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教育思想的动力体系、生成机制与方法论价值

2018-03-20 11:12陈浩凯周瑶丽
关键词:特色发展教育

陈浩凯,周瑶丽

(1.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114;2.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从大国政治家的角度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就是其教育思想中隐含的动力体系和作用机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智慧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做了许多重要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把教育的原点定位归结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动力、生成机制等基本原理,完整准确的领会和把握这些原理,对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教育思想的三大动力体系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在传承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及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深度,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发展提高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度,反映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一,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关怀。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乎制度环境更关乎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不同的教育对象围绕“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不同的阶段要求:对于儿童,强调应加强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强调要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有用之才;针对大学生,强调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栋梁之才。习近平明确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1]坚持教育发展,就是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促进人民福祉,让人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以及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条件。坚持全面关怀必须认识到个人的梦想应当符合国家和世界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因为只有满足人的全面关怀,才能实现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才能实现中国梦甚至实现世界梦。其二,体现在教育决定人类未来的战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决定了人类的今天,也决定了人类的未来。”[2]教育承担着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更好的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重担。中国的教育要传承文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的教育必须要为党、为国、为人类社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其三,体现在人民至上教育观念的指引。“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生动的局面,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每个人都尽力而为,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就感[3]。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我们追求的目标,把人民幸福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大德政工程。社会发展的核心就是推动人的进步与发展,人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关注人的健康成长,更要关注人思想政治观念的养成,要在知识才干、综合素质、奋斗精神、完美人格等等方面上下功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抓住了教育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正是从人的关怀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之本,体现了习近平教育思想的哲学高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要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的教育必须要为特色社会主义培养终身奋斗的有用人才,这不仅是新时代教育理论的主题,也是中国教育繁荣发展的核心动力。

首先,教育是阶级社会中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存在的。无产阶级教育是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教育,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要把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贯穿其中,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毛主席也曾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带有鲜明的无产阶级色彩,这种阶级性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上,包括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的根本保证等等,也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的“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4]。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要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意志,为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其次,中国特色教育必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历史进程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从历史进程看,解放初期,面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我们共产党人逐步恢复民族教育,建立自己的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建设者,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教育科技体系和组织体制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教育发展道路历经磨难,党的事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刻地指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我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以当时筹备和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为契机,中国教育科技工作开始全面地拨乱反正。在1980年12月的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的论点,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又提出了教育的“四个面向”重要指导方针,开辟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伟大航程。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人才和智力的支撑,因此,他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发展的动力,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看,我们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相互适应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适应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要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总目标下推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探索。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将推进传统的工业革命,而且还将推动世界的新技术革命[5]。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决策,把中国教育的发展推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教育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倍增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新时期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6],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离不开我国教育的全民现代化。一是,教育要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障。理想信念坚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具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等等品德的培养,都需要党领导的教育工作来实现。二是,教育要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撑。国力的增强、民族的复兴需要众多高水平人才的引领,教育是人才的保障,国家间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就是教育的竞争,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没有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的教育要定位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之上,这体现了作为大国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三是,教育要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高水平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对社会公民的总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的教育为未来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总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尽快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建设和治理,人人共享成果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7]。

(三)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中国的教育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与改革同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如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立学校和鲁迅艺术学院[8]等。为了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就对延安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在一切为了党中央、一切为了新政府的旗帜下,改革成了推动教育发展与进步的直接动力。

一是,延安大学的校长负责制。第一次合并后,延安大学开始实施校长责任制。先后在延大就任校长职务的,都是参加了第一次大革命并长期在教育领域为共产党工作的知识分子,是中国著名的现代革命家和教育家。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是延安大学的主要特色之一[9]。1944年5月,延安大学在第三次调整合并后,开始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校长下设立学校委员会,以确定学校教育政策和学科专业设置等重大问题,学校下设三个学院,即行政管理、鲁迅文艺、自然科学,每个学院的事务由院长负责,并设立定期会议,讨论学院的教育管理。延安大学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坚持自我管理和学术自由活动[10]。一方面,延安时期的政府主管部门主要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和拨款等方式管理学校,不直接干预其具体的行政、教学等事务;另一方面,延安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由思想,注重实事求是、自主自治的作风。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提倡思想学术自由,在实践教学中倡导言论自由、积极讨论。

二是,改革开放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高校的领导必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1],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才能得到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时间。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2],但在当时,学校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必须通过党支部的讨论来决定。这种领导体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一些难以界定的问题,造成了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校长的行政职能尚未实现。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逐步推动了各个学校领导体制的改革[13],于1998年8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时至今日,中国高校在党委领导下实施的校长负责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在党的领导下,新时期积极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新时代,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基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14]。大学章程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中国高校章程的制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大学章程建设的数量不断增加且进入了一个新的规范发展时期。教授治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基础。重视教学,增强学术精神,鼓励学术自由是大学坚守的基本原则。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要确保教授不离开党,教授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随着“211工程”建设的推进,提高高校教育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强。为此,2012年5月启动了“高等教育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15],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规划”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此外,我国的产学研融合教育也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发展的。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教育环境,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整合生产、教育和科研,使得学校与企业的资源、设备和教学技术相互补充,实现资源共享和深度整合,让学校、企业和社会满意,让学生受益,为三位一体形成双赢局面。

