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8-03-22 10:13康引新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创造性素质教育

康引新

[摘要]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因其具有的人文性、工具性等特点,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先天的優势。结合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丰富多彩的教育元素,对高中生开展人文精神、审美、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素质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高中语文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形成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先天的教育优势。高中语文教师应立足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与成长规律,结合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元素,对高中生实施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

一、挖掘人文元素,开展人文精神教育

在高中众多课程中,语文学科是人文精神元素最多的课程。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内在灵魂,其内涵非常丰富,概括地说,它是一个关于人的生命取向和生存价值的问题,包括平等、博爱、宽容等人类的共同追求。高中语文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旨在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做出客观的审视和评价。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教材中的人文性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优美的语言等途径将其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内涵,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如《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等文本,启迪学生对生命的本质、对人的本质进行思考;《老人与海》等文本,传递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永不服输的意志品质;《烛之武退秦师》中,则表现出人的语言智慧,等等。

除了通过师生对文本的共同解读,来体会人文精神外,教师应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深化体验。如让学生组成专题调研组,分别对古典诗文、当代文学等文本中的人文元素进行挖掘,并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习作实践,对母爱、信念、坚韧等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通过诸如此类练习,一方面让学生有机会深刻体会人文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思维、价值取向、为人处事态度等,由此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恰当的鼓励、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提炼美育元素,实施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对高中三年的语文教材进行认真的研读,从古代诗歌、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文本中提炼美育元素,挖掘课本中美的精华,让语文知识通过美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满足学生对审美体验的需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能力。

如教学古诗《旅夜书怀》时,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展示这样一幅画面:月夜孤舟,微风拂岸,旅人伫立,凝视远方……让学生静静感受:月夜,微风拂面的岸边,有个诗人静静地注视着远方,从背影来看,诗人似乎是满怀惆怅。以营造一种沧桑之美引入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大概对诗人的情感有个基本的把握,进而在学习之中深切地感受诗中展现的美:微风轻拂着岸边的细草,星星垂在天边,原野显得广阔,月光随波涌动,诗人如同一沙鸥伫立于空旷的天地间……进而体会古诗的特点:景中有情,融情于景,格调清丽。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可以用于审美教育的很多,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整合同类资源,如意境之美、文字之美、人格之美、情感之美、语言之美,等等,也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进行总结归纳,充分发挥美育因素的效用,帮助学生形成审美素养,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并发展自己的审美需求。

三、捕捉思维元素,进行创造性思维教育

语文学科既是语言学科,也是思维学科。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发展,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担负起的责任。这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思维基础。

教材中有很多思维点,但需要老师下一番功夫去捕捉,如语义双关的句子、含义深刻的词组、不起眼的文本细节等,因为文本语言的多义性和意象的生发性,使得文本中的很多细节都蕴藏着思维点,需要引导学生去挖掘文本的意义,深层次探究文本,激发思维的火花。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是日常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多向性,不能局限在单向的思维,如教学鲁迅的《祝福》,对祥林嫂的性格分析,应分别从正面性格和负面性格进行比较,不能只看到其负面的一面;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对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也要进行多维解读,等等。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认识,通过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对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对老师的观点进行诘问,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学会理性观察社会现象,多维度分析、评价事物,并且学会包容其他观点,吸取不同观点的精华。

此外,在外后的习题设计中、课余的实践活动操作中,都尽量创造条件,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充分整合各类资源,营造鼓励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气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实现创造性思维速度、广度、深度的同步发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立足丰富的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不同教育元素的优势,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不断增长的同时,各方面的素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实现健康和谐的成长。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创造性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也谈素质教育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