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业余体校游泳队训练开展现状与分析

2018-03-21 16:56李文倩
运动精品 2018年3期
关键词:桂林市体校业余

李文倩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游泳业余训练队成立的目的是使队员可以在基层更好地夯实基础,规范好四式技术动作,提高训练能力。

四年一届的广西全区运动会(区运会)是广西每个地市很看重的比赛,它标示着各地市所培养队员的训练水平,广西队也能通过区运会这样的比赛选拔出一批具有潜力的运动员。入选广西队的运动员训练将会更系统化,可以获得更多的参赛机会。区运会深受各市教练、领导的重视。在第十三届区运会上桂林市运动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金牌2块,银牌5块,铜牌12块,奖牌总数排名第三。

训练周期的划分和周期结构的设计是依据全年比赛任务确定。桂林市业余训练队每年只有一次赛事,所以基本是围绕这一次比赛而制定训练计划。这一个大周期以头一年的10月—本年的4月为准备期,主要以提高技术和有氧耐力为主;5-7月为比赛期主要以队员的比赛项目进行强度训练,提高专项耐力;8-9月为恢复过渡期,主要是运动员放假休息为主。

本文对桂林市业余体校游泳队的训练现状的开展进行分析,查找问题,结合其特点提出适当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桂林市业余体校游泳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1.2.2 调查访谈法

与桂林市业余体校的教练员、学员及家长进行调查访谈。

1.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桂林市游泳队训练现状分析

2.1.1 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表1 教练员基本情况

表2 队员年龄分布

表3 队员训练年限情况

从表1可见,桂林市教练现有4名教练,长期训练的运动员50-60名。笔者对每位教练进行了沟通,四位教练都是从专业队退役,由运动员转行成为了教练,对于训练方面专业性很高。唐教练有10年以上的执教的经历,所带的队员有20人以上;王教练与宋教练的队员现在是合作训练的方式进行训练,约有40人。两人都是刚进入桂林市体校带训练不久,有两年左右的时间,队员的年龄普遍在7-10岁之间,训练的年限基本都在两年之内。王教练有6名自己的队员参加过区运会,在50、100、200米项目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宋教练是较年轻的教练,有3年左右的执教经历,队员尚无参加区运会的经历。曹教练的队员以9-10岁居多,有3名队员参加过第十二届区运会,获得最好的成绩是 50米蛙泳第一名。

从表2与表3中看到9-1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数占近半比例,11岁以上的队员占比与10岁之前的占比相差很大。从表中可以看出业余体校队员的年龄普遍偏小。在表3里训练年限中1-2年占比较大,而训练年限5年以上的几乎没有。游泳技术水平的提高是要靠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看到一定成效,但桂林市业余体校游泳队队员年龄小,训练年限短,竞赛能力也会降低。反映出桂林市业余体校游泳队的训练现状并不理想。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学业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对于专业训练这方面还没有很好地普及,家长为了避免自己孩子受影响,就会放弃继续进行游泳训练。

2.1.2 桂林市体校游泳队的训练量分析

训练量对提高成绩起着一定的作用,训练量太小,运动员的身体机能都没有受到刺激;而训练量过大,则会让运动员产生疲劳,可能会影响第二次课的效果。所以对于训练量的掌控也是教练考虑之一,在11-14岁的年龄层中,训练量是等同的。表4是唐教练、曹教练、宋教练和王教练为各自队员所规定的训练量。