二、习近平教育思想动力系统的生成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变,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的跨越和全面发展,使得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16]。响应人民追求更高质量、更公平的教育,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新目标和新追求,从而产生了新的生成机制。

(一) 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满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科技教育的作用往往比自然资源更重要。瑞士、瑞典等国家本身自然资源稀缺,但它们凭借高水平的技术和教育成为世界上非常富有的国家,反观一些最为贫穷的国家,它们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自然宝库,但它们却仍旧贫困的原因就在于教育的不发达[17]。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教育不仅要注重对自身体系的系统改善,还要在贫困地区实现“精准扶贫”的基本任务[18]。换句话说,教育是解决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填补缺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与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相比,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农村教育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差距,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存在。当前,我国经济呈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态势,经济结构面临升级和调整,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下我国科技进步依靠的就是专业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尚不能培养出大量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升级,而我国教育结构未能得到及时调整,使得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教育应用型人才短缺,两者之间出现的不同步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对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把握这个机遇和应对这个挑战是一个重大课题。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民主、科学、务实的精神指引下,通过学校主动作为、政府积极支持、社会全面参与,实现教育发展的成功转型,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此同时,在新时代,针对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何实施基本公共教育资源政策,逐步缩小地区、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的实施都是为解决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运而生的[19]。

(二)解决教育不足、发展不平衡、文化生活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对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教育是人类认识、继承、传播、改造、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国教育发展应自觉地适应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十九大提出的对美好生活需求是对社会发展的全方位要求,回应人民的就是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目前,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也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文化建设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中国的文化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改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另一方面,从中国的文化发展本身来看也面临着许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0]。一是,文化空间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在于地区与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东西部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尤为突出。尽管这些地区的文化资源相对富足,但其工业发展十分落后,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十分稀少,使得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化教育相对落后。二是文化产品供给与文化消费的不平衡不充分[21]。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但文化产品的供应往往跟不上消费水平,文化产品种类杂且质量低。因此,需要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提供文化产品来加强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体系[22]。三是,文化、技术和金融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现有的政策实施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行业的动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主要推动力是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加强这些方面的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充分的动能,以此破解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23]。

(三)破解学生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与学校提供教育教学服务水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新一轮革命正在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教育领域改革发展进程中,从学校与学生两大阵地来讲,学生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与学校可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水平之间存在矛盾。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学生对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24],但学校提供的服务水平却达不到学生的诉求。一方面,不完善的教学设施、较为低下的公共基础水平等问题层出不穷。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到教师授课的方式、学生接受到知识的效率以及学生进行实际训练的效果。因此,完整的教学基础设施是高校的必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教师队伍建设还不完备。有些高校不够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工作,一些教师教学能力低下、专业素养能力不高,需要通过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25]。一些教师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科研上而忽视教学环节,出现课表上挂着教授名字而实际却是由学生代替上课的现象,甚至个别教师做出超越底线的事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服务的水平。此外,教育体制机制方面还不完备,诸如教师的城乡结构和学科结构分布不合理,获取、招聘、交流、退学的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混乱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阻碍了中国整体教育的发展。在新时代,知识的储备和人才的培养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提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应提高和改善高校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学生对高质量教育需求与学校提供的低水平教育和教学服务之间的矛盾,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26]。

(四)解决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发展的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矛盾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基于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2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教育目标经历了从社会标准向人类标准的螺旋式上升,到社会需求与人类发展的辩证统一。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国历史原因,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国家、民族及个人的生存问题而忽视了追求个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要求,甚至出现“谈人色变”的境况,这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设定,突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矛盾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主要矛盾。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重任”[28]。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注意智力和体力的双向发展,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满足。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因此,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础上,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高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学生,使他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具备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破解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是中国教育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亦或是学生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与学校提供教育和教学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都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次要矛盾。

