀疑的态度,说道湘江流域是蛮陬遐壤荒江寂寞之滨,何来此斐亹动宕之文辞?自王国维以来,把古史地域,尽量加以缩小,他考证商人活动不出大河附近,这种狭隘观点影响所及,遂有以上不必要的推想。他们把历史估计得太低了!目前由于地下新材料

的层出不穷,在证明纸上记载的可靠性。新的看法,不但不是缩小,而反是扩大。①饶宗颐:《道教与楚俗关系新证——楚文化的新认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5《宗教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1页。

饶氏反思“古史中地域的扩张”,其重要的切入口便是楚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的楚地文物,正不断验证其早年《楚辞地理考》的观点。在该文中,饶氏还指出“楚文化”成立的理由:

楚文化一名词,所以能够成立,因为楚可说是南方文化的综合体。它吞并许多小国,“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吸收北方中原华夏文化,和南方若干地区土著民族独特的崇祀鬼神的巫文化融合、升华,构成楚文化的特色。……楚文化既为一综合体,如果仔细分析,可从物质及精神两方面加以观察:物质工业,在楚国最发达而值得称道的,要算冶炼钢铁和丝织技术的进步。……(精神)楚人的高度成就,最显著的是表现在文学和艺术上的宏业。②饶宗颐:《道教与楚俗关系新证——楚文化的新认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5《宗教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1-92页。

“楚文化”之所以成立,正如“潮汕文化”或“潮学”之成立,在于其鲜明的地域性。而这种地域性,表明了中国文化具有同一性的同时,还存在多样性的区分。正如饶氏所指出的“从楚地出土新资料,更可体会到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文化制度的分歧及其多型性”③饶宗颐:《道教与楚俗关系新证——楚文化的新认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5《宗教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2页。。这种多样性,还表现于其他地域。如饶氏还发表有《吴越文化》④《吴越文化》,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41本第4分,1969年12月。和《西南文化》⑤《西南文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46本第1分,1974年12月。,对吴越文化和西南文化分别进行讨论。关于“吴越文化”的研究,1936年在上海成立的“吴越史地研究会”开吴越文化研究之先河,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又重新兴盛。《吴越文化》一文为20世纪80年代吴越文化研究的新高潮奠定了基础。此外他还对卜辞所见“戉”、百越源流、越地早期刻画符号等加以研究。《西南文化》一文初步建立了“西南文化”的框架。饶氏后来结合卜辞资料对商代的西南文化展开系统研究,钩稽古蜀历史地理,勒为专书《西南文化创世纪:殷代陇蜀部族地理与三星堆、金沙文化》⑥《西南文化创世纪:殷代陇蜀部族地理与三星堆、金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此外,饶氏对岭南文化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地域文化”主要是指一定地域在各时期发生、发展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具有连续性与地域性的特征,“这些地域文化的自然区域是以周分封之初的疆界为中心范围,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版图为大体界限”⑦邱文山等:《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上)》,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4页。。饶氏之所以对吴越文化、荆楚文化、西南文化专门予以讨论,主要是出于这些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且相关的民族史问题亦颇值得研究。但在讨论上述三种地域文化时,基本没有着眼于被中原王朝同化混融之后的情形,与饶氏的“潮学”与岭南文化的研究不尽一致。饶氏在其主编的《华学》的发刊词中指出“华学”的一个重要趋向是“横的空间方面,注意不同地区的文化单元,考察其交流、传播、互相挹注的历史事实”。他从“潮学”起步,进而涉及楚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研究,其立足点实际上已是“华学”的宏观视角。

猜你喜欢
艺文志饶宗楚文化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饶宗颐常用印
饶宗颐作品欣赏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从《汉书·艺文志》看班固对儒学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