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育肉牛新品种(系)的可行性构思

2018-03-22 05:54吴才平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7期
关键词:涟源市安格斯母牛

吴才平

(涟源市六亩塘镇动物防疫站 417100)

1 涟源市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所具有的基础

1.1 母牛群体基础

涟源市于2003年确立了以黑安格斯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进行的品种改良技术路线,坚持一个特色达14年之久,这是农业产业前所未有的,培育了我国最大的安格斯杂交肉牛群体,并且杂交代数已高达F3,趋向于高代杂交,为培育新品种(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可缩短了培育新品种(系)时间3~5年。2017年全市存栏安杂黑牛70755头,为扩繁群和核心群体选育基础杂交母牛提供了保证。

1.2 肉牛品改技术基础

涟源市通过集中培训和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了一支雄厚的肉牛品种改良技术队伍。全市现有液氮站1个,冷配站17个,从业冷配技术员32人,构成了人工冷配为主、纯安格斯种公牛为辅的肉牛品种改良方式。2017年人工冷配29100胎次,种公牛本交4200胎次,为培育肉牛新品种(系)开展级进杂交和横交固定提供了技术保证。

1.3 优质规模养殖场资源丰富

全市存栏能繁母牛100头以上的养殖场12家,年出栏100头以上肥育牛的育肥场21家。发展了涟源市三裕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天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双龙农业综合专业合作社等为典型的繁殖基地,聚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远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育肥基地。这些基地为建立扩繁场和核心场打造了基础。

1.4 品牌基础

14年来,以黑安格斯为唯一父本的品种改良,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省级、国家级专家的认可,构建了黑牛特色产业名片,培育了涟源市天华实业有限公司“湘中黑牛”全国知名商业品牌。

特色产业名片和知名品牌所释放的能量,为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提高了社会和行业认可度。天华实业已开展高档牛肉生产,积累了一定的配套技术经验。

2 涟源市肉牛产业面临挑战

2.1 涟源市产业特色面临挑战

涟源市虽确立了“黑牛”产业发展方向,但还没有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发展规划,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导致养殖企业发展方向迷盲。如:远方公司自开办以来,从外地购进西门塔尔杂交牛育肥;聚德公司现存栏肉牛86头,其中红安格斯杂交牛14头。如此下去,会对涟源市特色产业造成威胁。

相邻的新化县基础母牛存栏量为涟源市的150%,但新化县因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其影响力远远不及涟源市。湖南湘南地区某市以涟源市为榜样,于2016年出台了以红安格斯杂交牛为特色的产业政策,其市级财政扶持力度空前,按其发展态势,如果涟源市不引起高度重视,将在全省挑战涟源市特色肉牛产业地位。

2.2 “湘中黑牛”面临挑战

天华实业种牛场两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多年生产,种牛性能和性状正在退化;二是纯种繁殖没有优势。因为据不完全统计,到2018年4月止,近3年全国已引进纯种黑安格斯牛(公牛和母牛)已达5万头以上,足以淹溺天华实业种牛场。

“湘中黑牛”这个品牌并不是仅靠天华实业公司存栏的几百头黑牛(纯种安格斯牛不能计入其内)所能形成,而是依赖于全市巨大的黑牛群体。因此,全市只要有20%的养殖场饲养西杂牛、利杂牛等其他品种,一旦打破涟源市黑牛养殖格局,黑牛群体就会消失,涟源市养牛业将重新洗牌,这将是“湘中黑牛”的梦魇,将是对天华实业、涟源市、乃至全省肉牛产业的一个挑战。

2.3 肉牛品种改良秩序乱象

由于受产业发展规划的制约,肉牛品种改良处于混乱局面,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2.3.1 近亲繁殖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乏父本可溯源信息,不管是天华实业的种公牛本交还是冷配技术员人工配种,出现“父”配“女”、“爷”配“孙”的近亲繁殖,导致改良后的肉牛生产性能、后裔性状弱化,优种不优质。