三、习近平教育思想动力学理论的方法论价值

(一)彰显中国特色

一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4]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是因为其在学生启蒙时用大智慧引领、启发人,使他们努力成为人才支柱。对于今天的大学来说,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他们是最根本的问题。一旦在办学方向上出错,那么在培养人才问题上就出错了。因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搞好办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们这一代人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29]。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培育高校风清气正、和谐健康的校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活动,都要特别注重渗透进步的思想理论启蒙以及积极价值观的灌输和指引,使大学生形成客观、公正、准确、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努力培养和培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二是,在人才标准上坚持亮底色。人才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30]。在新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人才的培养标准必须建立旗帜鲜明地政治底色。党委领导下的教育是我们应秉持的鲜明旗帜。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要始终贯彻落实引导全体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1]。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拥有集体主义的观念,遵守法律,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此外,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素,对哲学、经济学、法律、教育学、文学、历史和社会学学科的充分理解是培养各个领域人才的基础。同时,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术业有专攻,学术型、专业型的人才培养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激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源泉。认真学习、掌握和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新时代最具政治底色的人才[32]。

三是,坚持世界一流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要想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拥有强大的力量就必须拥有文化上的创造力。因此,应该认识到只有世界一流大学才是学术界最高的大学,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思想知识的磁场。党的十九大也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始终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向同行”[1]。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也是积极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更是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高等教育人才竞争的迫切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中国的整体实力和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现阶段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党和政府推出的“双一流”建设,不仅有效解决了“211”工程、“985”工程和特色学科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进一步增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为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33]。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中国情怀,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同向同行,开展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二)贡献中国智慧

一是,笃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早在党的十二大“优先发展教育”思想已初具规模。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逐渐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广泛共识。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4]教育优先发展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揭示了在中国建设强大教育国家的重要性,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最实际的措施就是加大教育投入。“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整体高度上提出来的。换句话说,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我们都无法撼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方面,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从富国到强国的必要条件[17]。归根结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必须突出教育的基本性、领导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教育为基础的普及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发展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通过实现教育公平,使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26]。

二是,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实施方案。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国家重点大学建设到“211”“985”项目建设,再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能以西方教育为标准,而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路。这取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并以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历史事实为基础[27]。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开启了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旅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成为强国的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16]。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首先,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部署、实施和监督。保持国家政策的统一和连续性,及时出台“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针,确保各项扶持政策的有机结合,使各地都有遵循的法律及规则。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并投入相关资源、协调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更好地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其次,地方层面应进一步加快政策引导作用,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开展工作。严格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地方政府改革自身管理,进一步转变职能,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特征开展“双一流”建设。同时,地方政府应从本地区的大学发展实况和大学学科建设方向进行长远考虑,并制定稳定且持续的扶持政策。最后,高校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总体规划,确保扎实推进和深化改革。高校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制定长远的建设计划。同时,要深化“双一流”服务建设的全面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活力和动力。加强党的领导,实现重点突破,扩大社会参与,努力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是,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安排。立足国际视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奠定基础。一方面,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文交流机制,促进国内外双向交流。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建设国家,提出构建“双一流”教育目标,并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重点引进和建立一批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关键。培养具有高专业理论、强实践能力、新教学理念和高科研质量的“双一流”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培训。学习教学需要的技能、技巧和实践经验,以改善教师的智能结构,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仁爱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三)构建中国模式

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漫长而充满挫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而构建出的中国特有的模式。

首先,党领导之下的教育改革模式。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重视党在教育领域的领导地位对加快教育事业建设,确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时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34]。一是打好教育公平战略。针对我国东西部教育、城乡教育等地区出现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开展特殊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工作,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公平和优质的教育。二是对高校人才质量的高标准要求。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就业创业机会。三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针对普通高中教育要加强其育人方式,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教育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有效地运用社会力量去兴办教育。同时,通过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一体化,建立学习型社会以提高人民素质。四是全面加强教育系统的党建工作。深入学习“两学一做”,贯彻党中央新理念和国家治理新战略,规范党员的行为和作风。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在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认真落实校长责任制。

其次,突出民族特色的办学模式。世界一流大学都体现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中国的大学不是“办在中国”,而是“长在中国”,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有必要根据其历史发展阶段找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模式。中国以其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展现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多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和民本思想,是展现我国教育“民族特色”的重要理论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不仅要求人民成为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还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增强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贡献。中国教育的“民族特色”也体现在关注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上,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建立在人民的根本利益基础之上的,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我国坚持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以及立足现实、关注民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特色无不体现出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中国特色教育模式特别注重德育,高度关注人们的道德修养,把道德实践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这不仅对个人的道德改善,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服务人民和国家需要的评判标准。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应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当前的国家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2]。服务于人民和国家需要的评判标准对中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始终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如此,对于高校学生同样如此。不管是谁,离开了人民群众,就无立足之地。为人民服务就是在坚持尊重人民意愿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二是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标准。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就是因其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一直反对腐败,与腐败做斗争。三是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除了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模式都行不通。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导致国家的封闭和落后,民主革命时期国家的分裂导致人民生活悲惨,而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时,我国经济发展才迎来了光明的明天,人民的生活状况才一天天变得更加美好。四是服务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建设教育强国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人民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自信。坚持“四个服务”的评判标准加强了国家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促进了国家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医的特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