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电子巡航在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2018-03-22 14:54张鸣鸣廖郁林
世界海运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水域航行船舶

朱 慜 张鸣鸣 廖郁林

近年来,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数量呈现上升态势,水上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将直接导致航道通航效率下降,并产生次生安全事故。如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降低对通航的影响,避免次生事故发生,最大限度确保人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成为应急处置的关键点。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电子巡航以其可视化的监管界面、精细化的预警预控管理以及强大的数据支持能力,为及时、快速、精确地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提供了信息便利,在便利交通组织、优化应急处置流程、有效避免次生事故发生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优势。

一、电子巡航系统简介

电子巡航是指以海事数据共享为基础,通过运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甚高频无线电话(VHF)、雷达等电子监控手段,融合船舶管理系统、船舶进出港报告系统等海事信息化平台系统,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和标准,对辖区水域开展航行安全和防污染监视、行政执法的一种巡航方式。

电子巡航系统通过整合所有涉航信息,依靠强大的数据库优势,做到各路信息的有效整合。[1]电子巡航系统通过采集进出辖区水域的船舶和设施的相关信息数据,实现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船舶的监管,自动识别、记录并提示违章行为。电子巡航系统还可以通过证据储存、记录回放、历史查询等模块实现电子巡航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总结评估水上交通规律和安全风险,实施水上安全监管、防治船舶污染及人命救助功能。

电子巡航系统的常用功能如下:

1.电子纠违

现有电子巡航系统“智能监管”模块通过对航道、锚地、警戒区等通航环境要素设置相应监管规则,设定对应生效的船舶类型、国籍、指定船舶、专题类型船舶、船长和总吨等条件,以“事件”和“报警”的方式,对辖区水域进行监管,加大远程监管和纠违力度。目前电子巡航对于未按规定航路航行、违章锚泊、违章追越等类型违章查处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并通过协同巡逻艇开展监管,提升了对船舶超载、内河船超航区、不开启AIS等违反通航秩序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2.电子跟踪

电子巡航系统可以通过“电子跟踪”功能加强在重点时段对重点水域和重点船舶等辖区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的监控,特别是对警戒区水域、危险品锚地水域、水工作业区、易发事故的码头前沿水域以及危险品船舶进行跟踪。[2]“电子跟踪”功能已有效辅助高风险液化天然气船电子护航工作,即通过设定预警范围,将船舶前后两倍船长、左右各一倍船宽设置为安全阈值,确保城市和自贸区安全运行。

3.CCTV视觉巡查

电子巡航系统通过CCTV系统对码头前沿水域船舶靠离泊作业、装卸货作业等进行视频监控,判别是否有超载和超高嫌疑,集装箱是否按要求进行绑扎系固,是否有遮挡船名,船舶外观是否有破损等情况,并可结合船舶AIS信息巡查监视船舶AIS是否正常开启。

二、传统应急处置工作薄弱点

1.信息沟通效率不高

传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中,船岸之间在信息传递时,应急处置人员必须首先获取船舶的船名、呼号、船位等信息。受限于通信信号,船方与应急处置人员在信息传递中易出现通信中断情况。即使通信状况良好,应急处置效率也会因为船员不能准确描述事发水域地点而下降。此外,传统的纸质海图作业形式也会增加应急处置的时间。

在信息传递方面,VTS播发的安全信息或者航行警告在传递过程中容易产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并且因为安全通信频道资源有限,无法有效针对特定船舶进行点对点信息播发。通过移动通信短信平台进行预警信息群发,虽能够对已进入联系人名单的船舶产生较好的预警效果,但亦无法有针对性地对特定船舶进行预警,也易对非相关船舶产生信息冗余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2.应急力量协调效率不高

在进行应急处置过程中,特别是涉及人员落水的情形,落水人员急需周边航经船舶的救助。若无法掌握事发水域船舶航行动态,VTS播发的安全信息在被船方接收到之后,船方需要首先根据位置信息判定自身船位是否在事发水域附近,而后明确船舶的相对位置,进而采取下一步行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由于信息指向性不明确,应急处置效果可能因责任分散效应而大打折扣。

就辖区应急处置力量来说,传统应急处置程序需要首先致电辖区应急单位,由应急单位获取应急力量船位后反馈给应急处置人员,导致信息链条冗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3.应急现场处置调度掌控不足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处置人员最关心的是现场情况。传统的应急处置在确认应急力量的值守位置、搜寻和救助区域的覆盖情况等时,需要在纸质海图上作图,耗时长且不够精确,更无法通过实时的画面来了解相关应急处置动态,造成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应急处置效率。

三、电子巡航在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1.广泛对接数据来源,及时跟踪应急处置动态