2.3.2 改良父本品种出现混乱苗头。涟源市个别冷配技术员除用黑安格斯父本配种外,还用西门塔尔等多个肉牛品种作为父本来配种。持续下去,涟源市改良的肉牛将出现“花”+“黑”+“红”牛相间混杂,将是打破涟源市“黑牛”产业格局的一根稻草。

2.3.3 繁殖率低仍是制约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信息化管理程度低,涟源市母牛空怀期、哺乳期长,繁殖率仍徘徊在3年或2年产1胎的低繁育水平,母牛养殖效益不高,甚到亏损,影响产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

3 培育肉牛新品种(系),对产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3.1 提高特色产业竞争力

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的政策机遇,消除产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扭转产业被动局面,在当前产业发展基础上为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定位,构筑“黑牛”核心理念,促进特色肉牛产业提质增效。

通过顶层设计,促进涟源市肉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涟源市湘中黑牛群体建设,着力推动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涟源市肉牛产业从饲养提升到种质资源生产,是产业发展从量到质变的必然。

通过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产业裂变,涟源市肉牛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是一项千秋大业。

3.2 将创新涟源市肉牛生产机制

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育种过程中,通过制订整套生产规范,对扩繁场和核心群的紧密型技术指导,提高养殖场的新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肉牛生产性能,辐射带动整个肉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激励更大的社会资本投放到肉牛行业来。如:通过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提高犊牛生长速度、提高育肥效价比、提高牧草高产技术及加工技术、提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等。

3.3 将提高涟源市能繁母牛的繁殖率

培育肉牛新品种(系)的过程中,全市冷配技术员将纳入技术服务团队,他们就可充分依托所建立的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库,及时掌握母牛的发情时间和了解母牛的发情特征,缩短母牛空怀期和哺乳期,把母牛提高到1年产1胎或3年产2胎的繁殖力;同时,凭借信息系统和大数据的手机APP,及时追溯杂牛母牛的父系血缘,从而规避近亲繁殖现象。

3.4 将提高整个肉牛产业的经济效益

3.4.1 通过提高繁殖率来提高母牛饲养效益。从现在2年或3年1胎,提高到1年1胎或3年2胎,按每头6月龄犊牛4000元计算,每年可增加母牛饲养效益1300~4000元,全市按5万头能繁母牛计算,全市一年最低可增加效益6500万元。

3.4.2 通过规避近亲繁殖来提高母牛饲养效益。根据行情,一头级进杂交的6月龄犊牛可售价4000元,一头无序杂交(近亲繁殖)的6月龄犊牛售价在3500元左右。二者相比较,可提高母牛饲养效益500元左右,按全市年产3万头杂交犊牛计算,年可增加效益1500万元。

3.4.3 提高肉牛饲养效益。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涟源市规模养牛场一头400kg的牛,每天投喂饲草平均15元左右;而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技术挂点的湖南德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头400kg重的牛每天投喂饲草在12元左右,二者差距为1095元/头/年,按全市10万头肉牛计算,通过新技术推广,每年可节约饲草10950万元。

3.4.4 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建设。在培育肉牛新品种(系)过程中,必然加强核心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的示范性建设,每吨废弃物可提高经济价值500元左右。每年可提高废弃物利用效益1个亿以上。

4 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技术方案

4.1 制订技术规范

按照培育肉牛新品种(系)要求,制订《涟源市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包括:核心群体和扩繁群体选育,生产性能和后裔性状测定,繁殖技术、环境控制、饲草生产及加工、肉品质监测及综合配套等技术。包括开发肉牛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涟源市肉牛产业大数据库。

4.2 建立核心群和扩繁群

利用现有经济(级进)杂交所形成的安格斯杂交黑牛群体,按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技术要求挑选一批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优秀的杂交母牛和杂交公牛开展横交固定,建立培育肉牛新品种(系)基础母牛群体。

4.2.1 企业核心群

培育肉牛新品种(系)必须建立一个300头以上的企业核心群。根据涟源市现有养殖场状况,前期由湖南天华实业有限公司、娄底市三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涟源市双龙农业综合专业合作社、湖南锦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聚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涟源市天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的优质资源组成企业核心群协同主体。

