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对比分析

2018-03-22 04:14梁瑞琳
中外医疗 2017年28期
关键词:腹壁修补术腹股沟

梁瑞琳

[摘要]目的对比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65.7±13.4)minvs(43.8±14.2)min,(t=7.52,P=-0.000)],术中出血量较少[(17.4±3.5)mL vs(25.7±4.3)mL,(t=10.04,P=0.000)],术后活动时间较早[(5.7±2.9)h vs(12.8±3.8)h,(t=9.96,P=O.000)],術后疼痛评分较低[(2.4±0.7)分vs(4.7±0.9)分,[t=13.53,P=0.000)],住院时间短[(3.2±1-3)d vs(7.4±1.6)d,(t=13.67,P=O.000)],手术费用较高[(7839.5±449.3)元vs(4482.7±354.5)元,(t=39.35,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2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44,P=-0.040)。结论采用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确切,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7)10(a)-0007-03

腹股沟疝包括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疝发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原因为腹壁肌肉松弛,腹内压增高。由于保守治疗病情容易复发,因此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中主要手术方式包括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复术,为比较两种手术方式临床效果,该院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腹股沟疝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18~65岁;③排出腹腔其他脏器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④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患者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55.74±4.82)岁,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12例,腹股沟直疝17例,腹股沟斜疝73例。将患者按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患者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56.39±6.32)岁,患者中腹股沟直疝9例,腹股沟斜疝患者36例,男性39例,女性6例;对照组患者45例,患者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54.84±6.23)岁,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6例,腹股沟直疝患者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选择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前30min左右静脉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手术体位选择仰卧位,手术切口部位选择耻骨结节至腹股沟韧带中点,切口长度约4cm左右。术区消毒铺无菌单后于预先确定手术切口位置做一斜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疝囊剥离,观察患者疝囊大小,如果疝囊较大,则将疝囊近端横断,将断口缝合从内环口将其推入腹腔内。将精索或子宫圆韧带进行游离,之后将补片放置于腹横筋膜前方,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后方,补片上端作一环形切口并环绕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精索或子宫圆韧带与补片之间空隙以容纳一食指尖左右为宜,下端与耻骨结节部位缝两针进行固定,补片内侧于联合腱部位进行固定,外侧于腹股沟韧带部位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术后处置,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进行治疗,患者麻醉方式选择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患者体位选择头高脚低位,于患者脐周下缘以及脐水平线两侧下4cm左右分别切1cm左右切口,分别将10、5、10mm Trocar置入患者腹腔内,腹腔镜下将患者疝囊拉入腹腔内,如果疝囊拉动困难则保留疝囊位置。于腹壁缺损部位进行游离,将疝囊于与腹膜前间隙进行分离,将患者耻骨梳韧带、联合腱、精索、腹横肌弓状缘、腹股沟韧带以及腹壁下血管等进行暴露。将网状补片置入患者腹腔内,补片覆盖缺损部位外2cm范围,通过钉合器将布片固定于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联合腱等部位,之后用可吸收缝合线将腹膜进行缝合。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处置,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效果包括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等,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血肿、神经感觉异常、复发、尿潴留等。手术疼痛程度采用术后VAS评分进行评估,从0-10为无痛一剧痛,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进行判断。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10.4,P=0.000),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t=7.52,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t=9.96,P=0.000),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13.53,P=0.000),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t=13.67,P=0.000),观察组患者手术费用多于对照组(t=39.35,P=0.000),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共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中1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44,P=0.040),见表2。

3讨论

腹外疝俗称“疝气”,主要是指腹腔内器官突出腹股沟区体表形成的疝。腹股沟疝根据疝环和腹壁下动脉之间的关系分为腹股沟直疝以及腹股沟斜疝,其中腹股沟斜疝在腹外疝中最为常见,主要指疝体通过腹股沟深环突出,沿腹股沟管前行,并穿出腹股沟浅环,形成突起,男性患者疝体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在腹外疝中发病率较低,主要为疝体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三角区突出,不经过腹股沟内环,男性不进入阴囊。腹外疝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腹壁肌肉松弛导致腹壁肌肉强度下降,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腹内器官受压后突出腹壁。由于保守治疗仅能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因此对于2岁以下儿童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而对于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的方法。

目前腹股沟疝修复术主要由3种,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经腹腔镜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主要为组织修补,手术主要通过将肌肉、肌腱进行缝合,从而提高腹壁强度,手术虽然具有一定效果,而且避免了使用人工补片带来的免疫排斥反应,但是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加大,而且早期复发率较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是通过人工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复发率较低,对周围组织无张力,因此临床效果较为良好,而且随着组织材料技术的发展,人工补片免疫排斥反应逐渐减低,但由于手术方式采用开腹手术,因此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目前,临床上显微技术逐渐普及,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在临床中受到很大欢迎,手术创伤较小,腹腔镜下能够对手术区域更明显地进行观察,手术修补更加精细。

根据杜汉朋等报道,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采用TAPP组手术时间较短[(37.52±7.78)min vs(44.23±11.32)min],住院时间较短[(4.53±0.89)d vs(6.85±2.03)d],下床活动时间较早[(9.30±2.65)h vs(12.63±3.97)h]。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TAP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TAPP由于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手术视野清晰,操作更加精细,因此手术时间与主刀医生操作熟练程度具有明显关系,该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10.4,P=0.0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t=7.52,P=0.000),说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小,手术操作更加精细,通过腹腔镜下能够及时发现出血点并进行止血处理,这与开腹手术具有明显优势,传统手术出血点不一发现,尤其对于小血管破裂更加难以发现。腹外疝手术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血管、神经、精索、膀胱等损伤以及术后出血、积液、切口感染等,开腹手术主要通过手术医生目视进行判断,因此对于细微血管、神经容易忽视,因此术后神经感觉异常、尿潴留等并发症较多,而且开腹手术操作没有腹腔镜下精细,因此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术后血肿。腹腔镜手术能够避免血管神经等损伤,很大程度上避免手术损伤,因此采用TAPP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较小,手术创口小,因此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t=9.96,P=0.000)。由于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有利于患者及早进行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引起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而且采用TAPP治疗患者住院时间较短,能够节省患者住院费用。

綜上所述,采用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确切,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收稿日期:2017-07-02)

猜你喜欢
腹壁修补术腹股沟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全腹壁成形术临床体会