表4 桂林市教练员训练安排情况

通过与教练访谈了解到,一周7次课,每天一次。周一至周五是晚上训练,而周末的时间为上午训练,时间相对于前五天会较长。周一至周五的训练时间为下午5:30-7:30,周末的训练时间为上午的 9:00-11:00。运动量会根据每位队员的时间安排,时间充裕的队员会安排10-20分钟的陆上热身练习,而晚到的队员则没有时间进行陆上的练习,直接进行水上训练。在业余训练队的队员无法达到专业队的出勤次数,碰到节假日的时候训练也会暂停,队员的训练量也得不到好的保障,训练也达不到效果。在暑假的时候训练时间相对于平常的训练时间较长,队员的出勤率也高,在量上会适当加一些,但也不会超过 4000,会适当加些陆上的的训练。平时训练时间短,队员来得晚,基本只以水上训练为主。桂林市业余训练队也没有冬训这个概念,在1-3月的期间,因泳池和天气的原因,会有两个月是只练陆上的训练,没有水上的训练。这两个月的训练几乎没有队员参加,也没有陆上训练馆,训练很难开展。

2.1.3 桂林市体校游泳队训练计划与《中国青少年游泳训练大纲》计划设计的对比分析

四位教练对青少年训练大纲的目标与要求有充分认知,从选材到布置训练计划都是根据青少年训练大纲作为参考,为队员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但是桂林市业余游泳训练队在某些条件上离大纲还是相差一些距离的,从选材上就与大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在的地域问题使选材面并没有像发达城市那么宽。第二,队员的训练量因时间的限制达不到大纲中每个年龄段所要达到的标准。每天的训练时间是5点半开始,队员放学之后才能开始训练,从学校到训练场馆又耽误了时间,真正能训练的时间没有多少,从而达不到每个年龄段每节课所需的训练量。在教学大纲中7-8岁年龄段课训练量应在两千以下,9-10岁课训练量在三千和四千以下,教练布置计划的量上适合9-10岁的队员,但对于7-8岁的队员训练量过大,很容易产生过度疲劳的现象。在训练内容方面,基本与《中国青少年游泳训练教学大纲》所达到的要求一致。训练时间短年龄稍小的队员基本都是以加强水上的四式技术,使其更规范性为主,在规范技术动作的前提下提高有氧的能力。10岁以上并有些训练基础的队员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有氧练习的基础上规范技术。每位教练训练计划的强度由每位队员的年龄及他们各自的训练水平来定,计划根据队员自身情况有所改动,但完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水上的训练手段一般采用25米的技术练习,速度练习采用15米或者25米的练习,有氧训练一般采用中长的距离配合,划手或者打腿,16x50米的自由泳间歇练习。陆上训练一般以跑步、拉胶和腰腹肌为主,跑步以短冲和长跑为主,锻炼耐力和速度。拉胶为更好促进队员们四式手部技术的形成。陆上技术练习主要是镜前动作模仿练习。一年有 1-2次测验,包括一般的身体素质和水上的划手、打腿、配合的测验。在水陆练习分配的时间上,因训练时间与场地限制,并没有更多地开展陆上素质的训练课,以水上练习为主,对陆上训练的重要性有所忽略。在训练任务上教练的训练设计大纲基本符合了教学大纲中所提到的目标。对于所要完成的目标与教学大纲中基本符合,采用的练习手段形成多样化,锻炼的目的也明确。

2.2 桂林市体校近两届区运会成绩对比

在广西,基层比赛每年只有一次赛事,最大的比赛就是四年一届的区运会。教练根据这个比赛制定一个周期性的训练计划,以年度训练计划为主。

在十二届区运会中桂林市运动员获得金牌2块,银牌5块,铜牌12块。而在第十三届区运会中获得了金牌12块,银牌15块铜牌14块,奖牌总数排名第三,比上届上升了五位。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对上届桂林市最小年龄组11-12岁、13-14的参赛队员每个项目的最好成绩与本届 11-12岁、13-14岁的参赛队员每个项目的最好成绩与得到的名次进行整理与对比。