协同主体必须按《涟源市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技术规范》主动淘汰不达标的杂交母牛,每个企业淘汰后的存栏母牛达100头以上。在初期存量超过500头群体基础上,通过采取横交固定等育成措施,最后确定2~3个养殖企业,存量达300头以上的育成杂交核心群。

4.2.2 扩繁群

以涟源市大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存栏能繁母牛30头以上的养殖场组成扩繁群协同主体。以2000头社会基础母牛作为前提,经过筛选,最终建立存量达1000头以上的扩繁群体。

4.3 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技术路线

4.3.1 技术路线流程图

4.3.2 级进杂交

利用现有的黑安格斯杂交群体,选择9个血缘开展级进杂交,把优秀性状的母牛和公牛保留下来进行育成杂交,把达不到育成性状要求的杂交牛作为经济杂交(商品牛)利用,不造成任何资源浪费。

积极推行育成杂交建立在经济杂交之上,建立一个生产性能和后裔性状稳定的黑安格斯杂交结构体系。在一定的组织与管理下,把核心群固定到2~3个优质资源养殖企业,开展扩繁和育成工作,为培育肉牛新品种(系)奠定基础。

育成杂交与经济杂交虽处于同一生产过程,但它们是2个不同层次的杂交利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比拟的。

4.3.3 横交固定

按《涟源市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技术规范》,在级进杂交的基础群里,筛选出性能、性状基本一致的杂交公、母牛,开展横交固定。通过横交固定方式,来固定肉牛生产性能和后裔性状。

4.3.4 数据测定、建档

对扩繁群和核心群级进杂交和横交固定的杂交牛开展性能、性状测定,测量其生产性能和遗传基因稳定性的合格率,包括:初生、六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等阶段的生产性能和后裔性状测量。

5 培育肉牛新品种(系)组织方案

5.1 行政组织

成立涟源市培育肉牛新品种(系)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市级领导为副组长;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畜牧局、经信科局、扶贫办、林业局、国土局、环保局、农经局、科协、乡镇人民政府等为成员。成员单位负责本部门的发展项目立项、申报,监管等工作,具体由畜牧局负责牵头,制订方案,组织实施、监管、绩效评价,协调项目运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畜牧局,由畜牧局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内设行政、技术、生产(企业)组。

5.2 技术组织

5.2.1 专家顾问团队

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遗传育种、繁殖、营养、疫病防控、牧草生产等专业的专家组成6~8人专家顾问团队。专家团队主要承担培育肉牛新品种(系)的可行性评估和制订、完善技术路线及协调新品种(系)鉴定。

5.2.2 技术服务团队

以市畜牧局及乡镇动物防疫站、乡镇冷配站为技术依托,组成30~4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具体负责:配种,培育肉牛新品种(系)方案的实施,扩繁群和核心群基础母牛的挑选,数据测定、建档,饲养技术指导与服务、疫病防控等。

5.3 奖补政策

市人民政府出台财政支持政策,在主体投资由养殖场承担的情况下,建立培育涟源市黑牛品种 (系)市级财政专项基金(池),每年市财政投入(预算)资金500万元,对扩繁场、核心群体、数据测定费用、信息管理平台、大数据库、优质牧草种子采购、专家顾问团队、技术服务团队、技术培训、9个血缘的冻精采购费用、部分设施设备的采购费用等予以补贴和奖励。

5.4 建立协同体权益共享或补偿机制

提倡恒产支撑恒心的产业发展理念,积极完善科研成果(产权)保护和共享机制,以充分调动社会优质资源参与的积极性。

参与养殖企业在协议框架内通过高度协调与高度融合,遵循尼伦伯格法则,核心群协同企业按贡献大小享受培育肉牛新品种(系)项目各级配套资金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对扩繁场实行见犊补母奖励和实行一对一技术服务。

6 建议

涟源市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以振兴乡村战略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优质资源,积极推进肉牛新品种(系)建设,推动涟源市农业由大市向强市转变,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涟源市安格斯母牛
涟源市以赛助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酋长的答谢礼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安格斯和鸭子
回眸
24美元的“冷漠”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