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感?

2018-03-22 12:06吴玉军
中国德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认同感语言文字建构

吴玉军,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计划,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015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认同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是来自外部的超主权组织的挑战;二是来自国家内部的“去中心化”力量的威胁。据有关统计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打算从其母国中分离出去或具有分离倾向的民族或种族就有3,000多个。俄罗斯的车臣问题、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印度尼西亚的亚齐问题都是其中的典型。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两个基本因素—国家制度的建构和对民众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如果说,国家制度是民族国家的“硬件”,那么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就是“软件”。没有国家的建立,爱国主义就无从谈起;没有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国家就失去了稳固的心理基础。今天,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增进国家的团结统一,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在此,我想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三个方面来谈一下。

一、提升国民福祉,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感

人们之所以认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三个原因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是这个国家的制度是有效的,能够不断提升国民的福祉;二是这一制度是公正的,能够公平地保障和实现每个人的权利;三是它拥有一种能够为民众接纳的、合理的论证体系,以便表明自身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的治理是合理的、有效的。这三点分别被称为政治认同的绩效性资源、制度性资源和意识形态资源。

(一)绩效性资源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激励政治成员政治活动的能动因素和基本动机。人们对一种政治统治的认同,往往是因为它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各种利益中,经济利益居于基础地位。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持续有效的物质供给、不断改善的生活条件,对民众福祉的不断提升十分重要。一个连公民的基本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的国家,一个不能使人们过上富有尊严生活的国家,要想使人们对它始终保持高度的认同感是不可能的。满足民众的需求,特别是保障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国家的基本职责。一般来说,经济越发展,人们生活越富裕,利益诉求越能得到满足,获得感越强。政治统治的绩效供给能力突出,人们的政治认同度往往也能够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将蛋糕做大,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人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感受到国家带来的福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每个人自觉自愿地认同国家。

(二)制度性资源

制度性资源是提高民众政治认同感的重要资源。现代国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建构起能被人们广为认可的制度体系。制度的合法性来自于制度本身的公正性和制度运行的规范性。

首先,公正是制度的首要价值。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性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簡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安排有序,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 一项公正的制度,必须合理清晰地厘定利益相关者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确保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其次,制度的合法有效需要具体的规则来实现。规则不明确,运行机制不规范,即使制度本身是公正的,也很难赢得人们的认同。所以,在建构公正制度的同时,建立规范、透明的运行规则,确保制度公正性的有效实现,同样十分重要。我们必须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切实推进维护社会公正的制度建设,确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一切形式的特权。

最后,要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公正;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分配公正,确保公正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意识形态资源

无论是绩效性资源的获得,还是制度性资源的建构,都是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来增进民众的认同感。而精神层面力量的调动,也是增强人们政治认同感必不可缺的举措,意识形态的工作也是如此。

意识形态在政治理想、政治价值、政治态度、政治行为等方面对社会成员发挥着引导、动员、凝聚的重要作用,为政治统治提供论证和辩护,是凝聚人心、增强政治认同感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建构先进的意识形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增强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关注人们的切身感受,增强意识形态的感召力。

二、挖掘文化意蕴,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

当代民族主义思想家安德森将“民族”定义为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在他看来,民族之所以具有想象性,是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但每个人都感觉他们是自己的一员。安德森同时也指出,想象是有边界的,即使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民族,它也是有自己的边界的,那种包含全人类的民族是不存在的。

国家认同的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种既定的状态。在此,国家将历史、文化、宗教、节日、符号等进行了编码和再编码,使其进入到人们的内心体验之中,使国民体验到自己与同胞,甚至是未曾谋面的同胞具有手足之情,与民族或国家命运紧密相联。在这里,历史教育、地理教育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此,我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谈谈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一)历史教育传承历史记忆,给人提供连续感和同一感

我们都知道,一个失忆了的个体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同样,一个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的共同体,也无法对自己的身份作出准确完整的说明。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传承历史记忆。通过历史记忆,人们能够穿越时间的隧道,与自己从未谋面的先人建立起文化心理上的关联。这样一来,当下生活的人们就与已逝的祖先之间建立起了稳固的联系。因此,在国家认同教育中,历史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因为这样,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就指出:“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

(二)地理教育建构空间想象,给人提供边界感和区分感

每个个体、每个群体都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当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拥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在这个地理空间中生存、繁衍,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明。西班牙赫罗纳大学人文地理学首席教授胡安·诺格就指出:“一切民族主义运动都或明或暗地提出的首要问题是,作为一个民族,它的领土到何处为止,它的界限是什么,或者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界限应当是什么,应当以什么标准来划定。”认同感的形成,源于自我和他者的区分,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特点便凸显了出来,确立起自己的身份和归属。