在进行海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中,对于应急处置现场动态的跟踪以及把控,有助于应急处置决策的制定和调整。电子巡航系统能够通过船舶AIS信息,掌握现场船舶的位置、搜寻进度以及搜寻的态势,清晰记录船舶开展应急处置的情况。在近岸水域,特别是黄浦江等内河水域,CCTV系统的视频信息能够跟踪应急处置动态,对水域航行的情况、污染情况及巡逻艇现场开展应急处置的情况进行可视化监控。

广泛的数据来源同时便利了船岸之间的信息通信。以浦东海事局实施的“点对点短信”服务为例,电子巡航系统数据在匹配船舶管理系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抓取船舶报港信息中的联系方式,运用电子巡航系统的短信发送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短信预警服务,及时准确地把航行安全注意事宜发送给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节约了资源,提升了针对性,为船岸之间通信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在“连汇清**”轮碰撞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处置人员通过提供点对点短信服务的形式,分别告知在南槽航道上段出口船舶、南槽航道下段进口船舶、南支航道进口船舶在航经九段沙警戒区附近水域时相应的航行注意事项和不同区段值守力量分布情况,在保障应急打捞作业期间相关水域航行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分组设定应急力量,快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快速调配周边可利用的应急力量尤为重要。在电子巡航系统中,应急处置人员通过分组设定的形式,可以对包括海巡艇、救助艇、打捞船、拖轮、清污船等应急救助力量进行分组,便于在险情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根据需求点相应分组,一键显示相关船艇位置,清楚知晓每一应急力量分布情况、与事发水域的距离等,以此做出较为合适的选择,为救援争取时间。

3.准确定位事故位置,辨明潜在危险

水上应急事件发生的地点往往在船舶流密集区、船舶流交汇水域及船舶习惯航路等水域。因此,水上应急事件的发生会对相关水域通航环境造成影响。通过电子巡航系统,应急处置人员可以动态监控相关水域情况,为临时交通管制、设标以及安全信息的播发提供支持。以2017年发生在浦东海事局辖区的船舶触碰水下障碍物事件为例,触损地点在南槽航道S26灯浮附近南下船舶的习惯航路上。在此习惯航路上航行的船舶除了散货船外,还有油船、化学品船和客船,一旦再次发生触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应急处置人员迅速反应,第一时间通过电子巡航系统中“定位”功能,标绘疑似存在水下不明障碍物的位置,立即提交设标申请,并且以该碰撞点为中心、3海里为半径设定系统报警。当有船舶进入该报警圈时,应急处置人员在得到电子巡航系统的报警提示后,立刻同船舶取得联系,要求其远离该水域,确保航经船舶航行安全。

四、完善现有电子巡航系统的建议

1.提升系统稳定性

作为科技信息化的产物,电子巡航系统在应急处置中发挥的作用与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一旦在应急处置中出现系统闪退、卡顿、位置信息不准确等情况,应急处置效率和效果将大打折扣。随着AIS、CCTV、雷达等信息的接入以及相关海事管理平台的融合,现有系统处理和分析速率上有所下降,存在动态信息获取延时、静态信息显示不匹配的情况,对应急处置的开展存在潜在的影响。建议系统使用者与软件开发公司在形成有效联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升级系统服务器、定期保养维护、设定硬件配置建议标准等措施提升系统稳定性。

2.扩展系统兼容性

目前,电子巡航系统只接入了AIS信号和CCTV信号,并未接入雷达信号,且CCTV信号只能覆盖近岸水域和内河水域,这就大大削弱了电子巡航系统在海区事故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在海区水域,由于AIS基站布点问题,船舶静态和动态数据信息无法及时更新,造成信息缺失和滞后。雷达信号的接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子巡航系统提供辅助的信号来源,增强系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电子巡航系统可以尝试接入LRIT信号源,并且接入巡逻艇、拖轮、打捞船等现场应急处置力量的船上视频系统,进一步提升海区特别是远海水域的信息数据采集能力,有效辅助海上应急处置开展。

3.完备系统功能

在电子巡航工作实践中,电子巡航系统目前所具有的船岸信息传输模块的功能尚处于初级阶段,只能依靠短信的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浦东海事局辖区为例,受限于移动通信运营商基站布点,九段沙警戒区以东水域会时常出现通信不畅的情况,造成在应急处置中出现信息通信中断情况。基于船舶AIS设备具有发送和接受信息功能,电子巡航系统可以尝试利用AIS进行船岸数据交换,及时传递动态信息,确保应急处置活动及时、有序开展。

五、结语

在“海事现代化”建设的指引下,大力发展电子巡航,通过提升电子巡航系统稳定性、扩展电子巡航系统兼容性、完备电子巡航功能,电子巡航在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将得到强化,从而有效提升海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猜你喜欢
水域航行船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到慧骃国的航行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船舶!请加速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小舟在河上航行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