2.2.1 第十二届区运会11-12岁男女项目成绩

表5 11-12岁男女项目成绩

2.2.2 第十二届区运会13-14岁男女项目成绩

表6 13-14岁男女项目成绩

2.2.3 第十三届区运会11-12岁男女项目成绩

表7 11-12岁男女项目成绩

100米仰泳 1:17.33 1:15.13 六 /三50米蛙泳 0:37.80 0:36.69 五 /一100米蛙泳 1:19.64 1:21.52 一 /一50米蝶泳 0:31.90 0:32.98 六 /三100米蝶泳 1:09.09 1:12.83 二 / 二200米混合泳 2:37.25 2:43.62 四 /三

2.2.4 第十三届区运会13-14岁男女项目成绩

表8 13-14岁男女项目成绩

通过表5至表8两届区运会的所比项目的成绩比较可以看出,十三届区运会的成绩比较十二届区运会的成绩,成绩提升较大。十二届区运会上有10个项目进入前三名,十三届区运会中有11个项目获得前三名。在第十三届区运会上取得的名次上也比上届多,所有项目都有获得前八的名次。在11-12岁组成绩对比里,女子成绩比上届成绩有所提升,基本上每个项目成绩都有上涨,而男子成绩中,短距离的项目,成绩提高不是很明显,有些项目比上届区运会的成绩还略低了些,但在中长距离方面成绩比上届区运会提高了,从成绩中看,男子的有氧耐力方面是不错的,但在专项耐力方面欠缺些;而女子各方面都是较稳定的,而11-12岁的女子也是处在发育期,相对于同龄的男运动员成绩会好些。13-14岁组,因为年龄稍大些,所比的项目也会比11-12岁的项目多。这届的成绩中男女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都很高,成绩都比上届运动员的成绩提高很多,在报项上也全面很多。基本每一个比赛项目成绩都比上届的好,无论是从短距离到中长距离,或者长距离,都发挥的很不错。

2.3 影响桂林市业余体校训练效果情况分析

桂林市队的运动员分为住校式和走训式的模式,住校的队员一般都能按训练时间到达训练馆,大多都是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学生。走训式的队员训练时间机动,六点以后才能到训练场开始进行训练。基层的运动员一般还是以上学为主,到下午放学后才会进行游泳训练,对于学校放学晚的来说,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可能不完整。学业重的可能只是周末才会来进行训练。通过与教练员的沟通和调查,在选材、训练场馆、家长观念、队员的参赛情况、训练情况都存在着一些对训练有较大影响的问题。

2.3.1 桂林市体校游泳队选材特点分析

教练比较重视儿童的家庭情况和自身的遗传因素,综合身体形态特点、一般素质和健康、发育的程度以及智力和成绩作出考量。游泳是个水中运动,也会对儿童进行水性的评定,观察儿童是否适合进行游泳训练。

桂林市的每位教练选择苗子的方式都有些不同,唐教练、王教练和宋教练基本都是到各个学校走访进行选材,大多数都是前往县级的学校居多,市里的学校较少。通过教练与家长的沟通,使其家长带领自己的小孩在游泳馆进行一些素质的测验。通过测验看是否适合进行长期的游泳训练。曹教练是通过暑期的培训班发现训练苗子,或者是通过其他教练的推荐和家长的自荐,以前者居多。碰到了好的苗子,家长会先询问学校老师的意见,老师认为会耽误学习,家长就不愿意让孩子进入业余体校的训练,这样会流失掉很多有运动天赋的好苗子。而且现在的家庭中都是只有一个小孩,不愿意参与到这样长期的训练中,让自己小孩吃苦;而一些家庭觉得学业更为重要。

2.3.2 桂林市体校游泳队训练配套硬件设施单一

桂林市室内游泳馆场馆缺乏,目前在桂林市的基层训练队的训练场所中只有体育中心一家游泳馆可以训练,因是对大众都开放的游泳馆,所以对市队训练的时间也有限。室内泳池每年都需要维护和管理,所以游泳馆在每年的冬天会有两个月左右的闭馆,桂林市的队员们就会没有场所进行水上的训练,转为陆上素质训练或者是给队员们放假而度过两个月的闭馆时间。业余体校游泳队没有专门性的陆上训练馆,在陆上训练期间得不到系统的锻炼,一些力量训练和素质训练将没办法展开。这会给队员们的运动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能使队员们保持系统的水上练习,保持重要的水性水感,在陆上课的时候手部力量与腿部力量也得不到很好的练习。

