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实施在亲体肾移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8-03-21 02:08石富华黄贵华
关键词:常规康复差异

石富华,黄贵华*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亲体肾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从很大程度上受到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因此我们为了保证肾移植后患者的及时恢复,应该妥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康复护理,改善患者临床情况[1]。本文旨在分析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8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135例亲体肾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中男40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为22~58岁,平均年龄(35.21±2.0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3例、女27例,患者年龄为22~57岁,平均年龄(35.58±2.12)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表现为:(1)健康教育:告知手术常规知识,提高健康认知水平;(2)肠道准备:术前1天肥皂水灌肠,此后禁水7小时、禁食12小时;(3)术后营养护理:常规补充氨基酸和脂肪乳,连续干预3~4天;(4)术后饮食护理:肛门排气后给予流质食物和水,逐渐向正常食物过渡;(5)术后引流管护理:留置引流管3~4天,随后给予拔管;(6)术后活动指导:建议卧床休息5~7天。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1)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根据供体及受体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循医嘱为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并要定期开展肝功能及CsA浓度检测;(2)预防感染的护理,对于肾移植患者来说,其在术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处于尿毒症期,再加上患者会应用到移植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其全身抵抗力及免疫力都是非常低下,因此,在开展移植手术后,应该重视消毒隔离等工作;(3)定期检查,在患者出院之后,为了促进其术后康复,还应对其尿常规、血常规、血糖等予以定期复查,以便于做好其术后监测工作,促进其术后恢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措施 [n(%)]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2。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详情见下表3。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s)(单位:天)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s)(单位:天)

组别 下床时间 引流管留置时间 排便时间 外科住院时间观察组(n=70) 2.46±1.05 3.08±2.95 3.25±0.95 14.57±2.32对照组(n=65) 4.30±0.65 4.52±3.62 3.82±0.84 16.74±2.45 t 14.23 5.16 8.32 7.65 P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n(%)]

3 讨 论

我们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则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恢复相对较快,即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恢复较快的机制则在于:快速康复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围术期的全面干预使得患者情况得到改善[2]。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实施在亲体肾移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及时恢复,故值得临床选择使用[3]。

[1] 李 梦.快速康复护理运用于亲体肾移植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8).

[2] 王 颖.38例亲体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5(33):298-299.

[3] 邱惠桢,王金侠,李 丹,何术琴,江红芳.肾盂造瘘术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输尿管梗阻中应用的护理[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

猜你喜欢
常规康复差异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常规之外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