通过地理学习,人们知道祖国的边界在哪里,边界之内的人们有哪些特征,我们的国土有哪些地理风貌。通过对地理的学习,一个身居漠河的居民,会感到远在云南未曾见面的居民是自己的同胞;一个纵使没有亲身去过西藏、台湾的人,通过地理学习也会清楚地知道这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相反,位于边界两侧的中缅居民而言,尽管他们会经常性的谋面,甚至在边境贸易中经常性的互动,但他们并不感到是同一个国家的人。

此外,我们还需要明白一点:在国家认同的建构中,历史记忆的书写、空间想象感的激发是相当严肃的事情,历史记忆决不能采用“戏说的”“大话的”叙事方式进行。地理空间的阐述应该是科学的、严谨的、规范的。比如,一些抗战题材的作品“雷人”成分太多。抗日英雄徒手撕鬼子,一颗手榴弹可以炸下侵略者的飞机,一把飞刀可以灭敌重炮……这些任意展现历史的方式,并不能激发全体人民沉痛的历史记忆,也不能激起国人对抗战英烈的无上崇敬。

国家认同教育是十分严肃的事情,应该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既要让国人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也要让人们深刻理解和体会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的屈辱。历史的悲痛不能忘记。忘记曾经遭受的屈辱,抹去沉痛的记忆,使历史变得过于轻松,是不合适的。我们遭受的伤痛需要抚慰,但是不能采用阿Q式的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麻醉自己。抗战的伟大胜利,建立在无数抗日将士、无数爱国志士殊死抵抗的基础上。保留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认识到我们付出的巨大代价,才能激起我们热爱和平、保卫家园的坚定决心。这恰恰是国家认同教育所必需的。

三、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每个人生来分属特定的民族,每個民族的成员,都对自己民族的起源、文化、宗教、习俗保有认可、赞成和支持的态度,这些态度我们可称之为民族认同感。同时,人们又都生活在特定的国家当中,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保护,每个人不能因为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而否定自己的国家公民身份,不能因为民族认同感而否定国家认同感。相反,应该让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重视:

(一)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每个公民无论属于哪个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其政治地位一律平等,平等地享有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们要尊重每个公民的民族特性,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比起特定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应该居于更高的层级。

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相对落后,因此国家政策在执行中必须向少数民族倾斜,中央要给予少数民族特别的政策支持,发达地区要给予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帮助。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加分政策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少数民族实施差别化的政策倾斜,首先要建立在公民身份一律平等的基础上,政治身份的一致性是民族身份差异性的前提。民族身份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哪个民族、哪个公民在政治权利上享有特权。在尊重和保护各族人民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时,必须不断引导各民族成员对同一政治身份的理解。

(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心灵相通才能团结,心灵之间要有桥梁才能相通,而语言就是促进心灵相通的重要桥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为不同民族群众沟通交流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增强各族人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感,有利于培育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在这里,我想要说的一点是,推广通用语言文字,不仅对国家认同感的建构有利,而且对于少数民族同样有利。我们都知道,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能力。语言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在我们国家,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社会中大多数的知识和信息都是用普通话和汉字来表达的。如果少数民族学生对通用语言文字掌握的不好,就会影响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接受程度。每个民族要想发展进步,就必须在传承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同时,学习和运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所以,我们不仅要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水平,还要积极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全面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三)挖掘民族团结的历史记忆

前面在文化认同中,我们讲了历史记忆问题。在这里我想结合民族团结再谈一下这一问题。在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当中,我们应该挖掘那些维护民族团结的史实,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记载、保留和复活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记忆,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埋在各族民众的心田。比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内地青年援助边疆,并从此扎根在边疆。关于他们的故事,尤其是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共同生活的故事,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对于那些扎根边疆,服务各民族群众的前辈们的故事,理应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里,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在历史记忆的书写中,必须处理好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不应该过度突出某个民族的刚性特征,不宜过多地渲染和强化每个社会成员的民族身份,而应该强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团结一家的历史事实。

(四)积极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封闭和隔阂不可能增进认同,加强团结只有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才能深化。我们要从生活、学习、工作、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一是要积极促进不同民族成员的自由流动和迁徙,特别要鼓励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到内地就业、创业。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跨区域流动中,那些生活在相对封闭落后地区的人们在开放程度、文化水平上都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二是加强内地与边疆干部的交流。干部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不仅需要内地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挂职和任职,而且少数民族干部也要到内地挂职和任职。干部的深入交流,人口的广泛流动会密切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可分割、血肉相连的良好局面,不断强化着共属一体的国民心理。三是要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各民族人们相互往来、邻里守望的友好关系。在城市发展中,要避免某个特定民族在城市中占据一个位置、抱团扎堆,形成城中村、民族屯的现象。四是要创造条件,鼓励不同民族学生合校分班或合校合班上课,让各民族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使得他们在思想上贴近、生活上融入。民族团结的前提是消除隔阂、增进了解,而这需要一个交往、交流的环境。只有当孩子们置身于现实交往情境中的时候,这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才能有效地扎根在他们的心里。

猜你喜欢
认同感语言文字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