2.3.3 家长对队员参与长期训练的态度分析

在基层训练队,家长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笔者对队员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家长对孩子参与游泳训练还是抱着支持的态度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游泳大部分原因是使孩子身体得到锻炼。有些运动员可能训练了一两年或者四至五年就不练了。通过调查,家长不让孩子继续长期地训练的原因之一是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其次是担心孩子的天赋问题,从而阻止孩子继续进行游泳训练。

2.3.4 参训队员参加比赛少从而导致运动员训练热情不高

桂林市队的参赛情况基本就是每年一次的广西区赛,比赛时间一般都是每年的八月底左右,而其他时间基本没有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比赛就是为了检验训练的成果,让自己发现与其他运动员的差距,积累自己的经验。参与比赛的次数多能更好的激起运动员想练出好成绩的斗志,从而赢得教练,家长乃至对手的肯定。但是对于我市运动员来说比赛的次数太少了,容易影响对训练的积极性,减少了对比赛经验积累的途径。

2.3.5 训练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每堂课的训练计划,每小节的训练内容关系着运动成绩能否有效提高。在基础阶段,不能过早进行专项训练,应以全面身体训练为主。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使队员运动生涯得到更好的发展。桂林市业余体校游泳队教练员布置的训练内容主要部分是在一般有氧耐力和规范技术动作,专项强度的训练一般都在比赛前作集中安排。通常以两周有氧训练、半周的过渡训练、一周半的强度训练为一个周期。基层训练队碰到节假日会暂停训练,收假后先会做恢复性的训练,调节身体机能,恢复训练状态,之后再继续周期性的训练。训练计划里陆上训练的比例所占很小,基层训练的时间短,大部分时间都以水上训练为主,但是在少儿时期陆上训练也是不容忽略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桂林市业余体校游泳队在选材方面还不完善,需要教育部门和家长的支持。

3.1.2 训练时间有限,场馆有限,基层队员的系统训练不能保证。

3.2 建议

3.2.1 加强体教结合

市体校应多与当地教育局沟通,普及业余训练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加强宣传力度,取得教育局对于基层训练的重视和支持。

3.2.2 增加比赛次数,激发运动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只有多创造参加比赛的机会,才能更好地锻炼运动员们战术意识,克服比赛的心理紧张,积累宝贵的比赛经验,这样在真正的大赛上有突发状况或其他因素干扰时也可以有效稳定地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1]陈丽.水感专门练习对游泳成绩的影响[J].游泳季刊,2012(3):30-32.

[2]王巍.少儿游泳运动员陆上基础核心力量训练的运用与建议[J].游泳季刊,2012(2):28-31.

[3]彭月娟.毕节市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现状分析[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4(34):156-160.

[4]刘春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业余游泳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5]常青.广西基层少儿游泳训练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技,1999,1(20):36-38.

[6]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司、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青少年游泳训练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42-45.

[7]戴祥华.谈基层少儿业余游泳训练的科学选材和培育[J].体育世界,2013,9(9).

[8]丁文聪.凌建英.杭州市江干区业余游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4(6).

[9]陈宏伟.福州市业余游泳训练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26).

[10]严蓓.影响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因素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

[11]张琳.试论青少年业余游泳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4).

[12]马春光.业余体校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思路[J].游泳季刊,2012(3).

猜你喜欢
桂林市体校业余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六点一百分
杧果布丁
百年辉煌擘画未来——2021桂林市主题美术作品展作品选登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为业余棋手诊脉
孩子们的冠军梦
我的空调伞
能!
遮荫有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